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辅国良臣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部分(第1页)

徐明远看着白墨楼,笑着摇了摇头,白墨楼果然还是如他猜想的那般讲了。只是这样恐怕比那次在书院之时,他提出的和南诏更会引起争议。

不过白墨楼会这般讲,不顾场中众人的争议,自有其道理。白墨楼不是傻子,徐明远从来都很清楚这一点。

方亭延看着白墨楼,微微张着嘴,显然也是被白墨楼这话吓到了。

“这白墨楼不错,合我胃口,等会你一定给我介绍介绍,喝酒我请。”李牧看着白墨楼眼睛一亮,扭头看着徐明远笑道。

白墨楼以驱逐和灭绝作为解决的办法,和之前的所有人皆不同,相较之下,显得有些冷血和残暴。

文人讲究礼义,以理待人,以德服人,白墨楼此言无疑是触碰了很多人的底线,所以台下已是因此闹翻了天。

就连台上坐着的众书生都坐不住了,和身旁相熟之人交谈起来,神色颇为激动。

白墨楼依旧神色平淡的站着,众人如此喧闹,他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冷笑,根本没有因为众人的言语有丝毫变色。

且不说台上台下闹翻了天,就连坐在台上的祭酒大人,都和身旁一个穿着紫色官袍的中年官员神色凝重地交谈着。

言台下亦媱公主和蓝月婵亦是轻声交谈着。

“亦媱姐,这白墨楼此言岂不是惹了众怒,他就不怕以后在官场之上没有朋友吗?”蓝月婵看着白墨楼,有些不解道。

亦媱公主神色亦是有些凝重,摇了摇头道:“虽然我不知道白墨楼为何要这般做,不过不得不说今日只要他能将之前提出的那几句话讨论明白了,那从今日起,这场中的数千书生又有谁还能排在他之前。他这话是对着此间众人说出,却意不在在座之人。”

蓝月婵眉头微蹙,显然是不太明白亦媱公主的话,担心道:“那岂不是和你之前的打算有了偏差。”

亦媱公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此人出身将门,却才智过人,本就不是能够轻易笼络之人,今日之后,恐怕所谓的四大才子都得成为他的垫脚石了。”

“难不成方大哥都不如他?”蓝月婵不信道。

“方亭延确有智谋,不过比起他来,还差了些果决。”亦媱公主看了一眼坐在徐明远身侧的方亭延,轻声道:“而且,凭着白家世代戍守西南的功劳,军中根系繁茂,又岂会在乎几棵墙头草的依附。”

蓝月婵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祭酒大人终于站起身来,双手虚压,示意众人安静,待到声音渐歇之后,朗声道:“诸生稍安勿躁,白墨楼方才说了两句,且听他将此辩说完。”

众人听此,才是完全安静下来,看向白墨楼的目光,多为讥讽和嘲弄,一副不屑与之为伍的表情。

=感谢maxuouo、岑灬寂、公子卿陌、好书今何在的打赏,感谢莫登34xxx的万赏,谢谢大家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狂生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白墨楼一言惊满座,在祭酒大人出声制止之后,众人方才安静下来。

白墨楼嘴角微微上翘,道不尽的嘲讽,冲着祭酒大人微微拱手一礼,朗声道:“诸夷乱华,自古有之,禁之不绝,亦是同理……”

众人听着白墨楼的话,面色各异,有的愈发愤怒,有的则是若有所思,便是坐着的那些官员,亦是泾渭分明,赞赏和厌恶都差不多表现在了脸上。

白墨楼以诸夷乱华为主,条理清晰地将大宛三百年来,诸夷叛乱,和来犯的记录讲了一遍,大宛在这三百年来又因此有多少百姓和士卒丧生。

这些都是事实,在场的众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战役,但其中一些在史书上有记载的著名的战役却也是有不少人听说过。

如三百年前大宛与吐蕃血战金沙江,双方战死之人超过十万,金沙江为之截流,整条金沙江化作血河。

一百年前河北道,归降的乌罗护部、西室韦部、山北部等部落反叛,勾结北黎南下,一个月之间占领了整个河北道,大肆屠杀汉人,致使河北道汉人十室九空。

三十年前,陇右道叛乱,安西四镇被围三个月,城内饿死者不知几何,若非大宛铁骑连日奔袭,解了安西四镇之围,恐怕现在的陇右道已经是落到了吐蕃的手里。

数百年来,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大宛国势昌盛,对于归附的部族多有优待,迁河北道百姓入关,赐予诸部田地,可谓仁至义尽。

白墨楼讲述着一场场大宛军民用生命捍卫的战争,场下已是没了喧嚣声。众人的脸色和心情皆是有些沉重,隐隐还有些恼怒。

仁至义尽又如何,依附诸蛮若是自觉不如意,还不是一样说反就反。屠杀大宛平民之时。哪里又有半分仁义可言。

“故,我认为,诸夷之寡廉鲜耻,不知畏惧者,当灭则灭。当驱则驱,方为大宛长盛不衰之道。”白墨楼以此结尾,结束了自己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