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巾帼雄风剧情简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经过一阵“肉搏战”,胜负已定:杨达夫人处于下面甘居下风,伸出双手紧搂着杨达腰部“投降”,瘫软地叉开双腿,舒舒服服地、美美滋滋地承受杨达“压倒性的胜利”;;;;;;丶为了保“姝”,杨达夫妇遗憾地没有南下阆中、益州,蜀道之行止步于益昌。

从益昌返程,出于保胎的考虑,也是舟车代步,返回关中家中。

为了验证和更加确信诸葛亮的真言,自益昌“肉搏战”之后,夫妇二人长达三个月停止了房事茭欢活动!

益昌**后的第一个月,杨达夫人的大姨妈(月经)没有来,夫妇二人暗自高兴!

第二个月,还是没有来,两人不禁欣喜若狂!击掌相庆!

于是,夫妇二人像现在奥运举办国时兴的倒计时一样,以“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三百天为基数,算起“离姝出生还有x天”来。

又要添一张嘴了,为了有稳定的收入,杨达便弃商从政。这对于他来说并不难:有祖父辈的门荫,有在朝为官的哥哥杨雄。

在预期的生产期内,杨达夫妇喜得千金,给她起名自然是诸葛亮暗示的“姝”,叫杨姝。

是年是579年(北周大象元年),杨达正好三十而立;而他服务的王朝却立不起来,正处于崩溃的前夕,三年后,北周政权被杨坚取而代之(见后文)!

同时,杨姝的出世,意味着百年之后,另一个政权(李唐王朝)的崩盘(被杨姝次女武则天取代,见后文)!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6 章 遁入佛门

杨姝自幼聪明,很小就会背诵并解读与她年龄不相称的《毛诗》(由西汉时期鲁国的毛亨和赵国的毛苌所编辑和注释的古文《诗》,即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等较为深奥的读物,并喜欢舞文弄墨,涂鸦画画。

到了一般女孩该做刺绣、纺织、缝纳等女工活儿的年纪,杨姝却学“明诗习礼”,喜欢“阅史披图”,并写得一手好字和文章!

之后,她又对佛学感兴趣,经常钻研宗教书籍,并说动父母买来佛像和佛器。

视爱女为掌上明珠的杨达夫妇当然是百依百顺,并专门辟出一间房作为女儿的佛堂。

杨姝也就多半时间在佛堂里潜心钻研,诚心祈祷,专注诵经颂佛。

豆蔻年华,她不像其她女孩那样,喜欢涂脂抹粉,而是素面示人,即使这样,也无损于她那貌美如花的天姿国色!

于是,说媒的人、提亲的人都快要把杨府的门槛踏破了!目的都一样:要娶走这个京城的“京花”!

可是,被诸葛亮料中的杨姝,比诸葛亮还诸葛亮!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总算给了刘备的面子,走出茅庐,终于出山。

但杨姝任凭人家三顾再三顾,却硬是不出阁(出嫁)!

这倒不是她不给人家面子,而是因为她把面子给了菩萨:她一心向佛!

这一来可急坏了她的父母!

左劝右劝不行,杨达夫妇只好拿下老脸,自爆风流韵事,向女儿讲起了之所以有她的来历,抖出了他(她)们当年在益昌的罗曼蒂克史和诸葛亮向杨达泄露的“天机”!

杨姝听罢,只是嫣然一笑。

杨达夫妇苦口婆心劝道:“姝儿,不要辜负我们的良苦用心。人家在你这个年纪,都早做母亲了!”他(她)们指着站在旁边的女佣小杨,“你看小杨,她只比你大两岁,可做妈都做了四、五年了,还一双儿女哩。”

杨氏笑着点点头,并帮着劝道:“小姐,听父母的话,没错。”

杨姝却固执地搖摇头。

杨达夫妇只好相对苦叹:“这孩子是学佛学惑了,学得走火入魔了!”

;;;;;;日愁夜愁的杨达夫妇只好陪着笑脸:“姝儿,我们都老了!人家在我们这把年纪,早就都当外公外婆了!你就给我们个‘鸿福’之‘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