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宋首席御医百度百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部分(第1页)

听得似曾相识的声音,石韦心头微微一震,寻声望去,却见西边那处诊间时,张医正正给两个尼姑诊视。

尽管那两个尼姑背对着他,而且身着的缁衣又与寻常尼姑无异,但那般身材体段,石韦却一生难忘。

“莫非是她?”

石韦好奇心起,便是不动声sè的转往了后院,隔着窗缝向诊间中看去。

当他看清那两尼姑的面容时,不禁大为惊奇。

因为那三十多岁的尼姑,正是当涂念慈庵的主持寒镜,而另一个年轻的小尼姑,则是她的徒弟静玉。

这师徒二人身为南唐尼姑,不好好的在当涂吃斋念佛,却怎会出现在大宋国境内?

石韦的心中,霎时间闪现出诸多的疑huò。

当然,一同浮现于脑海的,还有当初他与寒镜的那一段段风流韵事。

石韦再仔细看去,却见那寒镜衣衫破落,形容憔悴,人也比忆记中瘦了一圈,似乎是饱经经过风霜。

再看那小尼姑静玉,则是面sè苍白,一眼便知是患有病症。

那念慈庵有县令的关系,寒镜这些尼姑平素过得皆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今却沦落到这般落魄之状,石韦不禁好奇心更重。

心思一转,他转高声道:“张郎中,你且出来一下,我有几句话要吩咐。”

诊间中的寒镜,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时,身子不禁也是一抖,忙寻声望去,却被窗户挡住了视线,无法看清外面说话那人。

那张医正便叫两位尼姑稍等一会,他却出往院外来见石韦。

石韦便称那两个尼姑是南唐国人,自己曾经认得,她身份有些可疑,他要亲自为这两尼姑诊治,顺便打探一下。

张医正自然不知内情,便即回往诊间,推说请另一位更高明的郎中给静玉诊治,便叫下人将她师徒二人请往了后院。

寒镜心怀着狐疑,搀着静玉去往了后院一间屋中。

当她推开那扇门,看到那闲品着热茶的年轻人时,丰满的身段陡然间一颤。

“石……石郎中!”寒镜愣怔了一刻,不由得一声惊叫。

那病央央的静玉,听得师父这一声惊叫,抬头望去,苍白的脸sè也是立时惊变。

这师徒二人,做梦也想不到,她们竟会在这一江之隔的历阳城,再一次见到石韦这个男人。

石韦却是一脸的淡若,只起身微微一拱手,笑道:“寒镜主持,静玉师太,别来无恙啊。”

他很热情的将这师徒二人请进来,扶她们落座,又亲自斟上一杯热茶。

寒镜惊诧了好一会,方才是回过神来,不禁奇道:“石施主,听说你一年多前因罪入狱,后来又跟着大宋的使团去往了江北,怎么你……”

寒镜的神态语气中充满了震惊,不过听她那话,却似乎并不知道石韦眼下在大宋朝的身份。

这也难怪,石韦的发迹,就连那徐弦都不曾提前查明,更何况是寒镜这般乡野小县中一个尼姑。

这个时候,石韦便坦然自若的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套理由道来。

他称自己投归大宋以后,便在和州落脚,以开医馆为生,不久前又搬到历阳城来,开了这间医馆。

石韦的解释合情合理,那师徒二人虽然唏嘘不已,却也信了。

这时便轮到石韦向她二人问道:“寒镜主持,你们怎会来到历阳的,看你们这副样子,莫非是念慈庵出了什么事不成?”

提及这般事,那师徒二人顿lù伤感之sè,寒镜不禁摇头一叹,便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原来自从石韦北投大宋后不久,朝廷方面便派了人来当涂,将县令辛夷撤职下狱,而且还大肆的抓捕跟石韦有关联的人。

那辛夷供称因是寒镜的推荐,他才会认识石韦,故是官府便将念慈庵一并查封,庵中诸尼被抓得抓,逃得逃,就此分崩离析。

寒镜因是平素广施恩惠,便在一位好心渔夫的帮忙下,和徒弟静玉逃往了江北。

她师徒二人走得匆匆,没带什么钱财,这一年以来,便只能以四处化缘为生。

月余前她二人化缘到了历阳城,不想静玉忽染疾病,一直不见好转,后闻知城中有一间医馆广施义诊,她师徒二人便巴巴的前来,却不想,竟会在此遇见石韦这个故人。

听她这一番故事,石韦却才知道,自己跟李煜的那一场翻脸,竟是连累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