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宋首席御医百度百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部分(第1页)

赵德昭点头道:“父皇英明神武,眼光超群,必然也能想到迁都洛阳的长远好处,而且父皇乃洛阳人氏,迁都洛阳也正有衣锦还乡的荣耀。”

经过这一番对话,赵德昭的思想已转过了弯来,从持怀疑态度,到变得支持迁都。

这个时候,石韦的神情却又严肃起来,压低声音道:“其实下官所提的这个迁都之议,不但是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更是为了二殿下的将来设想。”

“为了我?”赵德昭面露茫然,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石韦这言外之意。

石韦将声音压得更低,沉声道:“殿下,你忘了你的三叔晋王殿下,他是何官职了吗?”

……

第八十九章打情骂俏

更新时间:201291018:44:31本章字数:5911

第八十九章打情骂俏

三叔?

赵德昭一怔,心想石韦怎么又扯到了晋王这里来。

“三叔的官职,自然是开封府尹呀。”赵德昭心怀狐疑的回答。

石韦嘴角扬起一抹诡笑,“晋王担当开封府尹十余载,其势力已根植于京畿,倘若陛下迁都洛阳,岂非将晋王苦心经营的势力连根拔起,这其中最大的受益人,自非殿下莫属。”

石韦终于道出了他此计真正的目的所在。

赵光义的势力已庞大到令天子难以控制的地步,如若再这么纵容下去,只怕历史的那一幕就会重演。

如今石韦已是骑虎难下,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他必须帮助赵德昭打败赵光义这个强大的对手。

思来想去,还是潘紫苏给了他灵感。

既然赵光义嚣张的资本,来自于他担当开封府尹多年所培植的势力,那么,想要打败赵光义,就必须要除掉盘踞于他周围的爪牙。

迁都洛阳,一切重新开始,岂不正是一个冠冕堂皇,却又一劳永逸的计策吗。

石韦将这层窗户纸捅破时,赵德昭的神色立时一变。

石韦知道赵德昭在顾虑什么,这位性格仁厚的二皇子,还顾虑着几分所谓的亲情。

“自古以来,皇位父传子乃是正道,唯有万不得已之时,方才会有父传兄。现在殿下业已年长,被立为储君是理所当然之事,然而晋王近些年来却时时以储君自居,殿下难道能对此熟视无睹吗?”

赵德昭的眉头微微一凝,显然石韦的话戳中了他的痛楚。

赵德昭虽然仁厚,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愚蠢,更不代表他对皇位没有觊觎。

先前他的那番谦让姿态,与其说是出于仁厚,倒不如说他在潜意识里一直认为,自己身为天子的嫡长子,将来是皇位理所当然的继承人,根本不必担心有人会跟自己想。

但自近些年来,他也越来越意识到,事情绝非他想的那么简单,他的那位三叔,显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之辈。

石韦此番话,只不过是将赵德昭的心事点了出来而已。

沉吟片刻,赵德昭却叹道:“三叔之事,我并非看不见,只是我想国之稳定,最忌的就是皇族之间骨肉相残,争权夺利,我实在不愿为此和三叔起争端。”

“殿下此言差矣。”

石韦当即否认了德昭之言,语重心长道:“殿下心性仁厚,自然会这般想,但我观那晋王城府阴沉,却未必有殿下这般厚实之心。倘若将来殿下身登大宝,自然会善待晋王,可若皇位让晋王夺去,我只怕殿下失去的就不仅仅是皇位了……”

石韦记得,历史上赵光义北伐幽燕失利,军中诸将不见其人,便人议立随军的德昭为太子的想法,结果后来赵光义知之,深以为忌。

那场战争结束之后,赵光义迟迟不按惯例给将士们封赏,德昭替将士们请赏,结果却被赵光义恶言相讽。

最后德昭忧愤成疾,最终英年早逝。

尽管这些历史并不见得就是真实的,但也未必是空穴来风,自从石韦与赵光义接触以来,了解其为人之后,就越发的相信那些流传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

当然,这些顾虑,石韦自然不能跟赵德昭直言。

尽管如此,石韦那一番警示之词,亦足以惊起德昭的警剔之心。

这位饱读诗书的二皇子,熟读历史,自然知道前朝诸代中,那些在皇位争夺战中失败者的下场。

那些失败者,大多都不得善终。

密室之内,陷入了沉寂。

赵德昭站了起来,踱步于昏暗的房间内,变幻不定的神情,显示着他内心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