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书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部分(第1页)

词。

曹操愤怒辞官,对朝廷和皇帝绝望,也有对父亲犯下贪腐重罪的追悔。曹操十分怀念有桥玄、郑玄的大学生活,蔡邕任总长的那几年快乐、充实、积极、忙碌的学习时光。

记得临回谯郡,去太学门口转了一圈。蔡邕当年主持刻凿的石经仍在,只是前来勘误的学子和士子们不见了踪影。朝政如此,谁还有心治学?石刻上的灰尘和雨水痕迹,是否在怀念流落江海至今音讯全无的蔡邕?

曹操又站在刻有“帝之辅弼,国之栋梁”的巨石前伫立良久。官场就像宏伟浩荡的洛阳城,住在城外的人为了能住进城内,努力学习,拉关系走后门。一旦住进城内,才能体会其间种种弊端,又不得不往城外走。

曹操叹息:别了,我的太学。别了,京都的记忆。

谯东涡河岸边,曹操端坐在刚修好的新屋内,轩窗投进阳光,却没能给他温暖。三十年人生如同一梦。

身处谯东,心怀忧愤,怎能平静?

曹操轻轻吟诵张衡的《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难道就像赋中所说的活下去?

仗义疏财败家子

曹操做官多次,失败多次,却“官瘾”未减,痴心未改。

他数次前往难民聚集的谯郡城中问礼巷北端的老子祠,那里曾经是孔子数次向老子请教如何“得道”的地方。如今成为难民聚集地。曹操大概又忘了曹嵩痛心疾首的责骂,决定出手相助。这次可不是跟曹嵩借钱,而是直接将曹嵩和曹腾父子连续接力挣下的家业,拿出去白白送人。

曹操拿出两千亩地,召集谯郡无产业、无田亩的致贫农民和县城失业者二百余户。将田地分给他们耕种,不收租税、减免利息、婚丧嫁娶发放抚恤。出资开办学校、孤残院。使得老有所养、少有所学。

他一下子拿出两千亩地,接到曹操从谯郡寄来信件的曹嵩,恨得直在邹氏和丁蕙面前连骂:败家子!败家子!我怎么生了这么个败家子!真是老天报应!他这是白送送得上瘾!去拿绳子来,我要上吊!

没人给他拿绳子。邹氏怎么劝慰,都难以让曹嵩掩饰伤心。虽说人的一生从来就不一帆风顺,可曹操带给他的打击是否太过多了些?曹嵩不得不无奈地坚信,曹操是他前生的债主,这世找上了门。照这么下去,等他将来归天时,恐怕连给他买棺材的钱都不会留下。他本来想给曹操写一封断绝父子关系的信,可一想到自己曾经带给曹操的打击,突然心怀愧疚,放弃打算。

曹操如此这般,在正妻丁蕙心中形象更糟。至今为止,他不是个好儿子,更不是个好丈夫,绝对不是个好父亲。他通过所谓的爱百姓,就是想达到名声累积。他只爱他自己。

曹操毕竟是归隐之人,原则上不跟谯郡豪强过不去。可不断有前来找他诉苦伸冤的穷苦人。曹操即使再冷漠不见,也禁不起穷苦人的哀号恳求。问明情况写竹简让他们去找谁,往往简到冤解。

再有,谯郡长吏遇到搬不动的大户犯事,也来找曹操商量。一方父母官,很多地方给予曹操照顾和体谅。曹操再想要隐居,也得帮长官们的忙。

一两年下来,在曹操的努力下,谯郡境内肃清,民众祥和。即使有想要作恶的豪强们,也不值得为一些蝇头小利得罪民众心目中的靠山。如此一来,曹操虽然想要像莲藕那样深埋淤泥之底,必须还要像莲藕那样长着叶子在水面撑着,忙碌着。

每天读书时间也就是早晌饭之前,这样能帮助曹操书本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得到更多更深刻的心得体会。

曹操这段时间的生活经历,与后来隐居在徐无山的田畴非常相似。曹操对田畴钟爱有加,数次要嘉奖他。田畴就是不领情,令曹操懊恼不已。还是夏侯惇从中斡旋,曹操才放了他回徐无山,继续做他的“蓚村令”。

人都是有感情动物,尤其是最下层的老百姓最懂得感恩。他们的报恩点很低,有时候只是一饭之德。

以后的若干年中,曹操还总是记起这段时间的闲居岁月:渔人送来鱼虾,农民送来上好的柴火,那些得到免费土地耕种的人们送来最好的粮食,送各种新鲜的菜蔬、瓜果……他们来了甚至不用打招呼,悄悄地把东西往曹家厨房门口一放就离开。他们对待曹操,像父母对待儿女那般无私和虔诚。

他们对曹操的感激之情都隐含在了一瓜一豆之间。以至于后来曹操起兵,谯郡父老义无反顾地将膝下儿郎送到曹操身边,追随曹操,为大汉江山统一做出巨大牺牲。

父亲战死,就送儿子,儿子战死,还有儿子的兄弟。

谯郡男子们前赴后继跟随曹操上战场,导致公元202年,曹操回到谯郡,路上看不到像样的成年男子。老的不能下地干活,小的还不满十岁。谯郡遍地都是孤儿、寡妇。曹操站在地头,伤心泪落,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那一次,曹操发布生命中第一份《军谯令》,全文如下: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举义兵已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

百姓的所要是多少?只需活下去。百姓的付出可以有多少?全部……包括他们的生命!

当然,曹操也在日后使用他的职权,为家乡寡居妇女干出从数万开挖睢阳渠的民工中“拉郎配”的浪漫事。拉来的“郎”生的第一个男丁,一定要随战死的前夫姓氏,以继烈士香火。这是后话。

桥玄说过“谁要对不起老百姓,谁就是天底下最不称职的官员。他们辜负了父老乡亲对他们的信任”。

偶而也会有朋友来拜访,家人来住几天,有家仆的忠心忙碌,由渔人、樵人、农人构成的乡村画面,月夜对话、酒后高歌、三五聚会时的朗诵、在野外做自助饭食、打猎、采蘑菇、挖野菜、观看夜空中似礼花绽放的流星。第二天便聚集很多民众,诸位以为灾异会出现。幸好曹操在第一次当议郎时闲得无聊跟其他议郎们研究过《星象》,还能胡乱说几句。百姓们必须得到曹操耐心的解释,才能放心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