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地狱绝杀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 第5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部分(第1页)

前线日军从一名战死的苏联军官身上得到一份地图,这份地图到了辻政信手上。他从地图上得到的信息是,苏军在哈拉哈河地区至少部署了三个师,而且背后在修临时铁路,但是他仍然没放弃自己原先的那套理论,也就是“兵站极限论”。

就算是有临时铁路,总不至于修到诺门罕吧,还不是要载重汽车卸货。一个大兵团会战所用的物资,苏联人从哪里能弄到那么多载重汽车呢?

没有足够的物资,苏军三个师攻个三天,也就到顶了,其效果很难超过“八日攻势”。再说了,不是还有“第四次诺门罕战役”吗,就像“处理纲要”中说的,没准这一战就可以摧毁苏军战力,破灭其“野心”,所以根本就不用着急。

辻政信关于苏军“汽车不足”的观点根深蒂固,因为日军自身经验在那里,要知道,日军在诺门罕的运输汽车,全部加起来还不超过700辆。辻政信预计,苏军可能会多一些,不过满打满算,千辆出点头,就不得了了,而这一数量,难以负担大兵团作战的实际所需。

的确,大反攻需要的物资,不是一个小数目。在这么短的时间和这么恶劣的条件下,要将它们从博尔集亚火车站运往诺门罕前线,在他人看来,完全是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如果你只会按照设定的游戏规则玩,将永无出头之日,朱可夫要打破游戏规则,创造新的奇迹。

再按部就班地去博尔集亚卸货,显然已经行不通了,朱可夫投入两个铁路工程兵团和一个筑路工兵营,开始抢铺一条临时铁路,就从博尔集亚一直延伸到蒙古境内。

铺铁路是大动作,难以完全保密,所以参谋本部和关东军都隐隐约约侦测到了,但他们不知道这条铁路的具体进度。

修筑临时铁路本身就是一个工程奇迹,经过58天的日夜施工,在总攻发起之前,铁路已铺设到了乔巴山市,而且早已通车。这条铁路长达324公里,将原先的兵站线缩短了近一半。

到这里,辻政信的思路起码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剩下的一半兵站线,总得用载重汽车运吧,所以辻政信说朱可夫一定“汽车不足”。

朱可夫的确不足,他也为此伤透了脑筋,可问题在于,辻政信所认为的不足,与朱可夫的不足,完全是两码事。

在朱可夫开出的清单中,仅炮弹就需要一万八千吨,航空炸弹六千五百吨,加上食品燃料等其他物资,总计六万吨。朱可夫计算了一下,运输这些物资,需要三千五百辆载重汽车、一千四百辆油罐车。

8月14日前,朱可夫想尽办法,弄到了一千七百多辆载重汽车和九百多辆油罐车。

这可不是千辆出点头的问题,如果辻政信知道的话,准得仰面摔个大跟斗。

让朱可夫愁容满面的,正是与辻政信概念完全不同的“汽车不足”。为了调集足够车辆,朱可夫忙到了席不暇暖的程度,特别是在大反攻进入倒计时的那段日子里,他的身体疲劳到了极点,双眼布满血丝,嗓音嘶哑,特别想打瞌睡,为此桌子上总是放着几杯浓浓的酽茶,借此提神醒脑。

1939年8月14日以后,国内又陆续拨来一千多辆载重汽车和三百多辆油罐车,还少几百辆车,不过缺口已经越来越小。

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

苏军是怕未来的补给不够用,日军却是早就不够了。

按照关东军后勤部门的战后分析,当时日军起码缺少3000辆运输卡车。荻洲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向前线补充了1500吨物资,连苏军的一个零头都不及,这使前线日军提前陷入了饥寒交迫、青黄不接的窘境。

荻洲解决问题的办法倒也实在,不能做加法,就做减法。他下令尽可能节约第一线兵力,从第23师团抽出部队去后方修筑过冬工事。

1939年8月17日,松本的卫生队奉命随抽出部队转移,他们来到了一处“森林地带”。

说是森林,其实不过比别的地方多一些灌木和小松树。在这里,松本碰上了秦医长带领的另一拨人,两边都有三十来个卫生兵,人多力量大,短时间便在林子里建起了临时医务所。

建了医务所还得建用于休息的战壕,秦医长和松本虽是上下级关系,但彼此相处融洽,于是决定给两人挖一个双人战壕。

在挖什么样的战壕时,双方有了争论。秦医长主张在断崖下挖猫耳洞,松本则竭力反对。

猫耳洞内比室外温度低,蹲在里面要相对凉爽一些,但是松本认为不安全,有塌方危险。

自从那次差点被活埋后,松本对掩体塌方特别敏感,他觉得还是找一个平坦地方挖“章鱼罐”比较好,就算塌了,还可以靠“土遁秘法”自救。

秦医长大大咧咧,说断崖上面还生着灌木,怎么会说塌就塌呢,你就别大惊小怪了。

松本争不过秦医长,只好迁就了对方。

晚上秦医长呼呼大睡,松本哪里睡得着,他时刻都担心猫耳洞会塌下来,只有抬头盯着顶上的土壁,迷迷瞪瞪,一晚上没能合眼。

还好,这是个平安夜。

第二天,秦医长接到命令,步兵晚上要对苏军发动夜袭,需要卫生队跟从。秦医长便用商量的口气,问松本能否带队前往。松本人老实,又觉得秦医长待自己不错,就爽快地答应了。

这天夜晚确实很适合发动夜袭,天上既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四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只是夜袭的阵容让松本有啼笑皆非之感。

那是一支步兵小部队,人员尚不足一个中队,就这么一丁点人,能干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