足迹
穿书之炮灰要活到大结局txt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第1页)

寒露接着说道:&ot;王妃,我们用的已经是最好的盐了。这盐只是有一点微黄,而且苦味近乎没有。平常百姓家用的盐都是青黑的而且还很苦涩。&ot;

陶安然没想到是这个情况,这盐苦味不重,不单独尝尝也察觉不出来。估计之前吃的菜里味道盖住了那一点苦味,所以一直没发现。

不过现在既然发现了,陶安然就不能当做没看见。这带着苦味的粗盐肯定含有一些其他化学物质,他是有点吃不下去了,而且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好。

陶安然把装盐的罐子拿到跟前,他一边看着微黄的粗盐,一边问道:&ot;你们见过那种白色的很细腻的盐吗?&ot;

这话问得两人一愣,相视一眼,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最终寒露回道:&ot;王妃,咱们王府用的盐应该是整个云州最好的盐了。剩下的我只见过颜色更深一点的盐还从没见过白色细腻的盐呢。&ot;

白露补充道:&ot;就算在京城,这样的盐也不多,至于王妃说的白色细腻的盐,我也没见过。&ot;

陶安然看了他们一眼,笑道:&ot;那我今天就让你们来见识一下。&ot;

陶安然让他们重新找一个干净的小锅过来,里面放上水,再把手里的盐都倒进去然后小火慢煮溶解。陶安然一边拿根筷子不停搅拌,一边让白露去准备点过滤用的细纱布。

虽然是在野外突发奇想,不过本来带来的东西就齐全,所以干净的细纱布很快就找来了。而陶安然看了看盐水,火候差不多了,就把几层纱布覆盖在另一个干净陶罐上,然后往里倒盐水。最后只要把陶罐里的水烧干,出现自然结晶体就好,那就是盐了。

虽然对陶安然来说只是简略的粗盐提炼术,但对跟在身边的白露和寒露来说,却是一件大事。特别是他们尝了尝新弄出来的盐,又白又细没有一点苦味。他们知道这是一件他们都处理不了的大事了。

盐价金贵,比米价要高几倍。人每天都要吃盐,不然就会生病。在这种情况下,有盐的人家都是省着吃盐。贫苦百姓买些价格低一点的青盐黑盐,富贵人家用稍微好一点的粗盐。但却从未见过有人能把粗盐变成又白又细腻的如同雪花一般的盐。

白露激动了,&ot;王妃,这盐和雪花一样,我们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盐!&ot;

寒露也在旁连连点头。

陶安然看着细盐,还算满意,&ot;还行吧,不过就是把里面的杂物过滤掉了而已。这样粗盐的量变少了也变细腻了。要是工具齐全,那边的岩盐矿我也能变成细盐。&ot;

陶安然之前骑马时就看到有小动物舔山坡上的岩石,他走进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岩盐。不过岩盐要处理就要麻烦一点了。

陶安然没注意听到他这话露出震惊样貌的白露和寒露。他自顾自的继续说道:&ot;我们以后就用细盐吧,府里的粗盐也全部弄成细盐。虽然量会少一点,但细盐吃起来更健康。&ot;

陶安然说完没有听到回话,他有些纳闷,抬头看去,就见寒露轻轻地说道:&ot;王妃,您刚刚说的是真的?&ot;

陶安然眨眨眼睛,肯定地说道:&ot;细盐比粗盐更健康。我们以后就吃细盐。&ot;

寒露听到这话反应过来,急忙摆手,他想问的不是这个。

陶安然茫然了,这是不想吃细盐?还是不能吃细盐?

还是白露最先镇定过来,她稳住身体问道:&ot;王妃,寒露说的不是这个。他的意思是您说能把岩盐矿变成这样的细盐是真的吗?岩盐是有毒的。&ot;

寒露在旁边猛点头。

第019章

陶安然这才明白寒露刚才的意思,不过现在看他们的表情,自己似乎说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陶安然迟疑地点头,&ot;可以是可以,就是流程复杂一点,要准备的东西多一点。&ot;

白露和寒露顿时眼睛亮了起来。看向陶安然的目光都变了。不是以往那种带着恭敬亲近的目光,现在似乎有些狂热。

陶安然被这种目光盯着,都有些坐立不安了。

似乎是察觉到不妥,白露很快恢复过来,就是声音有些轻颤:&ot;王妃,先吃点东西吧。外面风大,若是没有其他事,我们饭后就回府吧。&ot;

陶安然点头赞成,之前骑马是快活,但出了一点汗,这坐下来冷风一吹,感觉有点凉意了。

吃了点小吃糕点,再喝点热水,陶安然也就饱了。这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好像做了一件不得了的事。他好像没有真正了解这里人们生活的水平。

尤其是看白露让身边的护卫去山脚下挖了一些盐矿回来时,陶安然心里更是明白自己随口说出的话的重要性。

打道回府的路上,车厢里白露一如往常地忙活着,只是略显殷勤。更重要的是问清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才能让盐矿变成能食用的细盐。

陶安然有心想要做点什么来改变一下自己的处境,便详细的说出做过滤设备的一些东西。

马车轱辘轱辘往回走,只是速度显然比之前出府的时候急迫些。

军营大帐内,萧景瑜看着军中账册,眉头紧皱不已。无他,就是太缺钱了。

自古养兵就是一件消耗极大资源的事情。虽然他仗着身份,让朝廷不敢克扣镇北军的粮饷,但那只是明面上的管个温饱。他所需要的远远超出朝廷给的那些粮饷。

又恰逢冬季战时将起,粮草只是基本的,保暖的衣服也只是堪堪满足。更别说一旦战斗起来,破损的兵甲需要维修,受伤或者战死的士兵需要抚恤。一桩桩一笔笔都是需要用钱来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