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穷人穷在哪张永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部分(第1页)

要报的,否则,韩信就该叫“无信”了。

侯嬴报孟尝知遇之恩则是在献得良策后就自裁于城门的。看来要想施恩图报,恩公必须长寿,受恩者必须有觉悟才行。比如韩信就是萧何追出来的,韩信最终死在了他手里,恩怨情仇,扯平了。而吕布是董卓的义子,养了许多年,最终他却杀了董卓,这种报恩法是最骇人听闻的。

仇,可以让穷人发疯;恩,却可以让穷人发财。

穷人们深知报恩的经济价值,因此再穷的刘姥姥也会用南瓜白菜到贾母那儿换回一车金的、银的,真是吃不了还兜着走,有这样的恩公恩婆,穷人巴不得天天给他们烧高香——从此不愁没有打牙祭的地方了。

富人不轻易说不,就像领导不轻易表态,倒不是他们有求必应,而是修养使然。

下级向上级汇报,不管说得再多,上级总是笑眯眯的,嘴里只有一个字:“好。”好什么?你就不必多问了,上级的心思你应该主动明白。

穷人向富人倾诉,多半也是如此。穷人倾诉的目的,并非想得到多少指示,只要说出来了,让人知道了他是多么不容易,心里就舒坦了。

富人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绝不会向穷人说不,即使穷人的要求不能达到,他也会婉转地说回去考虑。这一考虑就没了下文,穷人等了很久不见回音,也就懂了。

一般人总以为两者交往,富人对穷人的帮助更大,其实不然。富人的鼓励往往是空洞的,而穷人的回报却非常具体。

穷人请富人吃饭,当然是穷人埋单。富人请穷人吃饭,往往还是穷人埋单。因为总是穷人有求于人。埋单的人坐在下方,先向上座敬酒。富人常有脂肪肝,敬得多了他心里烦,懂事的穷人也就知道了掌握分寸,既热情洋溢,又不强人所难。酒过三巡,该富人回敬了,满桌的穷人顿时起立,杯子一碰,脖子一仰,再有病的都一脸豪爽——富人敬酒,穷人岂能不干?

穷人对富人的一点点施舍都会记得很牢。富人对穷人有什么要求,穷人绝不会说我回去考虑。穷人只有立即执行。

穷人不会向富人说不,他以为富人能向他提出要求,而没向别的穷人提出,这就说明是很看得起他了,他拼了老命也会去办。假如办不了,他很可能自裁谢罪,侠义小说里就常有这样的情节。士为知己者死——其实谁又对不起谁呢,不存在的!

其结果就是,穷人和富人打交道,往往是穷人吃亏。

死要面子活受罪

穷就要武装到牙齿,镶一颗金牙,让人肃然起敬。富人到了一定程度不再往脸上贴金,反而需要糊泥。富人担心的是妒忌,而不是鄙夷,穷人却需要尊重。在内心穷人其实不自信,就像一个老女人,拼命往脸上打粉,宁肯把拉链挤爆,也要套上流行的紧身衣。女人装嫩,正好说明她内心恐惧,害怕一旦皱纹暴露,马上没人要了。

穿上龙袍也不是太子。但是只要不杀头,不诛九族,想穿身龙袍、过回皇帝瘾的凡人比比皆是。因此故宫里等着穿龙袍拍照的游客和荧屏上穿着龙袍扮皇帝的戏子挤破了脑袋。

话说有一位穷人很爱绷面子,虽然家徒四壁,仍然在外吹嘘自己如何富有。每次出门之前,他都要拿一块肉往嘴上抹一抹,以表示自己刚吃过龙肝凤胆、山珍海味。有一天,当他正在吹嘘自己如何如何花钱如粪土时,他的小儿子却气喘吁吁跑来说家里供他抹嘴的肉被狗叼走了。那人大惊失色,怒骂:“你娘为何不去追呢?”儿子说:“娘没有衣服出门。”那人又问衣服何在。儿子说:“不穿在你身上吗?”唉,此人穷到衣服都要两口子换着穿的地步,却仍然不忘用三寸不烂之舌和满嘴皮的猪油给观众以“纨绔子弟,富庶之家”的印象——这装得也太辛苦了不是?

穷是穷人的软肋,可是穷人却没有几个愿意老实坦白。话说有位道士百岁有余,仍面如冠玉、玉树临风、帅气逼人。有一天正在大宴宾客,忽然有一老者向其索钱。道士对人说:“他是我小儿子,由于不肯学道,70岁就老成这样。”众人皆以为然。可是后来弄清楚了,道士是那老者的儿子,不过三十出头而已。这道士的年龄就是他的软肋,要护住它,只好用谎言的铠甲。可惜,谎言到底只是谎言。

穷人未必会撒谎,但却可以拿财富开玩笑。比如倾其所有买一身皮尔?卡丹或香奈儿,或者装一颗金牙齿,打一副银手镯。至少在一对一的形象较量中,穷人觉得自己会因此占上风。但很快他便发现自己煞费苦心,千金散尽远不如阔人一掷万金、气吞山河来得有爆炸力、影响力!在比富的作业中,就像龟兔赛跑,穷人固然可能因为兔子的打盹而先跑一截,但只要兔子略加发力便可让乌龟“呼哧呼哧吃灰尘”。

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容易招恶风。富人往往穿着普通,饮食普通,一切都普通。据说洛克菲勒曾到一个咖啡馆喝咖啡,付账时,对方欠了90美分。收银员以为他会视而不见,结果他却执意要索回。他说他并不在乎这90美分,而是出于几十年的习惯。真正摆阔的是暴发户,聪明的富人都会明白什么叫人为名累。像石崇斗富这样的故事,现在是绝无仅有了。因为你白天斗富,也许晚上便有黑社会或小偷大盗上门“取货”。中国人说财不外露与富不可显正是这个道理。

明朝皇帝朱元璋想修城门,沈万三出钱捐修好了,结果皇帝抄了沈万三的家,把钱全搬进了国库里。可见,不仅穷人不与官争,富人也不与权斗。有钱也不是随便可以拿来炫耀的。所谓人为财死,有一半是因财多而死的。

穷人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会马上拔下金牙的。

只有年轻的歌手才敢把头发染白,个性和主见都源于自信。

李嘉诚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好景时,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过度悲观。在衰退期间,大量投资。我们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从长远角度看该项资产是否有赢利潜力,而不是该项资产当时是否便宜,或者是否有人对它感兴趣。”

不过分悲观,也不过分乐观,从长远角度去投资,这是一种人人都能明白的投资理念,可惜能做到的人很少。不是因为技巧有多难,而是需要一种客观的眼光,一种平和的心态。而客观和平和都是需要自信的。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

越穷越没有自信,越没有自信就越是人云亦云,不是上当,就是瞎忙,最终还是难有收获。

骨气不是原则问题(1)

穷人的问题不是为五斗米折腰,而是为一碗米折腰。少了一碗米,可能饿死人的!富人有脸面,穷人有骨气。很多时候,骨气是穷人的精神支柱,穷人在骨气中陶醉。只是人一穷,骨气也就不值钱了,你自己听来铮铮有声,别人只当是破罐子破摔。

人首先是物质类的生物,而后才是精神类的动物。孔融让梨最合理的解释是他根本不饿或吃不吃梨都无关紧要。要是大梨是“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仙丹,而小孔同学正好患着某方面的瘟疫,让起梨来肯定就没那么慷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