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宋首席御医百度百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部分(第1页)

当天,在樊佩兰的cào持下,很快打扫出几间干净的空房,给表姐她们安顿下来。

石韦回到家中,还没休息几天,宫里的圣旨便传到,令石韦入宫去参加平南得胜的庆功之宴。

此番平南之战,石韦虽然没有直接参加相关战役,但他的功劳却是不容忽视的。

除了率领医营,救治将士之外,石韦还出使金陵,成功的劝说李煜归降。

诸般功绩,作为前军统帅的曹彬,自然是无一隐瞒,如实的向天子报上。

于是,天子论功行赏,便将石韦提升为翰林医官使。

这个职务,已经是宋廷御医中的最高职务,掌管着翰林医官院下属的尚yào局、御yào局和太医局三大机构。

其余如曹彬、潘美等将,也是加官进爵。

不过旁人的加官进爵,石韦并不太关心,他所关心的只有二皇子赵德昭。

作为此番南征名义上的统帅,赵德昭坐镇和州,调拨粮草,虽然实际的功劳并不太大,但名义却拥有着总督各军,平灭南唐的巨大功绩。

石韦原以为天子会借着这个机会,趁势立德昭为太子,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德昭最终只被封以为武功郡王。

郡王之上还有亲王,这意味着德昭的地位,依然比晋王赵光义要低一等,而且仍然不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

对于赵匡胤的这个决定,石韦略感到有点失望,不过细细想来,还是有所收获的。

他依稀记得,历史上的赵德昭,至赵匡胤死时都没有被封王,而现在却已被封为了郡王。

历史已经发生改变,石韦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宫中的那场公开的庆功宴后,天子又设下si宴,专mén招见了曹彬、石韦等几个有大功之臣。

参加这场si宴者,除了石韦、曹彬等几位南征功臣外,晋王赵光义、齐王赵光美,以及二皇子赵德昭也位列其中。

开宴后不久,赵匡胤便笑道:“石爱卿,此番你劝得李煜出降,使得金陵城免遭毁灭,实为一大功,朕心甚慰,来啊,赐御酒一杯。”

皇帝赐御酒,那可是莫大的荣耀,在场之人,无不羡慕。

宦官将一杯御酿奉上,石韦端着酒杯,躬身道:“臣之所以能劝得李煜出降,所依仗的还不是陛下天威浩dàng,这一杯酒臣当敬陛下才是。”

赵匡胤听着舒服,遂是哈哈大笑,举杯与石韦对饮而尽。

眼看着石韦如此受宠,下席而坐的赵光义,悄然流lu出几分不悦之sè。

石韦饮酒应对之际,目光却在暗中观察着赵光义,他神情间的细微变化,又岂能逃得出石韦的眼睛。

赵光义的嫉妒石韦倒不足为奇,他奇的是,赵光义的眉sè间,竟悄然掠过了一抹冷笑。

那是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冷笑。

石韦忽然意识到,自己如今立下大功,承méng天子如此器重,赵光义看在眼里,岂能坐视不理。

而赵光义的那一抹冷笑,则让石韦感觉到,这位晋王此刻已经在暗中谋算着什么。

酒过三巡。

就在石韦暗中揣测之际,赵光义缓缓的从席间站起,走向了御阶之前。

很显然,赵光义是有话要说,在场的众臣顿时便安静了下来。

赵光义向着龙座上的天子一拱手,说道:“如今南唐平定,江南半壁尽归我大宋,当此喜庆之时,臣弟本不敢扫皇兄的兴致,只是事关国本,臣弟有些话却不得不说。”

赵光义的语气和言辞都颇为凝重,似乎是要上奏什么重大之事。

这大殿之中的气氛,立时紧张了起来。

赵匡胤倒是一脸闲淡,只笑道:“三弟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赵光义轻咳了一声,便朗声说道:“皇兄治国,向来是赏罚分明,这一点天下臣民皆知。前番赵普为相时,实可谓劳苦而功高,但皇兄却因其si收贿赂一事,将其罢相外放,此等公正无si的英明之举,臣弟与天下臣民,皆对皇兄是万分的敬服。”

众人原以为这晋王要提什么大事,不过是旧事重提而已。

石韦却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好的预感。

提及赵普之事,赵匡胤也有些奇怪,却又笑道:“赏罚分明,公正严明乃为君之本,三弟你过誉了。”

这时,那赵光义突然把声调提高八度,大声道:“臣弟正是知皇兄治国以法,所以现下才要冒着扫了皇兄兴致的罪过,检举在场的一位臣子收取贿赂,扰luàn法纪。”

听闻此言,在场之人无不为之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