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冬去秋来的小燕子每年都会筑新巢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部分(第1页)

雍正听罢脸上露出了微笑之意,这小妮子的确是顾全大局考虑周到。也难怪她不愿意在自己的面前提这事,一是顾全他的颜面,二是不愿让他去为这种事情生怒心烦。

“李德全,接着说,她打算怎么处理那个宫女啊?”

“回皇上的话,姑姑说领她去见年妃娘娘。姑姑的意思是年妃娘娘面慈心善,是一个明事理的人。要安排一个宫女出去,除了皇后,后宫之中也就只有皇贵妃能办得到了。”

雍正点点头,甚是满意若子羚的这种做法:“依她。李德全,这事不能让别人知道,你懂吗?”

“奴才明白。那,皇上,姑姑那边……”

“你接着去跟着,如果事情出现变化失去控制了,你要立即来回报。”

“嗻。”

“若儿,你这么做要是皇上知道了你该怎么说?”年妃拗不过若子羚的劝谕,也不忍心看到一个宫女受到无辜迫害,所以在当天凌晨时分就把秋梅给送出宫去了。

若子羚却只是小心地与年妃一路同行回到寝宫,笑着简答:“娘娘,皇上那边,没问题的。”

一碟香喷喷的燕子红糕点再配上一碗可口的羹汤,怎能叫人不食指大动?雍正看着放在他眼前的食物,举眼望着若子羚:“现在还是大白天,没到夜宵的时间吧。”

她却嘻地笑出声来:“皇上,这是奴婢的谢礼,请皇上笑纳。”

“谢礼?谢什么?朕做了什么吗?”雍正一边笑说着一边品味着美味的食物。

若子羚知道,如果不是宫门的守卫得到了旨意哪能那么容易就让他们蒙混过关把秋梅给送出宫去呢?虽说年妃是皇贵妃的身份,可是这出宫是大事,哪有那么“顺利”的呢。

背后帮他们的人肯定是皇上,至于皇上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这一点若子羚倒不想去猜。反正他是皇上,他想要知道事情自会是他的办法。

就如当初她不愿意将此事告诉给皇上知道,雍正也没有追问下去,现在雍正说他没有做过什么,那若子羚也就当他什么也没有做过。

这件事情就在两人的默契中就此完结,只是还有另外一个人洞悉了这件事情,叫那人心中好生不忿与妒忌。

这一天,八王爷和十三王爷一同进宫面圣商议追讨国库欠款的事情。

“这件事情大家一直都说难办难办,朕也知道难办,但是难办也要办。从皇阿玛那是到现在,朕觉得给的时间也已经够宽裕的了。现在朕再给最后两年的时间,务必要把全国各官员欠国库的款项全数追回。”

“皇上说的是,不过这事叫谁办好呢?”“依臣不见,不如每省各设一个……”

三人正在说话的时候,若子羚进来奉茶。她先给雍正递上一部清香的奶茶,而后各给八王爷和十三王爷奉上一杯香茶。在她的倩体走到八王爷身边的时候,那炯炯有神的眼睛正盯着她看,只是她并未察觉。不过,雍正却注意到了。

随后,张中廷和隆科多也陆续赶到,大家定下了各省追讨国库欠款的人选之后便也散会了。其中隆科多推荐的诺敏负责欠款最多的山西省,以后此人也让雍正知道了他的实力所在。

散会时,八王爷和十三王爷最后才离开,而雍正竟走到八王爷的身边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八弟啊,朕听说你的侧福晋最近又替你新添了一名格格是吗?”

八王爷显然是有些错愕,不太明白雍正此话用意何在。

“一个正福晋加上两个侧福晋,有够你废功夫的。这女人一多了,事非就多喽。你说是不是啊?呵呵,朕选了一个玉佩送给你的小格格,你看喜不喜欢啊?”

八王爷接过由李德全呈上来的玉佩,虽是收下了,然而在他的心目中不禁还是有些纳闷起来——雍正怎么突然对他的家事感起兴趣来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皇帝叫大起,乃是因为诺敏清理亏空一事办得又快又好,雍正除在朝鲜中对他口头上嘉许有加之外,还赐给了他一块“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匾。

“皇上,今天心情很好呢。”

“是啊,诺敏给朕开了一个好头啊,这个名号他当之无愧。”眼看雍正如此称赞此人,若子羚并没有再说什么。虽然在这件事情上,她另有自己的看法。只是,那个人是皇上,而且旨也已经颁下了,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

所以到了后来,雍正发火也是她意料中的事情。

那天清晨,早朝的时间还没到,雍正便已经气压压地拿着一张折子往大殿走去。一走到门口便听见一名小太监在唱着山西家乡的小曲,雍正一脚踢开门看也不看他一眼便丢下一句气话:“把他拉出去打二十板子。”

这诺敏欺上瞒下的事情震动朝纲,为了急于邀功,在追讨国库欠款一事中做了手脚——先向当地富商借银子填数,再想方设法变相地从老百姓手中收钱还钱。

若子羚捧着热气腾腾的茶点进殿时,却看见张中廷等官员跪了一地,那些被雍正丢落的奏折散了一地都是。而此时雍正不在殿的龙椅之上,貌似应该是在内堂里发火呢。

“李公公,这……”

“姑姑,先别进去打扰皇上了,皇上这会儿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