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部分(第1页)

在叹息之余,却又想到另一件事——三天前,那位叫商德全大人,来了水师营,在水师营外设了募兵点,这募兵的告示,不单贴满了全城,就连同乡里也贴满了。

那是驻朝大臣募勇充卫的告示,所召的人倒也不多,不过三百余人,不过与过去官府募勇那样,坐办到某个村,在一帮为肚皮发愁的壮丁里挑出一拨就算交差。按照那位商坐办在告示中所说“此番驻朝大臣募勇充卫,关乎天朝上国之体面”,故对丁勇要求极为严格。所募兵丁,须有确定籍贯,且家世清白、有地保作保,甚至还要求丁勇必须会写自已的名字,粗通文字。

非但如此,应募兵丁还要测试体力、耐力,总之瞧着极为新鲜,一般书生体力自不能过,而寻常闲汉,却又是目不识丁,虽说开出了三两五钱的高饷,可这三日间,合格的却不过只有两百余人,那位坐办倒是不急,只是和着水师营的教习,教授他们洋操,全是一副宁缺勿滥的模样。

“三两五钱……多出五钱银子的月饷,倒也可以一试……”

心里这般思索的功夫,他听着那边开门时的吱吱声,娘起床了。

在娘起床后,他也跟着起来了,把床上的帐子推到一边,这是个朦胧的、天色微红的黎明,风吹动着窗户上一片未撕下的窗纸,透过窗户的方孔,露出一片发亮的天空。

在来到院子的时候,他听着娘在厨房里发出的一声叹。

“这缸又见底了!”

缸里头的高梁米又见底了,家里又没粮食了,听着娘的话,他这才想起来,从营中回来的时候,忘记买粮了,于是连忙说道。

“娘,明日营里就开饷了,今个要不,我到外头买点果子啥的!”

“孚儿,不能废那个钱!那饷钱,还要攒下来供你哥两读书!”

娘的话让他的脸色顿时一黯,读书是爹的遗愿,可这家境。

“娘,这几日,有人来咱们这募兵,募的是驻朝大臣的亲卫,我打听过,像我这样的学兵,若是改投的话,至少能当个棚目……”

一家人坐着吃饭的时候,他看着娘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啥是棚目,那棚目不还是个兵丁!”

“棚目有月饷有四两,而且没有官长克扣,若这样的话,再攒上两年,没准能剩下三四十两银子,到时候,自然可以投先生,考取功夫了!”

他这般一说,原本端着饭碗喝着稀粥的妇人,看了眼儿子。

“那你可得想好了,别耽误了自己的前程!你爹咽气的时候,还想着他日你中功名那!”

功名,功名有那般好取吗?自己都休学这么些年了……

心里这般想着,他的脚步走的飞快,很快便出了县城,近晌午的时候,终于回到了水师营,在这水师营的门外,依然有人排着队应着募。

虽说那驻朝总理大人招卫队的标准比挑女婿还难些,可一个月三两五钱的饷银,仍让人趋之若鹜般的意欲投效,不过往日为了能当上兵差,大家甚至不惜请客送礼不同,这一次虽说那待遇较之以往招防军更为丰厚,可无论是地保也罢、官府也好,鲜少有人塞银子找门路,原因再简单不过,但凡是应募的壮丁,先要写字识字,然后还要领上号牌,按着点兵的规矩加以筛选,通过者方才能够入营,全不似过去那般,只要名字上了薄便能吃上兵粮。

因为身在水师营的关系,他自然不用排队,只是于营中报了个名,便领着了号牌。

“2156!”

瞧着号牌上的数字,他并不陌生,在水师营中,他学过这种西洋数字,不过三天的功夫,便有两千多人前来投军,可能进营的不过十一,就像这会,一两百号人里头,能入营的至多不超过二三十人。

挤在人群中,他瞧着身边的人,大都是一副身强力壮者的模样,鲜有身体单薄者,可瞧着还是有一个人吸引了他的注意——与其它人大都穿着短打不同,那人身上穿着件淡灰长袍,罩在单薄的身体上,只把那身形显得更加瘦弱了,以至于他甚至觉得若是一阵风刮来没准便能把这人给刮走了,这似乎也注意到了他。

“这位兄弟,瞧着你是营里出来的,这,这一切是咋个点校法!”

虽说刻意的套着近乎,可祖伯颜挤出的笑,瞧在他眼里却像是冷笑似的。

“先跑上十里地再说!”

他说着又细细打量这人,这人能跑十里地嘛?

“十里?哦,不多,在下姓祖,名伯颜,字竹生,未请教……”

“还竹生那,干脆叫竹竿得了,瞧你那瘦的,跟小鸡子似的!”

祖伯颜的话未说完,旁边便响起一阵笑声,虽说被人嘲笑着,可他却像是没事似的,瞧着面前这位身上水师营号衣的后生。

“在下姓吴,名佩孚,字子玉。”

吴佩孚连忙连礼并自我介绍一番,同时又不无好奇的问道。

“听竹生兄的口音,似不是本地人?不知竹生兄家居何地?”

“在下陕西长安县人氏,这不四年前初来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