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西晋“八王之乱”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部分(第1页)

诸臣诛杀吕氏是一个政变的模范标本,表明要发动一次成功的政变,必须要具备两个前提:首先要有兵权,有了兵权才有发言权;其次是要具备政治合法性,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控制皇帝。

有贾皇后在,皇帝那边是不用担心的,关键是要掌握禁军。惠帝于是下诏收回兵权,任命从叔祖下邳王司马晃接替张劭领中护军。

杨骏曾经规定,皇帝下诏书必须要经太后过目才能颁布生效。但他忽略了一件事:只要是皇帝的旨意,都是圣旨,只要盖上皇帝玺印的青纸诏,都是诏书,即使不给太后过目,这诏书也照样能够生效。

惠帝的这道诏书肯定没有经过太后过目。若换了老奸巨猾的政坛老手,必定找借口不奉诏,甚至可能先下手为强反戈一击,但张劭初出茅庐,竟然没有任何抵抗,乖乖把兵权交了出来,这让原本忐忑不安的楚王等人欣喜若狂。

夺回中护军,就等于斩断杨骏的左右手。箭已上弦不得不发了,惠帝快刀斩乱麻,连着下诏书,任命弟弟楚王司马玮为卫将军、北军中候;任命从叔东安公司马繇为右卫将军;任命从叔高密王世子司马越为左卫将军;任命弟弟长沙王司马乂为步兵校尉。

这一系列任命都发生在永平元年(公元291年)三月辛卯,当天深夜,贾皇后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派出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向惠帝告发太傅杨骏图谋造反。惠帝当即龙颜大怒,诏令宫城内外戒严,命令刘颂为三公尚书、屯兵殿内;北军中候楚王司马玮屯兵宫城外的大司马门下;左卫将军司马越护卫东宫;右卫将军东安公司马繇率领殿中虎贲四百人屯驻云龙门。

同时惠帝下诏废黜杨骏一切官职,以临晋侯身份就第,若杨骏抗诏不从,则责令东安公率兵讨伐。

参与政变的清一色都姓司马,刘颂虽然姓刘,但他是淮南国的相国,二月份随着淮南王一起来到洛阳,是淮南王的代表。宗室积攒了多年的怨气一朝爆发,杨骏休矣。

作为杨骏安插在宫里的眼线,侍中段广知道大事不妙,但是当时宫门已闭、内外戒严,逃已无路可逃。这位表舅只能作一些微弱而无谓的抵抗,他对皇帝说:“杨骏孤公无子,岂有反理,愿陛下审之!”

惠帝不做声,只木讷地盯着他看。

段广还想再说什么,贾皇后一挥手,有虎贲冲上来,把他拖了出去。

三月辛卯政变示意图

皇宫里面正厉兵秣马,外边杨骏也已经得到了消息。杨骏住在武库南,处于西宫与东宫之间,与西宫隔着云龙门,与东宫隔着万春门。这是当年曹爽的故居,杨骏即将面临与曹爽同样的命运。

杨骏赶紧招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可是赶来与杨骏共患难的人并不多,司徒王浑、司空石鉴等元老重臣就没有来,来的只是杨骏的心腹,还有少数几个忧愁国事的臣子。

杨骏很不解,他扪心自问并没有篡位的野心,天下人都知道杨文长女儿生了一大把,一个儿子都没有,说他篡位,那百年之后传位给谁呢?杨骏执政那是先帝托付的,他自觉也没有得罪谁啊,怎么就搞得天怒人怨了呢?

难道真如杨珧所说的“一门两后,未尝以全”,荣华过盛物极必反?杨骏想起几年前胡嫔妃的父亲,镇军大将军胡奋对他说的一番话:“卿恃女更益豪邪?历观前代,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但早晚事耳。观卿举措,适所以速祸。”(你是倚仗着女儿才更加嚣张的吧?历观前代,与皇家结婚的家族,最终没有不灭门的,这只是时间问题,我看你这个嚣张模样,正好加速灾祸的降临。)

杨骏当时就很奇怪,他反问胡奋:“卿女不在天家乎?”(你女儿不是也嫁在皇家么?)

胡奋那老家伙哈哈一笑,说:“我女与卿女作婢耳,何能损益!”(我女儿是给你女儿做婢女的,身份低微,能有什么损失?)

胡奋在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寿终正寝,朝廷追赠车骑将军,谥号为“壮”。今天他杨骏想像胡奋一样得以善终,其可得乎?杨骏一筹莫展,连连叹气。

霭霭夜色中,从皇宫深处开出的禁军队伍悄然上路。生死关头,杨骏的府邸内却是一片慌乱,杨骏与群臣面面相觑,彼此看出大难临头的神色。

这时,太傅主簿朱振向杨骏献计:“深宫出现变乱,其目的可想而知,一定是那些阉人唆使贾皇后,要对大人您不利。请大人焚烧云龙门以示威慑,追索肇事元凶,同时打开万春门,引东宫太子卫率与外营禁军入宫,大人亲自拥翼太子去捉拿奸人。到时候,惊惶失措的殿内禁军必定弃暗投明,主动送斩肇事者,以求免祸。”

朱振是个人才,他轻描淡写,说这场变故只是贾皇后与几个被阉掉卵子的黄门想对杨骏不利,绝口不提宗室。这是朱振在安抚人心,也是给杨骏台阶下,否则这天下是姓司马的,现在司马家儿要你性命,如果你果真忠君爱国,岂不应该引首就戮?

朱振的计策分为两步,先烧云龙门立威,表明态度,然后到东宫拥太子入宫,借东宫与外营的兵力入宫平乱。

此时杨骏、朱振等人还都不知道中护军已经换人,朱振所谓的外营兵力应该就是指张劭的中护军与刘豫的左军;东宫的兵力则指负责保卫皇太子的左、右卫率,合计约有五千人,当时维护东宫治安的是杨骏的弟弟杨济。

朱振的话其实还只讲了一半,点到为止。试想一下,如果杨骏真的“拥翼太子入宫捉拿奸人”,奸人是谁?当今皇后。取了皇后怎么办?既然动了手那只有将她废黜。

这将使太子陷入十分尴尬凶险的境地,因为不管是否违心,名义上都是太子率兵逼宫,强使父亲废黜嫡母,如此一来骑虎难下,没有中途收手的可能,唯有一条路走到黑:让皇帝做太上皇,太子提前接班。

所以杨骏若要依照朱振的计策行事,那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效仿霍光伊尹,行废立大事。

这太骇人听闻了,杨骏做梦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必须要逼外孙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