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国制造1980TXT大江流百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章(第1页)

“而且,我们还有点小东西,给何顾问看看。”

“什么东西?”何熙挺感兴趣的。

步镜音就说:“就是张师傅研究的呼吸器。前一阵子t185总出故障,一车间那边忙不过来,张师傅帮忙检修了几台,发现这机子烧机油太厉害了。他听徒弟王昕说,国外的柴油机都有呼吸器,他自己就琢磨了一个,我们找了一台维修的t185试了试,真挺管用的。”

何熙眼睛都亮了。

呼吸器其实到了她的年代还在用。

她之所以忘了这事儿,是因为现在呼吸器还不普及,到了83年左右,国内才开始第一代呼吸器,是塑料做的,非常简易,自然通风。而她的年代的呼吸器已经变成了强制通风,叫做曲轴箱强制通风,或者pcv系统,不叫这名字了。

恰好落在盲点。

何熙连忙说:“走,看看去。”

于桂芬本来觉得不行,可听到这个呼吸器也挺感兴趣的,还有何熙愿意去看,步镜音也挺着急的,想了想终究没再说什么。

反正何熙看了也不会应的。

就算跟一车间硬磕都比在二车间选人强。

更何况,一车间邬大河是难办,可徐厂长在呢,再难办他最多消极怠工,也不能阻拦这事儿。

说着,就到了二车间。

其实无论一车间还是二车间,跟21世纪的工厂相比,实在是差距太远。但还是能看出两个车间的差距。

一车间房子是新的,机器上线没几年,人也多,各个都在忙碌,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车间的厂房得有几十年了,机器老旧破,人明明不多,看着还有不少闲着的,完全开工不足要落败的样子。

步镜音应该在二车间人缘不错,他一进来,就有人不停地打招呼。

当然,和一车间一样,大家也很好奇的看着何熙,毕竟不认识又年轻漂亮。

不过,步镜音没有深入,而是脚步一拐,就带着他们进了办公室,里面居然做了七八个人,都穿着工服。

他一进来,除了坐在最角落的一位年纪挺大的师傅,都呼啦啦站起来了,个顶个的小年轻。

居然都提前准备好了?

步镜音连忙介绍了何熙,然后才跟何熙一一介绍眼前人:“这位张师傅,我们的八级钳工,一切机器搞不定的零部件,都是张师傅手中制作的。”

何熙连忙打招呼:“张师傅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