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4部分(第1页)

娶一个媳妇来了八个暖床的媵妾,这种事情是幸福吗?

嗯,光明正大的纳“**”以至“八奶”对男人来说确实是幸福,可在幸福的另一面怕还有男人不可承受的辛苦吧。

“子然。八名侍妾,果然好艳福!”

李经述言语中似带着些羡慕,又带着些调笑之意,也难怪,虽说在大清国也有陪嫁丫环的习俗,可那丫环却不是帮姑爷暖床的,而是夫人的“贴已人”,非夫人同意是不能暖床的,可在朝鲜这陪嫁的媵妾,其作用就是姑爷暖床。

在朝鲜世族嫡女出嫁时会从本家妾生女中点选二至八人作为嫡家女的陪嫁。一来免得因妾生女不能嫁入良家导致家声坠落,二来其又是嫡家女于夫家的亲信可为固宠。

这样的规矩李经述等人来说。自然是羡慕的份,要知道,虽说这是古礼,可却又是不可想象之事。

“好了,仲彭兄,若是兄愿意小弟自作主张,为您于朝鲜再择侍妾数人,不知仲彭兄意下如何?”

果然,唐浩然这话一出,李经述连忙起身深鞠道。

“子然切莫害为兄,为兄尚未名列皇榜,以家规自不能娶妾,否……子然,哎,你啊,又开愚兄的玩笑!”

意识到唐浩然是在开自己玩笑,李经述连连摇头,同时又转移话题道。

“子然,此次愚兄前来,除去代家父送上一份薄礼,另外家父还有口信相传。”

作为驻朝鲜巡察他这个巡察无疑是不称职的,至多也就是同朝鲜人谈论诗书文章罢了,至于巡察之事却是未曾办过,若非唐浩然的婚事,只怕他还同朝鲜士从交流着诗书文章。

“哦,不知中堂大人有何叮嘱!”

唐浩然连忙向前微探身体作恭听状,对于李鸿章送的来是薄是厚,他倒是不怎么在乎,倒是那些朝鲜人的礼,却让他有些后悔,为什么现在才结婚,同时亦不得不感叹朝鲜两班世族的家业,他们送来礼金可已经超过百万元了。

若是当初刚到朝鲜时便娶上几房妻妾,又岂会苦于资金不足,难怪袁世凯先后在朝鲜纳了几房小妾,对于为官者来说娶妻纳妾当真是赚钱的。

“家父口信称此事子然你有些欠妥,沈家虽为国朝之人可却是前朝遗民,恐将来为有心人利用,到时只怕……”

李经述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唐浩然的脸色变化,在他看来唐浩然这一桩婚事,也确实有欠考虑,当初不知多少人意图为其说亲,有那一家不是当朝重臣之亲侄,可最后谁曾想他唐浩然却娶了一个于国朝官场无根无萍,甚至还能引得后患的前朝遗民之女。

“哦,请仲彭兄转告中堂大人,子然铭记中堂大人关切之心……”

面上挤出些笑容,唐浩然倒是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谈下去,不是他不想谈,而是不能谈,之所以选择沈静娴,或许是对其爱慕之心使然,但在另一方面,却又有政治层面的考虑。

就像是小学国文教材的汉字注音一般,同样也是基于政治考虑选择了在百年前即为北京官府取代的南京官话。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唐浩然比谁都清楚“政治正确”的意义。但这些自然不便同李经述解释,甚至不能同其它人解释。

“不过家父明白,子然你自幼于西洋长大,势必受西洋之风影响,到时,如若有言官弹劾,家父自会于朝中护之一二!”

先是适当的点拨,然后又是适当的施以情份,这是典型的为官者的作法,对此唐浩然自然是感激一番。两人谈了半个多小时后,李经述起身告辞时,唐浩然自然客气的挽留一番,在其再次婉拒后,随后才亲自将其送至南别宫外。

“大人,”

待李经述的马车走远后,大人不过是刚一转身,李幕臣便从一旁的角落中走了出来。

“那边的时间定下了,三天后!”

三天后!

尽管李幕臣并没有解释,但唐浩然却知道他说的三日后是什么意思,是谭嗣同等人发动起义的日子。虽是早已知晓起义就在最近几日,可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唐浩然整个人还是不由一愣,自己的婚事亦是三日之后。

难道说三天后当真是个宜嫁娶,宜办大事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