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穷人穷在哪张永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部分(第1页)

万物生长靠泥巴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穷人就是泥巴,处于食物链的最末端。穷人整体处于弱势状态,穷人就是永远的弱者。股市上的弱者是散户,社会上的弱者是穷人。但穷人也是一种资源,和石油、森林、人民币一样宝贵。虽然资源是被利用、被享受的,主宰不了什么,但是它本身的价值却让人不得不珍惜。

泥巴是最佳的建材,再阔大的亭台楼阁、华屋大殿,再夺人心魄的瓷瓶瓦缶,都源自于泥土。泥土就像水,无形无势,它们必须由别人设计、组合、煅烧。伟大的是宫殿,获利的是工匠,默默无闻、默默奉献的却是泥土。骚人墨客会来一篇《 阿房宫赋 》、《 二京赋 》,却至今没有谁来作一篇《 泥巴赋 》,发一声感叹:啊,泥巴,多么伟大!

物以稀为贵。泥土,从理论上讲,那是司空见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用食物链来定位穷人,实有挑起穷富斗争、煽动仇富情绪之嫌。毕竟这个“吃”字与“供”字,让每个穷人都会发出“富豪大款,宁有种乎”的绝望与冲动。穷富阶层在数量上的不成比例,往往会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之一。

话说有三个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的穷人同时到富人区参观,回来被问及是否嫉妒。美国穷人说:“不,我要超过他们。”日本穷人说:“嫉妒,但我会跟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致富的秘密,然后超过他们。”中国穷人却恨恨地说:“咋不嫉妒,我恨不得一把火把富人区烧个精光!”可见,穷富之间,还是不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至少我们得赶紧加一句:恐龙就是因为饥饿而死的!言下之意,塔尖的并不一定长命百岁,富人未必代代是富人——这分明又是穷人在嫉妒了。

中国人自信“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所以,至今中国的雅号仍是“讲道理的君子国”。然而,穷人有时也难免有“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悲愤。当穷人上了当之后,或者吃了哑巴亏,冒一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或者就是学花和尚,冲动得干出蠢事,害人又害己。这显然是弱者的无奈。要是中国的穷人都不再相信他们祖祖辈辈信仰了几千年的道理,那打断食物链,想从下端翻到上端去的穷人将此起彼伏,前赴后继。泥巴不能寄希望于捕一头大鱼一夜暴富,也不能寄望大鱼撒几片鱼鳞立刻富可敌国。泥巴最要紧的事情,不是变成虾米,然后变成小鱼、大鱼,而是以泥巴的方式孕育财富,比如长出庄稼。只有不荒废泥巴的生财之道,成为富饶丰美之地,泥巴才能改变食物链最末端的命运。

穷人最大的悲剧是把富人盯死,以富人的生活来设计人生。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富人拯救了穷人,离开了富人地球就不转。恰恰相反,穷人才是社会的经济基础。

穷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文化娱乐,他们的种种活动,造就了社会的庞大需求。穷人并不只是劳动力,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最终的消费者,穷人也是个大市场,也让资本垂涎三尺。如果让所有穷人一夜之间在地球上消失,不仅不可能有经济的繁荣,就连地球也会变得荒芜。

穷人是富人的劳动力和市场,穷国也是富国的产品倾销地和原料提供者。很多时候,产品的加工程序全都由穷人在当地完成,利润却都被富人赚走了。用你的原料、劳力和市场,赚了你的钱,他还对你一脸鄙视,声称是他提供了就业机会,你还对他感激涕零!

穷人是一盘散沙,就像股市上,散户手里的钱全部加起来,肯定超过任何一个庄家,但他们不可能加起来,所以庄家才会成为庄家,兴风作浪,把散户的钱赚走,还让散户佩服不已。

我们的社会,穷人老是用崇敬的目光,看着富人把一点点小钱施舍给自己。而实际上,这不是富人的心灵崇高,而是他们懂得整个社会就是一个生物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通俗点说,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要是世上没有了穷人,富人的日子也没法过。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不为一碗饭感恩戴德

穷人富人有一个最简单的参照物,谁还在为食物操心,谁就是穷人。

俗语云: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当然这不是天下金枝玉叶或名门闺秀的理想。对那些林妹妹、宝姐姐而言,等锅下米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难以想象的。生活对她们而言,不就是饭来张张口,衣来伸伸手么?

不高兴了还可以推说微恙、欠安、心情不好,又摔盘子又摔碗,视鱼肉为瓦石,视鱼翅熊掌为粪土。她们并不比小猫小鸟吃得多,似乎上帝造夏娃,给她定的胃袋就只有二两三钱的容量。什么如狼似虎,什么风卷残云,什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自然都给了穷人,市井的穷人们长年处于“饥不择食”的状态,随时准备解下勒了一圈又一圈的裤腰带,不管是兔肉、驴肉,都伸出獠牙开干。

一个铜板也能憋死一条精壮汉。上帝他老人家当年发了狠心把亚当夏娃撵出伊甸园,罚他们到人间做苦力,原因仅仅因为其偷吃了苹果。饥寒起盗心,可见上帝所恼怒的正是人类改不掉的“食”性。

考量一个国家的穷富有恩格尔系数。据说,食物比重占得多就是穷国。而对穷人来说,食物就是穷人的“恩格尔”。

杨白劳在高唱“买了二两棒子面,欢欢喜喜过个年”时,黄世仁则在踌躇满志,磨刀霍霍,把如花似玉的杨喜儿当成了新年的第一只猎物。穷人们都知道自己的梭镖马刀鸟枪不足以成就一项“千古伟业”,他们也更加清楚,抱负、理想、照汗青之类终归是侈谈。与其临渊羡鱼,不如回家杀猪或吃青菜豆腐。他们明白,啃窝头固然不算辉煌的“猎”迹,嚼萝卜吃稀饭也不算彪炳史册的盛举,但身为穷人,只能如此。

如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贤非要他们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千里奔袭取上将头颅,两只空手套回一只白眼狼,他们会哭得像个泥人似的——大人啊,请高抬贵手吧,我不是这块料,你还是让我啃窝头喝稀粥吧!

因此,《 武松打虎 》至今还供在穷人家的神龛上,享受着无数穷人的嫉妒与艳羡:那虎骨啊,那虎鞭啊……然而,为效仿武松打虎而只身前往景阳冈的穷人却鲜有耳闻。即使也有穷人连喝100海碗烧酒,结果也往往是醉成泥球,又呕又吐,不成体统,连根哨棍也拿不稳。醉翁之意不在虎,而在于酒,穷人酒醒之后没准会来一句:好酒,再来100坛!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惜历史最终证实了,虽有捕猎的一流军师范增,霸王说到底也只是个吃生猪蹄的“穷”人。穷人给一碗饭就感恩戴德,没齿难忘。韩信同志当年“一饭千金”,正是他不是一个一流猎手的证据,所以结果只能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了老萧的猎物。

生活对富人来说才是生活,对穷人来说只是生存。

穷人最缺的是什么?是钱!缺钱给穷人带来深重的苦难,钱就成了穷人生活的重心,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他没法不看重。然而对钱过分关注,就容易忽视钱以外的东西,结果,穷人所得甚少,失去甚多。

缺钱带来的精神上的损害,往往比物质上的匮乏更加可怕。

杰克?伦敦在小说《 热爱生命 》里,写了一个迷途者的故事。这个不幸的人独自在荒野挣扎,饥饿、疲劳、孤独、绝望,还有一匹和他同样饥饿、同样疲惫的老狼,一直跟着他,等着他倒下。然而最终不是狼吃掉了他,而是他吃掉了狼。小说的结尾是,这个人终于回到船上,吃了很多,成了胖子,却还惶惶恐恐地储藏面包,以至于已经干瘪的面包塞满了船舱的各个角落,他仍然情不自禁地四处收集。

穷人的生存能力很强,他战胜艰难困苦的毅力确实令人感动,但他竭尽全力得到的,或许只是一堆干瘪的面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