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书之炮灰要活到大结局txt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第1页)

萧景瑜适时露出好奇的神色:&ot;哦?奇书?&ot;

陶安然瞥了一眼他的神色,露出回忆的样子说道:&ot;那是我小时候,大概五六岁的时候吧。有年冬天天气特别冷,我和家人一起去庙里祈福,回来路上我一时贪玩和他们走散了。我走着走着就迷路了,突然风好大,我冷起来连忙躲到一处巷子拐角。&ot;

&ot;在那拐角处我看到缩着一个乞丐,那乞丐一动不动。我有点害怕以为那乞丐死了,所以推了一下那乞丐。没想到那乞丐没有死,还说我打扰他睡觉了,坏了他的美梦,让我赔偿他。&ot;

&ot;我心里害怕,连忙把荷包里的钱给他了。那乞丐拿了我的钱,嘀咕几句有缘人之类的话,从怀里拿出来一本旧书给我。还说什么概不相欠。我拿了那本旧书走出巷子,就被来寻我的下人找到带回府了。&ot;

&ot;那本书里写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一开始看不懂。后来识字地多了觉得有些意思就硬是记住了一点。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尝试。这次就是看到岩盐刚好想起来书上有写怎样提炼盐的方法。&ot;

萧景瑜面色不变,&ot;原来如此。不知那本奇书现在可在,本王可否一观?&ot;

陶安然满脸歉意:&ot;王爷,实在不好意思。那本书在我以前冬天烤火时不小心掉进炭盆里烧了。&ot;

萧景瑜挑起眉毛,&ot;哦!原来被烧了,那真是可惜了。不知那本奇书有没有写其它的东西?&ot;

陶安然皱眉似乎在认真思考,&ot;这我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除非碰到刚好记得的内容。对了,那书上还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球体上的,就是说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圆的。&ot;

萧景瑜皱眉:&ot;荒唐,自古以来就是天圆地方。我们怎么会生活在球体上,那样不就摔倒了吗?&ot;

陶安然想说你看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咋不往天上飞。

算了,还是别为难一个古人了。

陶安然见萧景瑜还盯着自己,眼珠转了转说道:&ot;王爷见过航行的船只吗?船只远行的时候最先消失的是船身,最后是船上的桅杆。而船只返航的时候则恰恰相反。王爷可想过这是为什么呢?&ot;

第020章

萧景瑜闻言不禁思考起来,这个问题他从没有想过。他曾在港口看过远行的帆船也见过返回的帆船。以前没有注意,此时一想,发现王妃所说却是事实。

但他从没想过为什么会是这样。不光是他,恐怕整个大晋朝也没有几个人注意到这种现象,就更别说思考这其中的原理了。

原本萧景瑜对陶安然所说的奇书不以为然,心想这种借口听听就好。但现在萧景瑜倒是有几分怀疑了。

真的有这本奇书吗?否则王妃关于帆船航行和制作细盐的方法是从哪里得来呢?如果确实有奇书的话,那么奇书真的被烧掉了吗?王妃又记得书中哪些内容呢?

萧景瑜心里想着这些,眼角瞥到陶安然微勾的唇角,猛然意识到自己恐怕被王妃给带偏了。自己此刻前来可不是想什么书不书的问题,毕竟那本书有没有还要另说。他真正在意的是眼下这提炼细盐之法。

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他就能放开手脚做很多事了。最起码燃眉之急可解。

盐是人体的必需品,长时间不吃盐的话就会浑身无力。现在一斗米卖五文钱,但同样的盐价钱却接近五百文。寻常人家吃盐用得少,价格计较的少。但镇北军几十万人,军人日常训练尤其需要补充盐分,每年光是买盐的支出都是一大笔钱。

如今,若是自己能够提炼细盐,那么就能自给自足。光是在这点上就能省下不少钱。而省下的钱就可以换成武器盔甲,增强将士的实力。

而且多余的盐也可以卖出去。虽说盐铁官营,但私下里卖点盐还是屡见不鲜的。如果以后的盐一直都是这么雪白细腻,品质比官盐还要好的话,那么由此想见,会有多大的一笔收入。

萧景瑜想到这些,面上不由温和了一些。他看向陶安然说道:&ot;王妃辛苦了。劳累许久,可要歇息一下?&ot;

陶安然看着说完这话就自顾自走进屋里歇息的萧景瑜无语,明面上是问句,其实却是肯定句么。他只好跟在身后也走进了屋里。

他从回到王府就忙起来了,虽说大部分是指导别人,但也一刻不歇,还尝了一点盐,现在倒觉得有些口渴了。

两人坐在小桌两侧,陶安然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还好有聪明的丫鬟给桌上常备茶水,此时温度刚好入口,陶安然一口饮尽,只感觉痛快极了。

萧景瑜入眼就是陶安然牛饮一般喝水,一点没有那些大家哥儿浅斟慢饮的礼仪。但早已习惯军中将士豪爽做派的萧景瑜意外觉得这样的王妃很顺眼。

陶安然喝完就看到萧景瑜盯着自己,他想了想自己似乎应该先给王爷倒杯茶。毕竟来到自己的小院里,也算来者是客了。

这样想着,陶安然连忙给萧景瑜倒了一杯茶。

&ot;王爷,请喝茶。&ot;

萧景瑜看着面前的一杯茶,想着王妃的那些做派,觉得自己应该坦诚一些。虽说这王府里都是自己的人,提炼岩盐的方法自己稍后就能知道。但王妃直接在王府里提炼岩盐,就相当于当着他的面了。王妃既然不藏私,他就更该以礼相待了。

至于王妃会不会是别有用心,在炼盐这样的一份大礼前,萧景瑜觉得自己恐怕是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