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之大民国免费全文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0部分(第1页)

购买下了这些企业之后,接下来就是大规模的搬迁了。

兵工厂、机械工厂还无所谓,但是造船厂是必须要搬迁的,一部分从东京以北的地区搬迁到了大连旅顺、青岛上海等有造船业基础的地方,以南中国占领区暂时还不用着急,让日本工人复工,继续建造战舰才是正事。至于飞机工厂,则是必须搬迁的,大量的比较先进的设备,搬迁到中国补充到中国的航空工厂中,兵工厂也是如此,有使用价值的搬迁,没有的给他们留下作为资产恢复生产。

这些搬迁倒也没有遇到英美的阻力,其实他们也早有打算,正在草拟,让日本以后不得发展航空工业的禁令,零战带给两国的阴影实在是太大了。至于造船业吗,能禁止也好,反正两国都是造船大国,打击了日本的造船业,对两国有利无弊。

对日本分治占领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救济了,不能看着日本人就这样饿死啊,太不人道了。尽管中国人不想管,可是造成的国际影响可不好,战后中国是要做一个负责任的,有影响力的,正面形象的大国的,可不能在这种事上栽跟头。

其实主要是,美英占领北日本后,他们看到了日本的惨象,觉得不救援说不过去了。他们一救援,中国就不好旁观了。

而且此时的日本确实很惨,惨到什么程度呢?

四百三十二节 备战

说日本行将崩溃一点也不夸张,日本人口不带朝鲜台湾,其实不过七千万,战争期间征兵达到了一千三百多万,基本上是能动换的青壮年都加入军队了,一代日本男人都进入了军队服役。而此时这些军队中,有五百多万永远的留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有两百万在太平洋上葬身。还幸存的几百万军队中,少年老年至少占据了一半。

就是这些少爷兵老爷兵,还大都在国外呢,其中半数作为俘虏关押在中国,半数在英美手上。当然真正向英美投降的并没有一半,只不过在南洋的日军,中**队撤离后,立马移交给了英国人。不是蒋价石仁慈,而是他不想担负这些俘虏的供养。

于是这时候,日本国内的劳动力是极其缺乏的,战争期间还能掠夺其他国际的劳动力,现在投降了,那些劳动力都回国了。所以此时的日本,实际上是一个老弱妇孺的国家。

对待留在中国的俘虏问题,赵礼的意思是,让他们都去赎罪,就像原本历史上苏联人做的那样,让这些家伙在中国服劳役几年,修道路、盖房子、开荒都用得上他们,起码省了骡子。可是恰恰是抗战的主力塞北军没有俘虏多少日本人,原因第一是日本人的战斗意志确实很强,少有投降的部队,现在塞北军俘虏的日军人数总数还不超过一万人,倒是蒋价石哪里有数以百万计的日军俘虏。不是蒋军强,而是他赶上了日本投降。李宗仁手里也有上百万日军俘虏。赵礼给李宗仁出了个主意。这丫接受了,这些日本全都拉到了广西的山中,修路去了。蒋价石倒是顾及他的领袖风范,对日本俘虏客气了许多。没有强制服役。甚至在有些地方,他还把日军编入自己的军中了。

蒋价石的做法其实也是在备战,不过他的备战针对的恐怕是国内的军阀。

赵礼也在备战,他的备战目的则就是德国人了。

从人力上,蒋价石为了备战可以把大量的伪军编入自己的军队,甚至把日本人编入军队。赵礼倒是没这么直接,但是也把伪军算了进来。这些人,老百姓恨他们。觉得他们贪生怕死,不敢跟日本人作战;可是当了伪军后,却狐假虎威狗仗人势,欺负起人来。比他们的主子还狠。赵礼倒不会这么想,他没这么情绪化,他看问题的方式早转变成了政治性的,那就是所有东西在他眼里都是冷冰冰的利益。

他考虑更多的是这些伪军的利用价值。

日军俘虏塞北没多少,可是伪军却绝对比中央军俘虏的要多。当年中国伪军最多的地方不外乎三个地方。第一是东北,第二是华北,第三才是华南。而这三个地方,塞北军占领了两个。东北的伪军当时是被张学良收编了,他为了尽快回复实力。也是放过了清算这些所谓的汉奸的机会,而是把他们通通编入了自己的部队。让东北军再次回复到了近百万的数量。可是在赵礼照顾他的面子,安给他一个日本占领军司令后,他就熄灭了在逐鹿中原的野心。他明白他已经没有力量在跟赵礼对抗了,不提靠这些伪军,残破的东北,就算是全盛时期的东北军也不行。他见好就收,反正落下一个日本占领军司令的头衔,国仇家恨他都报了,还有不错的名声。

于是他真心的向塞北投降了,嫡系东北军开到了日本,伪军全都交给了塞北军来处理。张学良的注意,除了对日本外,更多的放到了东北的恢复上来,能让家乡父老过上安稳的日子就是他下半生努力的目标了。

在东北收编了四十多万伪军后,下来是华北地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的伪军数量有两百多万,尤其是华北,简直就是生产伪军的良田仅仅这里就有一百万伪军。后来的安徽、苏北、湖北的伪军数量也很客观达到了百万之数。

原本的历史上,在中国的日军数量没有伪军多,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葩笑柄。这个历史上,尽管没有那么严重,但是数量仍然是让人发指的。

最后统计下来,塞北军收编的伪军数量达到了五百万。没说的,全都编入了预备役,送入新兵营回炉锻造去。只等前线吃紧了,就派上去补充。至于伪军的军官,则通通一边凉快去,不审判他们就算好的了。别指望还让这些人高官厚禄。

有了这些伪军的一个好处,就是不用在折腾老百姓了,老百姓还是去搞生产的好。他们求的是安稳,他们也着实需要喘口气了。从辛亥开始,中国就没停歇过,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现在能得到了暂时的安宁,不得不说这些伪军总算是做了件好事了。

除了人力外,塞北的工业全速生产,可是要对付德国,赵礼心里还是打鼓,德国跟日本不一样,工业实力强大打了让人窒息的程度,尽管美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国家,但战争期间,机床的生产却没有德国高。可见德国的工业造血功能是不输于美国的,这样的国家,现在得到了整个欧洲的资源,整个欧洲的人力,如果开动起来,太过恐怖了。这也是他必须被消灭的原因。

于是赵礼不但继续动员塞北的工业,也把目光转向了日本,日本的军火中,步枪他是看不上的,机枪也不行,但是大炮还是能用的,仔细斟酌,挑选了十几种较为先进的,比如九二式步兵炮等火炮,给日本工厂下了订单,让他们恢复生产,当然对外也是一种形象吗,帮助日本恢复经济的形象。另外更多的则是日本的轻工业企业,生产军大衣的。军靴的,生产军用食品的,通通纳入进来。

相信塞北的工业基础,加上日本的庞大生产力。在解放后的整个中国的资源注入下,应该能有跟德国抗衡的力量。不过赵礼这丫还是不放心,他也实在太没有安全感了,他继续要求美国援助。表示美国至少要援助塞北三分之一的物资,也就是供应三分之一的塞北军,塞北恐怕才有跟德国陆军一较高下的实力。

美国人仔细考虑了这个请求,答应了,在他们看来。塞北的顾虑完全是有道理的,德国的实力现在确实膨胀打了恐怖的程度。武装了千万德意志军队,另外还有上千万的仆从军。工业实力,尤其是军工实力。德国本土的,加上法国占领区的,意大利的,比利时荷兰的,罗马尼亚的《小说下载|WRsHu。CoM》。希腊的,苏联占领区的,加起来真的不惧美国。资源上,最重要的资源中。煤铁德国不是很缺,加上又占领了苏联的钢铁基地。煤炭产地,更是连美国都赶不上他。石油罗马尼亚油田也继续开采,又修复了一部分巴库油田,巴库油田的开采条件是非常好的,比之中国的要好很多倍,日本的经验,加上德国的技术力量,修复是迟早的事情,而且这里新建油井也容易很多,于是现在几乎是每过一天,德国的石油产量就增长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