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辅国良臣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部分(第1页)

言台设于国子监西南角,铺着平整的青石,中央有一半丈高的石台,五六丈方圆,此时台上百余个蒲团之上已经差不多坐满了人。

台下已是站满了人,放眼看去,少说也有两三千人,好在都是间隔了些距离,所以也不显得十分拥挤。

李牧拿那块玉牌在守着院门的小吏面前一晃,原本已经推脱言台已满的小吏,立马堆着笑容躬身让徐明远三人进去。

待到三人进去之后,又是重新换上了严肃的神情,将那些衣着有些寒酸的读书人拦在了门外。

三人进了言台的院落,数十丈方圆的大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言台上摆了一排太师椅,此时已经坐满,入目的多是穿着紫色袍衫,束金玉带的朝中大员,还有几名穿着青色长衫的老先生。

那排座位后一丈远处摆了几排座位,坐着的也多是公卿大臣,和一些大儒。

徐明远和易跟着李牧往石台挤去,一路上的书生虽有愠怒,不过一看魁梧的李牧,却也没人多说什么。

一路往里去,徐明远也是听到了不少信息,原来台上坐着的皆是觉得自己有胸有沟壑,想要在这辩论之上出言的才俊。

而从众人的口中,徐明远也是多次听到了白墨楼的名字。

从国子监学生口中传出的多是贬斥之言,说他不过是井底之蛙,入了长安侥幸胜了几场,便以为自己了不得了。

至于来长安赶考的普通书生,已是将白墨楼这个能够独挑六大书院,将那些自诩不凡的天之骄子踩在脚下的人,视作心中偶像了,兴奋的讨论着今日白墨楼能否再次获胜。

三人顺利地挤到了石台下,李牧探着脑袋左右看了看,笑道:“看看你那风头正盛的朋友在哪呢。”

感谢书友1602192……、公子卿陌、好书今何在的打赏,谢谢大家的推荐票。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下才俊共聚

天下才俊共聚长安,今日半数入了国子监,都挤到了这言台之下。

台上之人皆是器宇不凡之辈,不论锦衣、寒衣,自有其精气神,一人独坐一蒲团,或正襟危坐,或悠然自得。

若不是对自己极有自信,又哪敢上台造次,若是没有真才实学,上去说不出点针砭时弊的话来,岂不贻笑大方了。

徐明远目光在台上一扫,已是看到了独坐在西北角的白墨楼,一袭白衣胜雪,气定神宁,端坐而不显拘谨,表情冷若青霜,和他们刚好在对角之上。

台下的众人亦是在谈论着台上之人,皆是赫赫有名之辈,譬如长安四大才子之一的宁安志就坐在中央的位置,一身蓝色锦衣,容貌俊秀,嘴角挂笑,大冬天的手中还握着一把玉扇,也不打开,轻轻敲着手掌。

在他身旁坐着个穿着青色国子监院服的国字脸青年,脑袋有些大,身材有些瘦弱,脸上表情有些肃穆,轻声和宁安志说着话,不时看向白墨楼。

听那些人的话,这国字脸青年应该是太学院的学生,名叫百里瑜,是这一届太学院的榜首,白墨楼独挑太学院的时候恰巧不在长安。

至于其他的人,除了国子监六大书院的青年才俊,剩下的基本上是各道各大书院中的佼佼者,皆是名声在外之辈。

当然众人谈论最多的还要数白墨楼,而台上众人也是有不少人不时看向他,已然将他视作最大的对手。

白墨楼独挑六大书院,若是能够在这里胜过他,岂不是让他之前的所有作为变成自己的陪衬。

李牧顺着徐明远的目光看去,落到了白墨楼的身上,笑了笑道:“原来他就是名动长安,惹得不知多少长安闺秀心动的冷面书生。”

易也是垫脚看了一眼,微微点头道:“看起来比其他人倒是顺眼些,就是看着有些傲。”

徐明远笑着点了点头道:“小白自有傲骨。也确有傲的资本,不过待人还是不错的。那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吧,等这辩论结束之后再找他。”

“你不打算上去?”李牧看着徐明远,有些诧异道。

“咱们不是来找人的吗。我为什么也要上去呢?”徐明远摇了摇头,反问道。

“小徐,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啊。”李牧以手抚额,有些无语道:“要是光找白墨楼。我随便打听一下就知道白家在长安的府邸在哪了。这三年一期的辩论可不是天天有的,你可别以为夺了状元就能受到重用了,要是朝中没有大臣赏识,无人举荐,仕途一样艰难。”

李牧顿了顿,指了指台上那排和台下那几排人,压了压声音继续道:“要是在这辩论上崭露头角,被那些人看上了,就算到时候只是得了个同进士的出身,一样能顺风顺水的往上爬。”

徐明远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科举和官场上的事情。也无人提点,自然是不清楚其中门道,经李牧这么一提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是摇了摇头道:“这台上的都是些名声煊赫之人,我一个无名小卒上台去,怕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死吧。”

“怕什么,有我给你撑着呢,谁敢上前吐你唾沫星子,我就敢打到他哭爹喊娘。”李牧伸了伸硕大的拳头。又是指着他们面前的台上仅剩的两个蒲团道:“连白墨楼这样油盐不进的人物都能把你当朋友,而且还有我这么个兄弟,这里谁敢不把你当个人物,你就赶紧上去吧。”

徐明远刚想说话。就在这时,人群分开一条道,一个穿着灰白色长衫的儒雅青年走上前来,看到徐明远等人微微一愣,笑着走上前来,略一拱手道:“李兄、徐兄。没想到今日又见面了。”

徐明远转身一看,来人原来是昨日在城门外遇到的那个长安四大才子之一方亭延,也是拱手笑道:“方兄,今日可也要上台辩论。”他对这方亭延印象不错,虽然是王公子弟,却也没什么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