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妖怪传记录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部分(第1页)

、大片的农田和一略而过的村庄,导游小姐的介绍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其实也没必要听,因为这些对于我已经不是陌生的介绍词了,随着那晚之后记忆的潮涌,我已经能够很轻易的记起当年走过的每一处地方的模样。

阴沉沉的天渐渐暗下来,旅行车在颠簸了许久之后终于停住了,导游小姐温柔的叫醒了每一个昏然入睡的旅人们,然后欣喜的向大家宣布:寻访江南古迹游的第一个目的地――“朱镇”到了。

一车的人们或兴奋雀跃或懒意洋洋的走下车来。暗暗暮色下,一条静静的小河映入眼帘,河面上横着一座宽阔的石条拱桥,对岸,一群古旧楼阁的黛色的檐角隐隐呈现,这个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古镇默默无声的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人们七嘴八舌的开始嚷嚷

“这就是千年古镇么?”

“咋这么寒碜?连个欢迎标牌都没有哇?”

“还欢迎标牌呢,没见着连灯都没亮一盏!导游小姐,你是不是带错了路了。”

面对客人们的质问,导游小姐面带微笑,丝毫不见慌乱,看来对于这样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了,只听她温言解释道

“有句老话叫做「入乡随俗」嘛,我们既然来了这里,就要习惯朱镇的习俗,「戌时以前不点灯」是朱镇千年以来流传下的习俗,请各位游客们谅解,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我将在后面的游览中讲给大家听。”

导游小姐说着,把手中的小旗子一挥

“下面我们就要进入朱镇了,因为要保护历史古迹,所以旅行车不能驶入镇内,我们只能步行进去,请游客们跟紧我,小心不要掉队。”

大约是见事已至此,人们只好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带着古怪的表情跟在导游小姐的身后,踏上拱桥,向朱镇走去。

过了拱桥,向前走不远,是一面高高耸立着的牌楼,上面青藤缠绕,字迹斑驳不清,似是饱经岁月蹉跎,一见便知是古旧之物。再往前走,却又见一崭新的朱漆牌楼,上书两个金粉大字“朱镇”,这便是入了镇了。

进了朱镇,果然如导游所说,所有的房子、窗户都是黑着的,没有一户人家点灯,也没见有人出门走动,家家的朱漆扉门都是紧闭着的。湿漉漉的石条街道上,除了瓦檐下雪水融化的滴答声,就只有我们一行人踢踏的脚步声在响,仿若进入了一座无人的空镇一般。

奇怪的是,自从进入朱镇之后,如同感染了这古镇的沉闷一般,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巴。不再有抱怨和不满的声音,连先前那几个嚷嚷的最厉害年轻人也都不约而同的沉默了起来,一声不响的跟着导游小姐的脚步前进。皞忍不住了,轻声跟我说道

“这里好奇怪啊,葻,你不是从前来过么?以前也是这个样子的么?”

“以前……”我沉吟了片刻“以前不是这样的,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热闹的很。”

“怪了。”皞皱皱眉“总感觉很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既来之则安之,静观其变”我说道

前面忽然出现了一道亮光,众人仿佛看到黑夜中指路的明灯一般,一下子情绪活跃了起来,有人开始大声喘气,有人叫出了声,导游小姐也加快脚步,边走边指着那亮灯的地方欣喜得道

“各位游客们,我们的客栈到了。”

亮灯的地方,是一栋精致的三层小楼,临河而立,大约是见我们一行人来了,才将大门打开,亮起一盏小灯。远远看去,这唯一一出亮光与其他沉浸在昏暗的暮色中的房屋显得极不协调,竟好像带着几分诡异似的。但是那些游客们已经受够了压抑人的黑暗,争前恐后的朝亮光里奔了过去。

走到近前,只见楼边迎风挑起一根杆子,上面挂着木牌,借着大门内透出的光亮,看得清牌子上写着四个字:“悦来客栈”。

游客中有人念出这几个字便忍不住笑了,如此千年古镇上的旅馆,居然也起了这样一个被叫得滥熟了的名字,俗气,实在是俗气。

我当然没笑,我在回信过去,记得这里原先就有一间客栈的,不过没有这栋来得漂亮精致。记得那客栈的名字叫做“乐不归”,或许在朱镇鼎盛的时期,这里真的是乐不思归的地方,但就我上次的经历来看,那个“乐”字大可以除了去,只留下“不归”二字便行了。

进了门,是一堵宽大的云石影壁,绕过影壁,宽大的厅堂让人豁然开朗,一条的走道直通柜台,走道两旁是雕花的栏杆,里面摆满了一组组红木的桌椅,柜台上方挂满了木制的菜牌,左右两边,各是一趟“之”字形的楼梯通往楼上。一楼饭堂二楼客房,一切的布置完全按照古时的风格,让人一脚踏进来便如同回到了五百年前的江南小店。趁这些客人们带着惊羡的表情满屋子乱转,围着那些门窗玄关上的雕花品头论足的当儿,皞拉了我捡了个靠暖气的位子坐了下来。虽说这儿的冬天气温没北方那么寒冷,但这阴冷潮湿之气也让人心寒的厉害,脱去外衣抖掉身上的水珠,背靠着暖气慢慢的才缓过劲儿来。

客栈为了我们一行的到来想是做足了准备的,客人们落座之后,导游清点人数完毕,丰盛的晚饭就立刻端上来了。太湖三白、松鼠鲑鱼、青炒冬笋、酱骨头、肉粽、罗汉面……一桌的江南美食让这些早已饥肠辘辘的北方客人们馋涎欲滴,接下来便是一番不顾形象的大快朵颐,皞望着四周做出夸张的表情

“嘿,葻,快看,他们吃东西的德行居然都跟你一样……”

可惜后半句话他没有机会说出来,我飞快的把一个腊肉陷的咸粽子塞进了他的嘴里。

这里的服务生也是一色的古旧打扮,小伙子穿着藏青蓝的对襟土布短褂,姑娘们则是蜡染的白底蓝花窄袖小袄,翩翩然穿梭于桌席期间,替客人添茶续水。饭后,吃饱喝足的客人们心满意足的剔着牙,喝着据说是当地特产的“阿婆茶”,听着大厅里播放的琵琶古曲,悠然自得。

导游小姐则忙碌着给每一个人颁发房卡,望着手中的电脑磁卡,人们仿佛才记起原来自己还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

酒足饭饱,旅途的劳顿缓解了大半,人们立时感觉舒适了许多,一行人开始天南海北的扯了起来。有人记起了昨天傍晚禁灯的事情,遂问导游小姐这个习俗的由来。于是导游小姐便给大家讲了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