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部分(第1页)

间,这有关禁烟的争议,遍及了整个上海,现在这事儿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

“挑有用的念来听听。”

一听是湖北的事,李鸿章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盛宣怀挑出一张《上海新报》,念道。

“……假名以“禁烟”,实则却为专卖,由官府专卖**,开此恒古未有之事,实是为敛财而开此荒诞不堪之行……’”

李鸿章摆了摆手,盛宣怀又挑出一张报纸,读道。

“湖北为行禁烟,行以专卖,固然有损于体面,然却开禁烟之先河,阻烟毒泛滥之趋势……”

“嗯,这倒是说句实话。”

当年亦曾主张驰禁的李鸿章,听到后淡淡地吐出一句话。

盛宣怀又拿起一份《申报》:

“《论湖北禁烟进止大略》:烟毒者,实祸国殃民也,自咸同年间广为驰禁,地方督抚为药捐而无不鼓励栽种,由此酿数省奇荒,今日湖北于三镇试行禁烟,虽为专买专卖,然后若操办人员得当,亦可控制烟毒不至肆意泛滥,若委人不当,亦可能至官府专为烟土之利,而无意禁烟……”

“这篇文章还有那么点意思。”

李鸿章缓缓睁开双眼。

盛宣怀听李鸿章这么一说,便把报纸递了过去,李鸿章接过报纸,眯着眼睛一边看,一边缓缓地说:

“办事关键在于人,自从张南皮的折子上了朝,三镇一月专卖烟土所得过近五十万,扣以成本、局支后,解交藩库98674两,这一个折子倒是让现在外面动静闹的大,地方督抚的动心也不少,认为如此可不加捐而充国库,当然,也有些人反对,认为官府专卖洋土药,有损官声。现在两边是针锋相对,面对面顶上了,朝廷也是举棋不定,没个主意,只待看湖北实施如何了。可两边都没说到点子上,还是这篇文章说到了点子上……”

手点着报纸,李鸿章接着说道。

“关键在于人,若是换做他人,又岂能有两成烟利交于藩库?”

盛宣怀连忙说道:

“中堂的意思是张南皮用对了人。”

李鸿章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微微晃了晃手中的报纸。

“这用人之说,还真颇有些独到之处,换成旁人是能上交一成便是不错了……”

盛宣怀注视着李鸿章,静静地待着下文。李鸿章放下报纸,起身走到自己的书案前,拿起自己的水烟袋吸了一口说。

“这报纸上论调有三:一是主持者真心禁烟,而不为烟利;二是用人得当,无自肥之虑;三是烟局之制仿之海关,固行之有效,无贪腐之忧……”

李鸿章缓缓坐下。

“他张南皮之所以行此事,为的岂是禁烟,若他真心禁烟,又岂需行以专卖,仿以当年山西之事便可了,不过,那唐子然看来却是为了禁烟!”

李鸿章又吸了一口烟,重重地吐了出去:

“烟局之制俱仿海关制,唐子然若是为了自肥,仿之衙门之制,禁烟虽无所成,但自肥无虑,且亦可济款督府,现在湖北一省洋土药捐不过五十万两,若其每年上解一两百万两,张南皮又岂会有话说?现在,他这禁烟局不过刚刚筹办,借他人之手,行以三镇月得银便可达近十万两,再无需上求督府,这唐子然啊,委实是个人才!”

想到办了这么些年洋务,便是如电报局、纺织局、招商船局每年上解多少款子?李鸿章不禁羡慕着张南皮的好运来,初办洋务之时,不单得了一位真正的人才,且还是位运财童子。

中堂大人的话语落在盛宣怀的耳中,顿时让他一阵不快,略微思忖了一下:

“中堂大人所言极是,唐子然若将禁烟一事推之湖北全省,恐一年所得至少会有三四百万两之多,有此财力为凭,张南皮岂不是想办工厂,便建工厂?恐不出数年,诸如铁厂、枪炮厂之类工厂,便尽显于湖北。”

李鸿章点点头,轻叹道:

“若是张香涛自己办,倒不足为虑,只怕……”

只怕到时候让唐子然主持此事啊!握着水烟袋,李鸿章不禁陷入思索之中。

盛宣怀似乎听懂了李鸿章的弦外之音,但沉默着没有作声。

沉思良久之后,先是摇摇头,李鸿章长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