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辅国良臣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部分(第1页)

“你看,梁州城快到了。咱们进去吃顿好吃的吧,昨天在那客栈吃的东西只能算一般,咱们去看看能不能找家好些的酒楼。”李牧掀开车帘看着那梁州城,一脸兴奋地说道。

“咱们可没银子进梁州城好吃好喝了,前边有个小镇,咱们进去买点干粮,就不进梁州城了。”坐在车辕上的徐明远摇了摇头道,语气坚定,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可是……”李牧还想说什么。

徐明远已是不轻不重地说道:“蜀州城里的隆兴钱庄不知在哪里呢,要不要找个人问问路?”

“哈哈。哪里的话,走,咱们去前边的镇子里买点干粮,趁着现在还早。多赶点路吧。”李牧哈哈笑道,直接把脑袋缩了回去,不再多话了。

徐明远笑着摇了摇头,伸手到车厢里拿了个水囊,仰头喝了两口,心里盘算着剩下的银子。该怎么花才能够到长安的。

李牧应该是如他所说那般自己逃出来的,以他的身份,他爹能让他跑出来去参加什么武举,去危险的边境任职才是怪事。

李牧性格豪爽,也不是难相处之人,但是过惯了大手大脚花钱的日子,现在要和徐明远一路清贫的去长安,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受得了。

不过隆兴钱庄遍布大宛各处,他要真受不了,直接找个钱庄便能重新过回大少爷的日子,只是恐怕要不了多久就得被他爹给抓回江南了。

驴车进了梁州城外的一座小镇,徐明远和李牧在路边摊吃了两碗面,然后买了些能放些时日的粗粮饼,直接从梁州城外的驿道离开了,没有进梁州城。

老黄毕竟老了,李牧又健壮,还带了根五六十斤重的铁枪,所以走的并不快。

李牧倒也不嫌弃,一整天的时间差不多都在睡觉,醒的时候就翻翻车上的书,倒也没太多的怨言。

天色渐暗,驴车也是驶入了一座镇子,徐明远问了路,在李牧哀怨的目光中,在一间大客栈和一间小客栈的选择中毫不犹豫的进了小的那间。

当两人就着清水,坐在昏暗的房间里啃着粗粮饼的时候,李牧看着徐明远有些迟疑地说道:“咱们不会一路上都得吃着这样的东西,然后两个大男人挤一个小房间,这样子去长安吧。”

徐明远把最后一口饼咽了下去,喝了两口水,一边拿出笔墨纸砚,一边说道:“我这里剩下的银子已经不多了,不这样子,到不了长安咱们就得喝西北风了。越往北边越冷,到时候要是没钱,露宿街头的话,说不定要被冻死了。”

“可这房间也……”李牧一边嚼着粗粮饼,一边说道。

没等他说完,已经坐在桌边,开始提笔写字的徐明远已是淡淡地说道:“这里离梁州城也不远呢。”

“嗯,这饼味道还不错呢,越嚼越有劲。”李牧低头专心啃饼,像是没有听到徐明远的话。

第二天一早,驴车驶离了小镇,继续向着东北方向不紧不慢的行着。

一路上,李牧说的最多的话是:“这房间也太小了吧,这饭菜是人吃的吗,这饼怎么越来越硬了,这……”

不过不管李牧说什么,徐明远都只会淡淡地提一句:“这附近应该有隆兴钱庄吧。”

然后李牧就偃旗息鼓了,再硬的饼都咽的下去了。

不过除了吃住寒酸了一点,两人之间的情谊倒是提升了不少,不时还会趁着老黄歇息的时候切磋切磋,都有所长进。

十几日后,一座巍峨大城终于出现在了两人的视线之中。

第一百二十四章 长安!长安!

徐明远和李牧两人,昨夜在离长安外的小镇上住了一晚,今日走了大半个时辰,顺着驿道延伸的方向,终于是能够看到那座巍峨耸立的大城的一角。

不过距离还远,只能隐约看到一片阴影,不过还是让两人瞪直了眼,极目想要看的更加清楚一些。

驴车走了不久,徐明远便是下车给老黄喂了些水,不过这几日已经有些日益萎靡的老黄,今日却是显得有些亢奋,舔干净徐明远倒在手里的水,还仰头叫唤了两声。

徐明远笑着抚了抚老黄的脑袋,看着那座雄城的方向轻声道:“老黄啊老黄,师父说你有个地方特想再去一次,莫非就是长安城?”

老黄又是仰头叫唤了两声,像是在回应徐明远的话一般,踏了踏脚,已经开始催促徐明远快些上路了。

徐明远笑着坐到了车辕上,拍了拍李牧的肩膀,示意他坐到里边去,笑着说道:“这就快到长安了,你有没有落脚的地方?”

李牧坐在车厢里,卷了车帘,点了点头道:“我小叔在长安,我去他那里就行了,只要到了他那里,除非我爹亲自来,否则没人能把我抓回去了。”

“那就好,跟我走了一路,可把你这个大少爷瘦了圈了。”徐明远把水囊放到车厢里,看着驿道两旁早已收割的农田,枯黄的野草和散落田里的稻梗,一副悲凉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