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书之炮灰要活到大结局txt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7章(第1页)

萧景瑜最后说道:&ot;我当时到处都找不到你,心里着急死了。还好,你现在好好的。&ot;

陶安然温柔地看着他,他能想象,当时情况危急,萧景瑜一定担心极了,就像自己孤立无援时一样。他正准备安慰一下,就听到小崽子突然&ot;嗯嗯&ot;了两声,然后没有预兆地大哭了起来。

陶安然顿时大惊,&ot;他哭了,怎么办?&ot;

萧景瑜也是一惊,不过他不是第一次见,现在也算是有经验。只见他对着外面大喊一声:&ot;来人,小殿下哭了。&ot;

立即就有嬷嬷快速地走进来,然后熟练地抱起孩子,开始各种检查。

陶安然眼不离孩子,不过见嬷嬷都很有经验的样子,算是放下心来。

萧景瑜见状,给他掖好被子,说道:&ot;你现在还在坐月子,要好好休息补充营养。孩子有专门的人看管,你不要操心。先把自己的身体养好最重要。&ot;

陶安然对他笑笑,点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第136章

陶安然醒来后就在凤栖殿坐月子,身边由花嬷嬷带人照顾着。白露寒露也都回到他的身边,只是他们在宫变那晚受了伤。但好在性命无忧,修养了几天已经好多了。

孩子还小,在偏殿由专门的嬷嬷奶娘照顾。吃喝拉撒都有人时刻盯着,陶安然只负责在他清醒的时候陪他玩一会,逗逗他。

到底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陶安然对孩子越看越喜欢。那小手小脚,还有乌黑黑的大眼睛,怎么看怎么可爱。看孩子被逗得咯咯笑,他也高兴。若不是花嬷嬷担心打扰自己修养,他能跟孩子玩很长时间都不累。

陶安然坐月子,被花嬷嬷严格照顾,不能劳神,不能吹风,不能碰凉水等等。这就导致陶安然每天无所事事地待在床上,还要吃各种补品。而且因为自己产后失血昏迷了七天,所以补品是一天五顿的吃。

萧景瑜刚上位,虽然还没有举行登基大典,但朝中大事都已经交给他了。而且现在又是腊月,要到过年的时候,所以他有很多事情要忙。陶安然每次看到他眼下的青黑,都心疼不已。

而且自他醒来后,也陆续知道了他昏迷的那几天里发生了什么。

据说当时他产后出血昏迷,呼吸微弱。任由曲芷水怎样施针急救都没有反应,可把萧景瑜吓坏了。萧景瑜一直守在他身边,不理其他事情。连孩子都没有心情去看,这才导致孩子到了晋德帝手上,被取了名字。

初时,晋德帝让人拉萧景瑜出去处理政事,毕竟才经过一场宫变,还有很多事情要收尾。但萧景瑜一概不理,甚至连登基为帝的仪式都推迟了。

陶安然第三天都没有醒来的时候,萧景瑜的情绪已经快要崩溃了。整个人戾气极重,稍有不顺,便是雷霆之怒。最后还是严真判断他是失魂之症,用九十九盏蜡烛在凤栖殿里摆下招魂阵法,唤魂归来。

而陶安然正是魂归故里,在与过去道别,放下心结了无牵挂之后,再次回到了大晋。

在陶安然醒后,萧景瑜终于没有理由推脱,直接登基为帝,处理政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晋德帝退居幕后,朝臣自然要有所改变。当初追随他的人,都要加封赏赐。而参与谋反的人都要定罪处置。

因萧景瑜以武闻名,所以封号晋武帝。晋武帝的第一封圣旨,就是封自己的结发夫郎陶安然为君后,嫡长子萧旭为太子。

此举引得朝臣议论纷纷,许多朝臣持反对意见。因为陶安然的娘家原户部尚书陶府,是支持此次梁王谋反的。现在陶府一大家子都在大狱里等候处置,怎么能立罪臣之子为君后。

有朝臣推断圣意,觉得原王妃虽然不能立为君后,但毕竟生下了长子,可为贵妃。更有甚者,见晋武帝后宫空虚,建议充实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

萧景瑜坐在高堂,只是冷眼看着朝臣议论纷纷,全然不理他们的意见。而属于萧景瑜真正的心腹,都知道君后对于晋武帝的重要性,都是闭嘴不语。

萧景瑜直接在朝堂上宣容国公府老夫人进宫。而老夫人进宫后直接表明君后乃是她的干孙。原来当初老夫人曾收养了个干女儿,可惜后来失散了。最近才知道,原来君后已故的生母就是老夫人的干女儿。现在老夫人也把君后生母的坟墓从陶府的地方迁了出来,与陶府没有干系。

经过老夫人一阵自说,君后从罪臣陶家人变成了功臣容家人,身份自然没有了问题。只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晋武帝在为君后造势。

而后晋武帝又提及近几年来的盐和糖的改进,火炕和煤炉的便用等。他提及这些造福百姓之法都是君后所改进的。因君后曾得高人指点,特来造福大众。

朝臣闻言无不吃惊,有人早就知道那些东西与镇北王府有关,再一推断时间,正是君后与陛下成亲之后才有的改变。再见晋武帝冷酷的脸色,不敢不当真。如此,君后之名倒是实至名归。虽然嫡长子刚出生就被立为太子,但例来也有传统,倒也能接受。

立下君后太子之后,萧景禾日禾日瑜继续封赏。

新帝登基,萧景平因为年纪不小,不适合再呆在宫中。因魏才人帮助君后躲过一难,所以萧景瑜封萧景平为平乐王,京中赐下宅邸。不过因他心智憨痴,萧景瑜封魏才人为太妃,特许他们母子一起出宫在京城王府居住。此举得到魏才人极大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