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战国策体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部分(第1页)

之立疑,七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

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子,襄王呼而问之曰:“女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女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曰:“奈何?”曰':“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也。‘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嘉'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五 貂勃常恶田单章

貂勃常恶田单,曰:“安平君小人也。”安平君闻之,故为酒而召貂勃曰:“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誉于朝?”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且今使公孙子贤而徐子不肖,然而使公孙子与徐子斗,徐子之狗,犹时攫公孙子之腓而噬之也。若乃得去不肖者而为贤者狗,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安平君曰:“敬闻命。”明日,任之于王。

王有所幸臣九人之属,欲伤安平君,相与语于王曰:“燕之伐齐之时,楚王使将军将万人而佐齐。今国已定,而社稷已安矣,何不使使者谢于楚王?”王曰:“左右孰可?”九人之属曰:“貂勃可。”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觞之,数日不反。九人之属相与语于王曰:“夫一人身而牵留万乘者,岂不以据势也哉?且安平君之与王也,君臣无礼而上下无别。且其志欲为不善。内(牧)'收'百姓,循抚其心,振穷补不足,布德于民;外怀戎、翟、天下之贤士,阴结诸侯之雄俊豪英,其志欲有为也,愿王之察之……”异日,而王曰:“召相单来。”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貂勃从楚来,王(赐)'觞'诸前,酒酣,王曰:“召相田单而来。”貂勃避席稽首曰:“王恶得此亡国之言乎?王上者孰与周文王?”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下者孰与齐桓公?”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然则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独曰‘单’。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治,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而王曰‘单’(单)。恶得此亡国之言乎?且王不能守先王之社稷,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当是时也,阖城阳而王(城阳),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计之于道,归之于义,以为不可,故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子临百姓。今国已定,民已安矣,王乃曰‘单’,且婴儿之计不为此。王不亟杀此九子者以谢安平君,不然,国危矣!”

王乃杀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

六 田单将攻狄章

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

齐婴儿谣曰:“大冠若箕,脩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于'(枯)'梧'丘。”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蕢,立则丈插,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云(曰)'白'尚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菑上之虞,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

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及',援枹鼓之,狄人乃下。

七 濮上之事章

濮上之事,赘子死,章子走,盼子谓齐王曰:“不如易余粮于宋,宋王必说,梁氏不敢过宋伐齐。齐固弱,是以余粮收宋也。齐国复强,虽复责之宋,可;不偿,因以为辞而攻之,亦可。”

八 齐闵王之遇杀章

齐闵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姓名,为莒太史家庸夫。太史敫女奇法章之状貌,以为非常人,怜而常窃衣食之,与私焉。莒中及齐亡臣相聚求闵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于莒。共力法章为襄王。襄王立,以太史氏女为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无谋而嫁者,非吾种也,污吾世矣。”终身不睹。君王后贤,不以不睹之故,失人子之礼也。

襄王卒,子建立为齐王。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余年不受兵。

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及君王后病且卒,诫建曰:“群臣可用者某。”建曰:“请书之。”君王后曰:“善。”取笔牍受言。君王后曰:“老妇已亡矣。”

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玉,使宾客入秦,皆为变辞,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

九 齐王建入朝于秦章

齐王建入朝于秦,雍门司马'横戟当马'前曰:“所为立王者为社稷耶?为王(立王)耶?”王曰:“为社稷。”司马曰:“为社稷立王,王何以去社稷而入秦?”齐王还车而反。

即墨大夫与雍门司马谏而听之,则以为可可为谋,即入见齐王曰:“齐地方数千里,带甲数百万。夫三晋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间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之众,使收三晋之故地,即临晋之关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为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之师,使收楚故地,即武关可以入矣。如此,则齐威可立,秦国可亡。夫舍南面之称制,而西面而事秦,为大王不取也。”齐王不听。

秦使陈驰由齐王内之,约与五百里之地。齐王不听即墨大夫而听陈驰,遂入秦,处之共松柏之间,饿而死。先是齐为之歌曰:“松邪!柏邪!(住)'往'建共者客耶?”

十 齐以淖君之乱章

齐以淖君之乱秦。其后秦欲取齐,故使苏涓之楚,令任固之齐。

齐明谓楚王曰:“秦王欲楚不若其欲齐之甚也。其使涓来,以示齐之有楚,以资固于齐。齐见楚,必受固。是王之听涓也,适为固驱以合齐、秦也。齐、秦合,非楚之利也。且夫涓来之辞,必非固之所以之齐之辞也。王不如令人以涓来之辞谩固于齐,齐、秦必不合。齐、秦不合,则王重矣。王欲收齐以攻秦,汉中可得也。王即欲以秦攻齐,淮、泗之间亦可得也。”

卷十四 楚策一

楚:亦称荆,芈姓国。周成王(前1063年—前1027年)封文王、武王以来功臣后裔,熊绎被封为子爵,这是楚受封之始,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县东),熊绎的祖先就是归附周文王、随周武王伐纣的苗人酋长。西周时期熊绎子孙不断扩大领土,立国号为楚。东周时期,楚更强大,前704年楚君熊通(第十七君,本子爵,僭称王,前740年—前690年)自号武王,其子文王熊赀(第十八君前689年—前677年)迁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之纪南城),国土方千里,楚在春秋时先后并吞四十五国,疆土最大。整庄王(第二十二君前613年—前591年)为春秋五霸之一。楚阳王(第二十八君前515年—前488年)十二年(前504年)迁都鄀,称鄢郢(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楚惠王(第二十九君前488年—前432年)五十六年(前433年)前曾迁都西阳(今湖北省黄冈县东),后又迁回鄢郢。楚顷襄王(第三十七君前298—前263年)二十一年(前278年)由鄢郢迁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楚考烈王(第三十八君前262年—前238年)二十二年(前241年)又徙都寿春(今安徽省寿县)。楚王负刍(第四十一君前227年—前223年)五年(前223年)秦灭楚。其疆域从今四川省东端起,有今湖北省全部,兼有今湖南省东北部、江西省北部、安徽省北部、陕西省东南部、河南省南部、江苏省淮北中部。全境西北和秦接界,北与韩、郑、宋接界,东和越接男,西和巴接界,南和百越接界。

一 齐楚构难章

齐、楚构难,宋请中立。齐急宋,宋许之。子象为楚谓宋王曰:“楚以缓失宋,将法齐之急也。齐以急得宋,后将常急矣。是从齐而攻楚,未必利也。齐战胜楚,势必危宋;不胜,是以弱宋干强楚也。而令两万乘之国,常以急求所欲,国必危矣。”

二 五国约以伐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