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农家种田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自留地(第1页)

感谢好友壬女吉祥、框孔打赏支持。感谢书友090425213355817的粉红票!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和大家打个招呼:拾珠新书刚入v,求首订及各种票票!谢谢!

………………………………………………………………………

“好,爸爸用自行车带着你,就在南边儿,不远。”

于是,田达林推起自行车,把田青青抱到大梁上,带着她奔向场院东边的大道,向南骑去。

“到了。这里就是。”

过了杏林不远,田达林在一片麦地边儿上停下来,边说边把田青青抱下自行车。

啊!原来八队的自留地就在杏林南边儿。田青青他们家的在中间位置,距离杏林也就一百多米。在杏林玩儿的时候,田青青曾经跑到过这里,只是不知道这就是自留地。

自留地里大部分都是种的麦子。也有少数已经平整好的白茬儿。据说是因为去年秋天没有倒过茬儿来,今年种春玉米,秋后再种麦子。

其实自留地每人只有二分,是让社员们种瓜果蔬菜什么的。因为这个时候粮食紧巴,人们便都种上了粮食作物。

让田青青吃惊的是:这个时期的田家庄,还沿袭着古老的耕种方式:宽垅大背、一尺四寸二脚楼播种。都四月上旬了,还垅是垅,背儿是背儿,一看老远。

在田青青前世的印象中,那时的小麦是一尺二寸三脚楼播种,最大的背儿也只有六寸。过了三月十五以后,麦田里几乎看不见地皮了。

“从这里到这里,是咱们家的,北边是你奶奶的,南边是你二伯母家的。”

田达林指着地头上的标记,对田青青说。

“不是说‘三月十五没老鸹’吗?这都四月了。还盖不住地皮。”田青青挑剔起来。

“怎么没没老鸹?麦苗比老鸹高多了。”

“不是指老鸹飞进麦田里,就看不见了呀?这个还一看老远,来个老鸹根本藏不住。”

“你横着看,不就看不见了!”

“农谚里没说横着看竖着看呀?”田青青故意和田达林抬起杠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认死理儿。”

田青青笑的“哏哏”滴。

“爸爸,这么稀,咱这地里能打多少斤麦子呀?”

“二百来斤吧!”

“啊,才二百来斤呀?”

“二百来斤就不错了。这是麦子,你要打多少?”

田青青无语。

原来。这个时期还是靠天吃饭,旱地种植。肥料全靠播种前施进去的自己沤制的农家基肥。又是宽垅大背种植。小麦产量普遍都很低。亩产也就一、二百斤。有的卫生田才打几十斤。所以。面粉被称作细粮。自古以来,都是饭桌上的上上品。这个时候你要把前世现代的小麦密植情况和亩产一千多斤说给人们,说人们天天吃精米白面,蔬菜比肥肉受欢迎。简直是天方夜谭。

面对现实,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一点儿点儿改进吧!水浇地虽然不是一家一户的事,但自己有空间水,就让这一亩二分地发挥出前世现代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