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琅琊榜9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部分(第1页)

“苏哥哥!”九儿立刻跳起来招手。“锵!”一声,将拿在手中把玩的长剑准确的扔进武器架上,脚尖一点,运起轻功向着他飘过去。

这时,演武场上飞流碾压式的胜利还在继续,靖王府队的挑战者又换了一人——一个将领模样,手持长刀身着盔甲的壮汉在飞流对面站定。

与飞流一样,相比这位戚将军的功夫,九儿更感兴趣的也是他手中的长刀,刀柄与刀身的连接处有层次明显的凸出,看起来如同古朴装饰,实为精巧机括。

果然,招式之间这位戚猛将军丝毫不是对手,收刀在手,刀柄一转,隐藏于刀身一侧的一把小巧飞刀骤然射出!若是在战场上,哪怕再强的敌人,专心应战之际恐怕也难防这死神猛然伸出的另一只利爪。

但他现在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飞流。

寒光扑面而来,飞流只是轻巧的一个侧身,连脚步都未挪动半分,右手一伸,竟然将这激射而出的飞刀捏在了手上!

飞流是抓在手上以后才发现,居然是一把小刀,惊奇不已,拿在手里转来转去的查看。

戚猛也是惊奇——他这刀中机关虽不能说是百发百中,但如此轻而易举的被人抓在手中还是第一次。但他既能在军中一步一步做到将军之位,自然也是见惯了大场面的。惊讶过后,目光一转,即看到了与靖王一道站立在将台之上的梅长苏。长刀在手中一收一出,嵌在刀身另一面的小刀再次急射而去!

飞流愣了一瞬,继而大惊,运气全身功力一跃而起,因为这柄飞刀是向着梅长苏飞去的!但到底迟了一步。

动的不止飞流一人,还有九儿。点点银光闪过,“叮!叮!”两声,细如牛毛的银针撞上飞刀。

以九儿的功力,不可能将飞刀打落,只是将其稍稍打歪了些许。戚猛的刀本就是射偏的,再加上九儿外力打偏,竟直接向着梅长苏身侧的靖王飞了过去。

靖王浴血沙场十几载,没倒在敌人的刀口下,却在自己府中被心腹爱将用一柄小小飞刀给射死了。这样的结局岂不悲哀可笑?剧情不允许如此意外,靖王殿下的身手也不允许。倏忽而至的寒光中,瞳孔骤缩,身体瞬间腾空而起,又稳稳落下。“咚!”一声,飞刀钉进身后的木桩上。

演武场噤若寒蝉。

九儿也惊了一小下,毕竟她只是救人,没真想杀他。继而又是遗憾——要是这头水牛真就这么死了多好,既不用违背对苏哥哥的承诺,又少了一个情敌(?!(¬_¬))。

戚猛的目标当然不是靖王,甚至梅长苏也并非他刀尖真正所指,不过是军旅战将对病弱公子模样的江左盟主的一个下马威。

但他没有机会跪地请罪了,他连靖王避过飞刀后震怒的目光都没有看到,因为他已经先一步直直的栽倒在地上了。

九儿的银针飞出的不只两根,还有两根无声无息的没入了戚猛体内。

梅长苏没有看倒地上的戚猛,靖王也没看。指出他治军不严,军中纲纪涣散的弊端,梅长苏即道了告辞。

九儿跟着,梅长苏顿住脚步看了她一眼。九儿瘪瘪嘴,摸出一个小瓷瓶扔给靖王。“解药!”

第 17 章

年关渐进,京城最近很是忙乱。

先是庆国公滨州侵地案,皇上终于下了明旨,由靖王主审三司协理。确如梅长苏所言,庆国公只是由头,也是震慑,表明的是梁帝推行安定耕农的国政,遏制当前土地兼并之风的态度和决心。滨州一案结审后,各地迅速呈报上更多类似案件,牵涉其中的京中豪门权贵不可胜数。

而奉旨主审的靖王殿下,也正式走进了这金陵城的风云之中。

这还不够。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此句来形容风月无边的螺市街实在太恰当不过。

不过现在,让当朝最是诗酒风流的纪王爷都对其舞姿赞不绝口的杨柳心,却是门市冷落,只因这里发生了人命官司。誉王重臣,吏部尚书何敬中之子何文新在杨柳心为心杨、心柳两位姑娘争风吃醋,失手打死了文远伯之子邱泽。为金陵城的百姓又增添了一桩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是九儿是听不见看不到这些的。听见看到也走不进心里——她正忙着陪吉婶预备年货。

一个滨州侵地案,靖王忙了近一个月。九儿也陪着吉婶置办了大半个月的年货,而且她觉得这要比那个什么什么侵地案重要多了,这可是她和苏哥哥第一次一起过年。每天梅长苏都会听小姑娘说一遍“终于买齐了!”,然后第二天仍能看到停在府门口的车架上堆得满满的。

“苏哥哥,你来帮我选一选。”九儿将六七张画稿一一摆在梅长苏书桌上,“选出最好看的三个,不,四个好了。”

梅长苏放下书册,见这些画稿所绘竟都是不同式样的襦裙,甚至还有与之相配的步摇、花钗、玉簪等各种配饰,皆精巧别致,看得出绘图之人既别具匠心,也必然极其用心。

“这是九儿画的吗?”梅长苏执起其中一张问道。

“八师兄画的。”九儿答道。

梅长苏的神情顿了顿,将书案上的画稿一张张看了一遍,不知怎么,想着这些衣裙穿在面前小姑娘身上,心里莫名的就有些不舒服。

“九儿是要做新衣服?”他将画稿重新放下,状似不经意的问道。

“对啊!我还帮苏哥哥想了很多式样,虽然我画不好,但是都详详细细的描述给了宝庆益的裁缝了,料子是我和吉婶一起选的!”

“嗯。”梅长苏点头,“苏哥哥也很久没画画了,正好今日空闲,九儿如果帮忙磨墨,苏哥哥也画一些给你挑选可好?”

苏哥哥画的当然最好了!九儿立刻将书桌上散置的画稿收起来,随手和他的书册放在一起,腾出地方给他作画。

梅长苏执起毛笔,扫了一眼被搁置在案头的一叠画稿,垂首,落笔于纸上,唇角泄露出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