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抗日玫瑰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6部分(第1页)

这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在历史上这些地区一直孤悬海外,或者脱离中央的控制,总是把自己看做一个独立的地方。是实力不行才称臣的。一旦有了外援,有了实力,当不再害怕宗主国的时候,就开始闹独立。

这些问题的关键蓝玫瑰弄清楚了,所以她不会给这些地区任何机会,当昭平公王提出复国的时候,蓝玫瑰断然拒绝,并同时警告他们,即使复国成功,大宋也会灭掉大理国,让他们不要存在幻想。云南以一个行省的地方政权并入中华帝国版图。在吐蕃一样,根本就不会给他们自治的权利。吐蕃被蓝玫瑰指使朱盼云,利用推翻奴隶制度的机会,把藏传佛教彻底打垮。用真武教代替了佛教的思想。让吐蕃的佛教统治一去不复返。彻底消灭吐蕃的王朝余党。把吐蕃变成了东藏和西藏两个省。成立省政府,直接归中央内阁管理。各地区实行市县镇村制度。

在对待少数民族方面,蓝玫瑰没有强调民族之分,在中华帝国治下,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没有少数和多数之分,也不会给他们任何优惠政策。把所有人放到一个地平线上。唯一强化的是文化教育,汉字和汉语为官方语言。

并没有限制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但是工厂,政府,商业这些国家可控汉字的地方,全是汉语和汉字。少数民族为了生存,为了能生活的好,他们自愿地去学习汉语和汉字,一个拥有几千万人,上亿人口的民族。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化一个人口不过几百万的民族太容易了。

现在就连朝鲜这个地方,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朝鲜南部已经是汉语系和汉字通行的国家。蓝玫瑰不惜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宁可在军费开资上削减。推迟进攻蒙古的时间,也要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在朝鲜、南诏、印度。以及现在朱瑶控制的中东地区,建立大量的学校。

给在各地方投资的商家,企业主限制了高额税率,要是雇佣不会汉语的人,不懂汉字的人,增收高额税率。同时规定,使用不会汉语的人工作,征收高达一倍的税款。为了配和这一政策,在各地开办汉语免费培训学校,由当地政府出资。

为了生活得好,能挣到高工资,享受中华帝国的公民权利。这些边远山区的人,都在努力的学习汉语和汉字,文化推行在迅速的前进。这也就是在很多地方蒙古人出任官员的原因,因为他们懂汉语,会汉文。只要真心拥护中华帝国,什么职务都不会把他们拒之门外。

这也就是铁穆耳发现危险的地方,他提出了全部退出中原之地,回到蒙古高原,巩固他自己领土的原因,铁穆耳确实有政治远见,也很有才能,可是他倒霉的是碰到了蓝玫瑰,这个带有后世思想的人,不会相信铁穆耳这一套。

看到外交部转来的蒙古条件,蓝玫瑰通知郭怀正前来。交代他一个原则,就是拖。把蒙古谈判使节拖在长安。既不能让他们感到失望,也不要答应任何问题。

郭怀正也不是在外交部这个位置上干一天了,立即明自了蓝玫瑰的意思,交代手下人,和蒙古的谈判可以开始。

当阿达姆和王汉建坐到谈判桌前的时候,感到还很高兴,认为蓝玫瑰能同意开启和谈,那就是基本条款能通过,大不了在细节上再让让步。监国已经交代,只要达到这个目的,一般的条件都能接受。条件一个是蒙古保留军队。第二个条件就是中华军停止现在的军事行动。

双方的谈判开始了,在半个月之内只进行了三轮谈判。可是三次谈判进展都不大。双方争论的都是小事,这让阿达姆十分恼火,最后只好答应。他想尽快的达到让中华军停止军事行动。

可是事情就是不如他的意愿,谈判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对于这样的谈判,一开始内阁还十分关注,可是后来内阁成员已经失去了兴趣,根本就不管不问,全权交给了郭怀正的外交部。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蓝玫瑰根本就没有谈判的诚意,双方就在扯皮而已。

内阁自己一屁股事情,哪有时间管这些。人员紧缺,财政紧张,各地都伸手要钱,要人,钱还好说,好在有顾本初的中央银行。还有中华帝国银行。各地分行建立的同时,中华纸币开始流通。金银开始退出币场,大量的黄金储备进入金库。

渐渐的顾本初发现,金本位制度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黄金和白银的大量涌人,导致纸币发行过快,已经影响到币值的问题。因此很多地方还出现黄金交易币场,不断地剌激黄金价格下滑,影响货币的稳定。渐渐的很多人发现,黄金价格影响着货币的稳定。

蓝玫瑰也遇到了难题,她不是金融学家,并不知道用什么来解决。想到的办法就是加大发行,扩大殖民地的数量,增加货币的发行量,向海外输出。使用信用货币。跟美国的政策一样,让全世界都拥有美元,只要印钱就行。可是美国的债务危机怎么解决的,蓝玫瑰还没有见到就穿越了。她也怕最后陷入到美国的境地。

但是目前没有别的办法。蓝玫瑰只能用这种办法,保证货币的稳定,希望后来的人,能想到一个办法渡过将来的债务危机。

要是这样干,那就是货币完全和黄金脱离关系。金本位制度没有向金块本位制度过渡,而是直接进入信用货币制度。蓝玫瑰有能力控制通货膨胀吗?会不会出现经济危机?现在各国都是金本位制度下的金币本位制度,中华帝国的纸币在国内成为等量黄金,可是在其他国家未必能达到等量黄金,现在周边国家的黄金大量进入中华帝国,海外贸易的加强,黄金在大量的流通。他国交易和异地交易,纸币还没有代替黄金。

这些问题困扰这蓝玫瑰,她也不知道怎么解决为好。只好给顾本初下令,取消白银的收购,规定白银彻底脱离货币体系,完全用黄金代替白银的价值。保证金本位制度。

可是这样实行最大的危害就是在全国百姓和商家的手中存有大量的白银。这样宣布导致的可能是天下大乱。那些储备白银的怎么办。蓝玫瑰不是金融学家,她不知道这样干对不对,只能开始全面收购黄金,加大黄金储备量,宣布对除了中华帝国版图直接控制的行政区以外,白银将不再是流通的货币。任何海外商贸必须是中华币和黄金结算。本国内在一个月之内,手中存有白银的,立即在中华帝国银行兑换成中华币和黄金。否则过期就不会再使用了。

这是以圣旨的形势向全国发出的诏命。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中国乃至世界一直是金银共同流通的。黄金价格在瞬间飙升。白银价格迅速下滑,原来的每十两白银兑换一两黄金在半个月之内,下滑到五十两白银兑换一两黄金。各地的政局开始不稳,蓝玫瑰也没办法,她不得不用这种强制手段让白银不再流通。

很多聪明的开始用白银兑换大量的中华币,这是对蓝玫瑰有信心的人,对蓝玫瑰政权没有信心的人,开始大量的存放黄金。

蓝玫瑰只好下令,各地警备军进入战备状态。在外的几个野战军也停止军事行动,以便应付国内可能出现的动乱。金融货币引起的动荡,让忽必烈喘了一口气。

谈判的阿达姆不知道蓝玫瑰停止军事行动的真正原因,还以为谈判取得了进展呢,信心十足的继续谈判。战争场面出现了诡异的暂停现象。

一个月之后,在边缘的地区,终于出现武装暴乱现象,那些存有大量白银,无法兑换的财主,联合起来,举兵造反,同时得到了各方面的响应。各地的警备军开始弹压,内阁成员全都齐聚在御书房,一个个面色焦急,他们不知道蓝玫瑰为什么要这样干,本来九年的执政时间,蓝玫瑰直在努力,天下平稳,这回为什么?

蓝玫瑰只好一点点的解释,这些内阁成员一个个听得云山雾罩,根本也没明白为什么。可是他们只是听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为了长治久安。对蓝玫瑰过度的迷信,让内阁成员不再过问,只是全力的稳定各地方局面。

蓝玫瑰知道这样没有造成天下大乱,还是和皇权有关。这是一个警钟,要是像一开始自己决定的那样,使用信用货币,取消金本位制度,恐怕就会出现自己的努力化为泡影的可能。

黄金的数量毕竟不像白银那么多,不断的扩大殖民地范围,保证纸币的替代作用,暂时还无法代替黄金。只能把金融改革先放下。

时间就在这样的忙碌中度过,蓝玫瑰采取了双重手断,国家尽量收购黄金,发行纸币。再用黄金收购白银,毕竟中华帝国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各地政府也是强有力的领导,又是非常忠心的人,真武教在这次动荡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各地的信使在宣传这是真武神的指示,白银已经成为罪孽,影响了百姓的生活提高。

盲从性让百姓们相信这是为他们好。因为普通百姓手里毕竟没有大量的银子。他们对这种变化没什么感觉。觉得黄金白银对他们样没有什么,中华币也可以买东西,也能生活,这就够了。

蓝玫瑰终于用强硬的军事手段达到了白银退出流通领域。黄金作为本位金还在流通之中,中华币代替了原来的铜钱。由于面值加大,少量的情况下,基本不用动用黄金,只是在对外贸易上还是以黄金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