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烟台书香府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部分(第1页)

鲜,见什么都感兴趣的样子宜珈是一脸的理解。上辈子活在大城市没去过农村的宜珈头一次见着农田里的大水牛也曾指手画脚了好一阵,亢奋的小模样让二奶奶笑了好一阵。

宽容度爆棚的宜珈无比慈祥的看着她三姐和五姐,可看着看着就黑线了。掀起车帘子的宜璐看见街道两旁卖冰糖葫芦的小贩眼冒绿光,好吧,冰糖葫芦是所有言情小说必洒的狗血,五姐有眼光,宜珈忍了。宜琏对着街边横躺着睡觉的乞丐大爷满脸不忍,还吩咐了丫鬟往他那缺口碗里丢钱,看着乞丐争抢铜板的盛景宜琏别过头,作不忍心状,额,济世为怀一片慈悲心肠的三姐,宜珈也忍了。好不容易出了城,马车踏在山间阡陌上,宜珈忍不住了:看见水牛可以惊讶,看见活鸡活鸭可以赞叹,可中午吃个农家菜,主人家一人送了个热鸡蛋宜璐小朋友一副表情活像是从没吃鸡蛋,捧在手里颠过来倒过去,嘴里还呼哥唤姐号召大家集体来看,宜珈只能把她总结为——人来疯了!

四姐妹外的四兄弟心情也都很好,大乾提倡文武双全,十多岁的男孩子们并未和妹妹一起坐马车前进,而是纷纷骑着温驯的小马跟着车队缓缓前行。马上所见的风光和车里的又是大不相同,更加开阔也更加壮丽,平时念书都快念傻了的少爷们面对这秀丽风光先是惊呼一通,随后便撒了欢前前后后到处乱串,二爷看着儿子和侄子满脸的精气神,也就不拦着任他们去了。

老六闻诤虽然也十多岁了,可作为小儿子日子一向过的随心所欲的,骑着匹枣红色的小马跑的小脸也红彤彤的,一会儿跑到谢氏的马车旁咕哝一阵,一会儿又跑到宜珈的马车边上,挤眉弄眼的说着外面的好风光,勾的宜璐口水直流。

“六妹妹,总待在马车里有什么好,外面天空蓝的像海一样,微风一吹,草地像泛起了绿色的波浪,”闻诤很有文学气息的回味了一下,然后嫌弃的看了眼宜珈的马车,“这车子闷热狭小,和个罐子没两样,”最后直奔勾引主题,“宜珈和哥哥一起骑马吧,怎么样?”眼睛一闪一闪,有一丝狡猾。

宜珈懒懒的抬眼看了下闻诤:“六哥哥什么时候去看过大海了,妹妹我怎么不知道?”这是闻诤第三次试图说服自己骑马了,前两次的借口是运动有益身体健康和不远处有百年难得一见的奇珍异兽,可惜碰上伪萝莉宜珈,每次中招的都是五姑娘宜璐。宜珈没骑过马但不妨碍她有常识,从未骑过马的人初次尝试,十有八九会磨破皮,况且有舒适的马车不坐,颠簸在马背上绝对不是懒惰成性的宜珈作风。

闻诤眼珠滴溜溜一转就想到了回答:“虽然我未亲眼所见,但古往今来描写大海浩瀚之姿的诗句数不胜数,我感同身受。”

“哦。”宜珈歪完楼就结束了话题,一拳头打到软棉花上就是这种闻诤现在的感觉。

“你到底要不要和哥哥一起骑马?”闻诤小朋友抓狂了。

宜珈做思考状,然后很快蹦出两个字:“不要。”能躺着绝不站着是宜珈的爱好,更何况谢氏是绝对不想看见自家女儿抛头露面的在马上蹦跶,闻诤小朋友的打算注定失败。

六少爷咬了咬牙,小时候不会说话的妹妹是多么的可爱啊!

十来天的路程吵吵闹闹很快就过去了,看见京城城门的时候大家都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擦把泪终于到了啊!窝了小半个月马车的宜珈泪汪汪:高床软被我来啦!

孟二爷领着一家大小站在孟府门口,心里百感交集,离家数十载,不知老父老母可还安好?真是近乡情怯啊,孟二爷擦擦微湿的眼角,看了看一旁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的二奶奶,拍拍妻子的手示意其放心。二爷抬头挺胸,跨过大门。

这一回的婆媳见面会没有沿袭上一次的温情脉脉路线,孟老太太要见两个儿媳,一个嫡子媳妇、另一个庶子老婆,让她对着庶媳泪流满面思念至极老太太打心眼里不愿意,所以人家这次改走高贵端庄风格,老太太穿戴周正的和老太爷两人一同端坐在正堂之上。

宜珈跟着两个姐姐后头费了好大力气跨过了门槛,四周一打量,全家都到齐了:之前见过的祖母身旁坐了个头发花白看上去有些严肃的老爷爷,应该是之前无缘得见的祖父了。祖母身后站着大伯母闵氏,下首一溜站着大姐和二姐,闵家母女倒是没看见,想来在祖母的高压下未能出席孟家见面会。两年没见,宜琼的身量又抽长了不少,细腰纤体,眉眼清秀,在孟老太太的教养下端庄娴雅,是幅很标准的古代大家闺秀模样,见着久别的父亲母亲也并未失态,只眼里透着股亲切劲。宜珈默默腹诽,看来祖母不止在伙食上克扣大姐,精神上也没少摧残。

二爷带着男孩们率先行了礼,孟老爷扶起儿子,仔细打量了四个孙子,见孩子们彬彬有礼、态度恭谨,很是满意。孟老太太看着闻谨和闻诤更是直了眼,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孟老太太现在就二爷这么一个儿子,二爷外放的时候膝下只有宜琼一个闺女,之后姜姨娘虽生了三少爷,可那毕竟不是正经嫡孙,老太太盼金孙盼了这么多年,今个儿终于盼来了,不禁喜上眉梢,眼角的皱纹笑成了朵花。闻诤和宜珈同作为幺子,撒娇讨好的功夫是一顶一的好,三两句话把老太太哄的一把抱在怀里,一口一个乖孙的叫着。

等谢氏和沈氏领着女孩子们行礼的时候,老太太高兴劲缓过来了,脸上又端起来了,一幅富贵老太太派头,表情淡淡的,只在宜珈请安的时候露了个笑脸。行完礼后,谢氏很自然的站在闵氏身后立起规矩,沈氏迟疑了半拍站在了谢氏下首,从主人翁翻身变农奴,咱心理还没调整过来。老太太眼神一瞥,满意的点了点头,做起了好人。

“二媳妇和三媳妇舟车劳顿的,先不急着立规矩,回去好好休息休息。”你们让我满意了,那我也让你们舒服。

“媳妇不累,伺候老太太可是咱们的福气,媳妇盼了十多年才盼来这一天,您可千万别赶我走。”谢氏嘴上像抹了蜜,说的老太太眼睛都眯了起来。

“媳妇也是,一点都不累。”沈氏心里暗恨二嫂多嘴,婆婆都发话了,明明就可以下去休息了,现在被截糊了。

老太太心里乐呵呵的,面上却假作嗔状:“我老婆子说的话你们这就不听了?快给我回去休息,休息好了再来,到时候你们想看老婆子就让你们看个够,只别背地里嫌我啰嗦就是啦!”

谢氏和沈氏一阵推脱,最后耐不过,各带着自己闺女回房歇息去了。孙子们跟着祖父去书房考察功课了,早就撤退了。宜珈出了门偷偷锤着小腿,心底真是宽面条泪,她妈谢氏要立规矩,不知道她要不要立啊?怪不得她大姐身材这么苗条,每天站一站,吃再多的糕点都能减下去……

所谓回房歇一歇,真的就只是挨着凳子坐一会儿,连打个瞌睡的时间都没有就得回大堂里共用晚膳。宜珈悲愤的撑起两条小面条腿,一步一迈的往正堂出发。圈圈你个叉叉,早知道就不回来休息了,干脆在老太太身边卖卖萌捞个座位还比较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