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宋仕途 第1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部分(第1页)

而这些话也勾起了他的回忆,不由浮现昨晚的场景来:当时如怡地出场震撼了全场观众,只见三人从楼顶处缓缓飘了下来,并排在一起,白衣飘飘,有如仙人。说是飘,其实是观众一时在心头的反应而已,待演唱三人慢慢下来以后。他们才看清了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三人脚底下有一块颇大的木板,木板四个角都缠了一根粗大的绳子。绳子拉到楼顶,慢慢把踏在木板上的三人放下来。

饶是如此,依然让观众吃惊不已,三楼顶有四丈之高了,从那般高的地方这样下来,心里的震撼是可想而知地,因此他们欢呼尖叫不已!就连三楼雅间的人都吃惊叫出声来。看着司马光等人疑惑的眼光。沈欢得意地笑了。

这当然也是出自他的手笔,看惯了后世那些出场时各种各样震撼的场面。没道理让这次义演平淡,因此把后世的一些方案也搬了过来。这个时代没有钢丝,只能以麻绳替代,另外在楼顶设置了几个杠杆滑轮,套以麻绳,再让几个大汉控制下滑力度与速度,一切也就成功了!

想到这里,已经上了马车的沈欢还是笑着,虽然隔了一晚,但是昨晚的场面气氛,还是令他满意,这次准备了良久的新式音乐,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时如怡三人出场完毕之后地,大家最期待的就是他们地歌曲了。三人不负众望,在大家的期待中,把各自的乐器摆放妥当,试音几下,开始了准备多时的音乐演绎。

“咚咚”几声琴音之后,如怡姑娘那颇有磁性的嗓音在安静的大厅里回荡开来:“明月几时有……”后世版本的《水调歌头》终于在众人面前面世了!婉转地啼音,多变地曲风,优美的旋律,无一不令当场观众如痴如醉。

“果然是异于当世地曲风!”一曲完毕之后,连见识渊博如欧阳修都发出了赞叹!

“未来会怎么样呢?”想起昨晚的辉煌,沈欢又感到有点烦恼了,如怡等人以后的发展道路该如果走呢?昨晚的成功,肯定让他们名利双收,要让成功继续下去,不花点心思是不可能的了。

这次义演,每场不过半个时辰而已,因此演唱的歌曲也不多,特别是掺杂了当世一些曲儿之后,所谓的新式歌曲,也就那么几首而已这是沈欢从后世学来的,几首好曲带上大半普通平常甚至有点差的曲子,也能招摇上市了。如怡姑娘主打的后世歌曲当然是《水调歌头》,另外还有那首李清照填词的《一剪梅》等等。当然,如果只是如怡姑娘独自支撑也就没有意思了,特别是有了杨信的加入,就显得更没有意义了。所以,沈欢也为杨信量身打造了几首曲子。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屠洪刚版本的《精忠报国》也提前面世!曲调大气,歌词豪迈,词风古雅,豪情与精忠之心,无一不让这首歌深入人心!此歌一出,当时造成的轰动。比如怡姑娘所唱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在这个孱弱地宋代,如此刚强的曲调。如此大气地精忠,真令他们震撼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一念叨到这句,沈欢现在都感到身体在颤栗着,这是多么大气的时代之音,但是这个文人孱弱的北宋,也只能是缅怀与幻想了吧!

这首歌作为昨晚义演的压轴之作,一出之后。不少人都热泪盈眶了!跟着曲调在哼着,深思迷茫,又感到振奋,就连老如欧阳修,听此曲时也站了起来,站在楼前,遐思万分。想了很多很多!

“让四方来贺!”沈欢笑了笑,有苦意,也有冷意,有宋一代,只有他们这里称臣那里做子,哪有汉唐时期万国来朝的气象!这种场面,他这一生,还能有幸看得见么?坐在车里,随着车子摆动身体,沈欢的神思。也一下子去了好远!

“东家,到了!”

直到车夫喊了一句。沈欢才发现车子停了下来,掀开帘子一看,三司衙门就在眼前,整理一下衣衫,收拾旧情怀,下车进了三司。这些日子他忙着帮司马光处理开封水灾事宜,不大到三司。如今回来。倒有点不好意思了。想到韩绛处汇报一下情况与敲打一下昨晚他为何不到场的原因,赶到三司使处却没有发现韩绛在场。不由愣了,一般这个时候敬业地韩绛都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沈大人,你是要找韩三司吗?他进宫去了,官家要他早朝后在政事堂侯见!”一位官员与沈欢打起了招呼。

沈欢闻言心里莫名其妙地一紧,政事堂议事?一般而言,韩绛作为计相,有什么事早朝汇报即可,没道理要他到政事堂与一帮子宰相一起议事。这次扩大会议,意味着什么呢?难道说朝廷遇到了大难事?

“李大人,你知道韩大人是为了何事入宫吗?”沈欢不死心地问道。

李大人闻言愣了一下,沉吟之后才神秘说道:“沈大人,朝廷估计又要用大钱了,听说韩大人昨晚由官家召见,是因为昨日傍晚官家接到军情汇报党项人寇边了!”

“党项人寇边……”沈欢下意识地跟着念了一次,最后才反应过来,“什么,党项人!”

“嘘!”那李姓官员示意他噤声,“这只是下官打听到的而已,是与不是,还不确切,你不要慌张!”说完生怕沈欢拖累自己,告罪一声,走了开去。

沈欢脑子一片混乱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地,坐下来后才苦笑一声:“来了,又来了!”心中之苦,非他人可以了解。一早刚念叨了一遍《精忠报国》里的“让四方来贺”,如今嘛,四方确实来了,但是却不是“来贺”的,而是来打劫的!

党项人是什么?不就是西夏政权么!沈欢在后世一般都是西夏西夏地叫,因此刚才听到“党项”一时没反应过来,待琢磨完之后只有惊呼了!西夏啊西夏,这可是北宋王朝心中最大的痛,最大地伤!

虽然刚才那官员说这只是小道消息,还不确定,但沈欢却没有多少怀疑,能让官家连夜召见财政大臣,翌日又召开政事财政扩大会议,这样的大事,除了发生特大灾害,那就只有异敌寇边了。若是特大灾害,一旦发生,估计外面也就开始传播开来了,但是外面没有风声,加上是灾害的话,朝廷也不会秘而不宣,而是召集群臣商讨决议对策。那么,也只有军情该如此神秘了!记忆中好像历史上确实有那么一笔西夏寇边的记载,沈欢叹了一口气,西夏这强盗又来抢劫大宋的东西了,而大宋呢,依然是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吞,有什么苦楚,也只有心中知道而已!

沈欢一直不愿意面对的宋朝孱弱的军事,这一次直直地摆到了他面前,他又要再一次看到一个失败的案例吗?别人不清楚,他难道还不了解,宋王朝面对西夏,虽然也有不少记载胜利的例子,但是,那也只是某一战役的胜利而已,在战略上,他从来都是失败地,每一次打仗,到最后,不管名义上是谁赢了,结果总是西夏越打越富有,而地盘也越来越大。宋王朝这边,却是损兵折将又丢了地盘,还有当地的财富,也给党项人搜掠一空!

“唉!”沈欢只有叹气了,面对这个局面,他一时也只能瞪眼。在后世纵观史实地他,对西夏从来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打心底地痛恨。为什么呢?因为西夏人可恶啊!西夏建国没有宋王朝那么早,国力也差了许多,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只有在后面仰望的道理,就是军事,总体实力也差了许多,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弹丸小国,成为了北宋王朝最大的伤疤!

说到这里,不能不分析一下西夏人的形势,先从历史说起: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这个时候党项族开始强大起来。其中拓跋赤辞投降唐,被赐姓李,迁其族人至庆州,封为平西公。自此在此定居。唐末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平黄巢起义有功,再次被赐姓李。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

西夏皇族是鲜卑族的后裔。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就自称是北魏鲜卑之后。《宋史》上就记载李元昊上宋仁宗表章里说:“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

宋太祖赵匡胤削藩镇地兵权,引起李氏地不满。虽然他们一开始服从宋的命令,但两者之间地矛盾不断加剧。宋仁宗时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之后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

可以说,西夏建国这三十年来,基本上都是靠侵略与打劫宋王朝来壮大自己的,特别是如今的国主谅诈,登基以来,几乎每年都要侵略一次宋朝,如今中秋已来,又是他们打劫粮食财富过冬的时候了!

沈欢突然想起一事,嘿嘿冷笑:“来吧来吧,也许这次就要你们有来无回了!”

第一百○八章 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