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宋仕途 第1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部分(第1页)

地位呀!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怡姑娘念着念着难以自抑了,眼里有了难以言说的泪花,站了起来,对着沈欢行了一礼,嘴上又哭又笑,“沈公子言人所不能言,偏偏又切中人心!得此一句,余生足愿,从今以后,奴家将置他词不顾,专唱沈词,还请沈公子怜惜!”

“啊!”苏轼等人都惊呼起来。

如嫣姑娘也惊道:“妹妹,何必如此!沈公子……”

沈欢看看两位姑娘,又看看其他人,都是一脸震惊,一时没明白过来,拉着旁边的司马康轻声问道:“公休,这是什么意思?”

司马康怒道:“这还不明白么?这如怡姑娘对你有意思了呢,青楼女子都是这样,若真喜欢上某人,一心只唱他送予之词。”

“啊?”这次倒是沈欢惊讶了,如怡漂亮归漂亮,他心痒归心痒,那也不过是人心爱美而已,还不至于有什么邪念,再说他也不打算与青楼女子有什么瓜葛,古人还真奇怪,不就是写两首词么,需要弄出这般大的阵仗么!

苏轼也怒了,瞪着沈欢低声道:“子贤,你气死苏某了!才第一次见面,即能做那入幕之宾,真叫人歆羡!看来以后为兄也专做好词算了!”

沈欢哭笑不得,心里也乱了起来,女人么?脑子里隐隐浮现那一抹倩影,越来越清晰,却是一个灯花下欢跳着的善良女子。一时心头又是沉重,又是甜蜜。

看着娇羞脸现红晕的如怡姑娘,不得不说,此女成熟,风韵迷人,倒也能勾起男人的**,可他心头乱极了,更不敢胡乱承诺什么,只能苦笑道:“如怡姑娘美意沈某心领了,奈何沈某年幼,志在功名,不愿耽搁自己与姑娘,还请见谅!”

如怡姑娘脸色倏地白了许多,紧咬薄唇,目光复杂,泫然欲滴。

“太不解风情了!”苏轼吃惊地看着沈欢,又好气又好怒,张嘴欲说什么又停下来。

沈欢咬咬牙又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阑珊处。如怡姑娘,你既然熟知这是沈某的词,想必也能意会得出来是什么意思吧?唉,沈某心中再也难以容得下其他人了!”

“唉!”如怡姑娘轻叹一声,“算了,罢了!今晚奴家有点累了,先退下休息一阵,还请诸位见谅。”说完不待众人回口,招呼侍女抱上古琴,施施然而去,走得很匆忙。留下一屋子面面相觑之人。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宴会也支撑不下去,只能匆匆散去。

出了情馆,苏轼大有恨铁不成钢之念,又可惜又可怜,不住埋怨道:“子贤,你……真是令人太失望了!这般好一个机会,白白让你放弃!你可知道如怡姑娘是多么出色,为兄可是叨念了好久都没有你这样的机会,你倒好,丝毫不懂珍惜,还令美人伤心,真是太不该了!”

沈欢不禁苦笑,他可不认为初次见那么一面就能生出什么深情来,也许对方确实仰慕词作才华,心生爱慕,不过若说就此有了矢志不渝的情愫,那倒不怎么可能。就让自己成为她人生旅程中的一个过客吧,他如今一事无成,对未来的命运也迷茫得紧,实在不必要招惹麻烦。

司马康替沈欢出头道:“子瞻,你也不必这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人家子贤年纪还小,可比不上你这个花丛老手!温柔乡,英雄冢,子贤说的也没错,他志在功名,在此之前还真不能沉湎男女**之中,免得消磨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苏轼闻言笑道:“算了,既然你不懂珍惜机遇,那也就是还留给苏某机会!说到底还真得感谢子贤大方呢!”

司马康闻言也是苦笑,苏轼什么都好,就是太不羁了,比柳永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说话随便,太过直了点,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几人调侃几句,各自满怀心事离去。沈欢走在夜凉如水的大街,心绪混沌,一时欢喜,一时忧愁。今晚的两位出色女子,令他心头不由浮现出那刻画在灵魂深处的影子,抹也抹不去,一时愁苦,只能快步向家里走去。

家是个好去处,这里是一个港湾,能供家人休憩,更是保护人儿的护壁。

正如沈欢所料,这次与苏轼等人的聚会,又给他提供了大出名头之机。两首佳词再一次大肆传唱,特别是那首《鹊桥仙》,更是成为青楼艺馆必唱名目,一时间倒也成就里边不少青楼女子的名头,更是成就了不少鸳鸯之合!

不过出名后的几天,沈欢倒是让司马光叫去嘱咐了一阵,说你这个学生虽然很具有填词才华,但也不能深入进去出不来,若专填艳词淫曲,最后就失去了一个文人的风骨,难以有出息。沈欢不明所以,只能唯唯应是。

不知不觉中,治平元年的八月就要过去一大半。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也即将到来。

第四十五章 温情

沈欢又在开封迎来了第二个中秋,这次不再孤单,而是一家子团聚在一起,欢度佳节。进入八月之后,天气开始转凉,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十五这天正是赏月的好时节。

周季一家的月饼经沈欢提点,制造的品种越来越多,口味不一,新鲜爽口,吃来就是沈欢这个见过不少后世月饼的人也赞不绝口。前几天周季过来拜访,早已呈上月饼,到中秋这天之后,沈欢一家反而吃腻了。

“欢儿,你真的不用出去么?”母亲沈氏看着忙活了一天的儿子,不禁担忧,“若是有应酬,还是去一趟为好,娘都见你推辞好几次了!”

沈欢笑道:“娘,没事,今天哪儿都不去,就与你和小莲儿一起过中秋!”中秋佳节,赏月赋诗,正是大好光景,沈欢认识的不少朋友都过来邀请出席宴会,有司马光一家,也周季一家,还有认识才几天的苏家兄弟,盛情难却,本来都该出去一会。但他一想到母亲与妹妹还是第一次在开封过中秋,团圆佳节,他若不在,总是难过,也就一一推辞这些邀请,安心在家陪伴母亲与妹妹。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一帮子文人凑在一起,作诗填词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但是说实在的,他记着的中秋诗词除《水调歌头》,其他都不足论,献丑不如藏拙,干脆躲在家里,免得到时写出来的东西太差损了他这个专作精词的名号!

沈氏闻言愁道:“不要碍了你的前途才好!娘也知道,有些应酬那是必不可少的!”

“娘,孩儿说没事就没事!”沈欢哭笑不得,亦是感动,“应酬什么时候都可以,但这可是团圆之日,孩儿万万不敢丢下你们独自去玩乐的!小莲儿,是不是呀?”

沈欢问的是俏生生站在母亲身边的小莲儿,她一身粉红色小长裙,在夕阳余辉下,明亮又可爱,像瓷娃娃一般,令人疼惜。此时快要入夜,沈欢忙活了一整天,就是为了在院子中间摆上一整桌瓜果月饼,美其名曰赏月必备。

小莲儿已经六岁,比去年更懂事了,闻言眨着又大又圆的眼睛,在母亲与哥哥身上转了一圈,脆生生地道:“娘,哥哥最乖了,要在家陪你呢!”

沈氏捏了一下她粉嫩的脸蛋,笑道:“你最机灵了!”

“嘻嘻!”小莲儿笑得异常天真可爱。

沈欢看得大是喜欢,张开手臂,道:“小莲儿,哥哥抱你好不好?”

“不要!”小莲儿嘟着小嘴,眼珠子尽是委屈,“大哥你好久没给人家讲故事了!”

沈欢苦笑道:“大哥最近很忙嘛,以后有空再给你讲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