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乱世储存什么资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部分(第1页)

春留驻“有力部队”。

但日方的铁路要求和调兵举动,激起了吉林学生示威运动。张学良和张作相以此为由,放缓了与日方的谈判。

当月30日,日方被迫将驻奉日军第27旅、第15联队、独立守备司令部、第14师团一部分别撤回原防柳树屯、旅顺、公主岭、辽阳。

10月上旬,山本向奉天方面要求修筑延(吉)敦(化)段,最后完成吉(林)会(宁)路并与吉长路联运,张学良为整理奉票和开发蒙边,以向日方贷款5000万元为条件,表示同意,但随即遭到延边、吉林和东三省各界的强烈反对。

10月19日,林久还向张学良提出,以撤废东三省治外法权为条件,给予日方“土地商租权”,遭拒绝。

日本自当年5月出兵济南以来,由于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经济损失惨重。其中,仅仅六七月份的贸易损失就高达1700万日元。撤军谈判中,南京方面与日本总领事矢田达成协议,以日军从青岛撤兵为前提,解决满蒙悬案。但是,日本陆军方面坚持强调山东驻军的必要性,拒不让步。

1928年11月10日,日本将举行新天皇裕仁的即位大典。日本各方都希望在此之前解决济南撤兵、满蒙悬案和关税等重大问题作为献礼。

10月底,田中派遣亚洲局长油田携带致蒋介石的亲笔信赴南京,以撤销治外法权与土地所有权和内地杂居为交换条件,进行交涉。南京政府仍坚持济南撤兵的前提原则。

11月初,眼看东北易帜的三个月期限将到,山本条太郎再次到奉天交涉。由于各界民众的强烈反对和满蒙五路等涉外问题已经交由南京中央政府负责,交涉毫无进展。

裕仁天皇即位当天,南京日本领事馆向国民政府和民国要人发出了约200份请帖,实际出席者仅警察署长等下级官员十二三人。但同日在领事馆附近金陵大学和南京市立教育会馆举行的济南五三惨案半周年纪念追悼会上,却是党政要员济济一堂,形成鲜明对比。

1928年12月29日早晨7时,奉天城内外乃至全东三省的官厅,一起将青天白日旗悬挂出来。张学良等联名通电全国:“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易帜典礼在奉天省府礼堂举行。张学良在典礼上发表讲演时强调,易帜的目的,在于效法日本“大政奉还”先例,谋国家富强统一。这就是著名的“东北易帜”。

第二天,国民政府宣布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总司令,张作相、万福麟为副司令。翟文选、张作相、常荫槐、汤玉麟分别为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热河省主席。

日本田中首相对张学良在易帜之前没有预先告知日方深感懊恼,于30日命林久治郎向张学良表示“帝国政府颇感意外”,并警告说,今后万一无视与帝国之条约协定,或阻碍与东三省进行中的交涉,以及因东三省治安混乱影响日本权益时,帝国政府将断然采取必要措施。

林久治郎向田中建议说,此时阻止南北和谈已非善策,建议改为询问张学良是否有意确实保护日方权益,如果是,则进一步严正提出实施吉会、长大铁路工程协约的要求。

【从以上情形估计,日方与张学良或奉天省高层之间在东北易帜问题上可能有一个秘密协定:只要在1928年11月10日日本新天皇裕仁的即位大典之前不施行易帜,日方就不武力干涉易帜,双方都尽力遵守了这个承诺。不过,日方没动武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准备不足。】

1929年1月4日,山本条太郎派町野武马去会见张学良,为铁路交涉作最后的努力。张学良表示满蒙铁路的问题已经移交南京交通部处理,只能与交通部交涉。而这恰恰是日本方面最不愿意出现的结果。

町野为在奉天失去了交涉对手发愁,想到了以往曾与张作霖、张学良一起参加过与日方交涉的杨宇霆。此时,杨被任命为东三省兵工厂督办。由于当时东北将大面积裁军,他这个职务不是肥差,他正在为未能在东北易帜后获得东三省要职而对张学良和南京政府不满。町野的利诱,打动了杨宇霆。

10日下午,杨宇霆和黑龙江省主席常荫槐两人一起去找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拟任常为督办。谁也没料到,当晚,张学良将此二人枪杀于大帅府老虎厅内。

张学良连夜向南京报告了处死杨、常的原因和经过,列举了杨、常勾结日本的罪状,并向社会公布。奉天百姓闻讯拍手称快,并称此事为“杨常而去”。

当天,东北政务委员会电派万福麟暂兼黑龙江省省长职务。2月9日,南京政府正式任命万为省府主席。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臧式毅接任东三省兵工厂督办。至此,东北易帜告一段落。

另外,在1929年3月28日,日方决定将第3师团于5月20日全部撤离青岛。因为:

济南事件是投入两个师团兵力历时一年既困难又不愉快的事件。其结果激起中国的排日及排斥日货运动,大大影响日本对华输出,其后又发展到炸死张作霖事件,不仅与国民政府关系恶化,满洲的局势已日趋严重。

于是,日本为刺杀张作霖以夺取东三省,和为破坏南北议和而阻止东北易帜,以及谋取满蒙新五路和土地商租权等的计划,均告失败。难怪日本作者在《评传田中义一》中强调:

田中内阁强行阻止南北妥协亦告失败,年末东北易帜,不仅对满洲政策遭受挫折,甚至关税交涉也完全陷于孤立。而且,不仅济南事件,即较之英美处于有利地位的南京事件,也不能解决。

挥舞战刀已丧失威力,日本的威信正在衰退。田中外交濒临末日。

在皇姑屯事件之后刚好一年的1929年6月3日,日本不得不宣布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当年7月2日,田中内阁也被滨口雄幸内阁所替代。【黄: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对中国的又一次挑衅行为,它不仅充分地暴露了日本侵华野心的迫不及待,也使张学良彻底看清了日本人的不良居心和险恶用心,从而决心易帜,加快了中国的统一步伐。这也是张对中国历史的一大贡献。善搞阴谋鬼计的日本当局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第二章  “九一八”·安内攘外·伪“满洲国”(1)

——日军悍然入侵东三省并扶植傀儡政权

悍然入侵

——中原大战·中东路事件·“剿共”·“九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