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之大民国免费全文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4部分(第1页)

蒋价石最近刚刚吞并了一个大军阀四川的刘文辉刘文辉比之历史上幸运了些,统治四川一直到了抗日胜利,可仍然没能继续逍遥下去蒋价石大军压境,又用高官厚禄笼络刘文辉向塞北求援未果后,只能接受被收编的结局

塞北军之所以没有干涉,第一是因为抗战胜利了,没必要在为了保存抗日力量而进行军事威慑了,第二也是因为这是赵书礼跟蒋价石达成的协议塞北军削除北方军阀,而中央削除南方军阀,互不干涉赵书礼不希望中国有太多军阀存在,因为这就意味着中国始终是分裂的,中国走向统一的过程,必定要除去这些军阀于是蒋价石吞并四川的时候,赵书礼将张学良流放到了日本,东北军在中国境内没有任何存在了

另外一个让蒋价石心生歪心思的原因是他势力强大了抗战中蒋价石得到了大量美援,还有大量的塞北武器装备,这些足可以他武装五百万军队而蒋价石却扩张到了千万部队,当然其中是有战斗力很强的部队的,比如从印度回来的一百万远征军,这显然是王牌还有薛岳跟杜聿明掌控的一百万湘军,这也是战斗力不错的加上蒋价石之后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将武器装备优先补充了一些部队还有一百万战斗力强悍的军队,这些军队看成蒋军中的王牌部队,足可以跟塞北军抗衡

尤其是由74军整编而来的整编74师,张灵甫任师长,这个师在日本投降后,空降南京,接过了南京防务,被称作御林军这个师中装备了大量的火炮,支援火力,甚至还有上百辆坦克,在火力上甚至优于塞北军这也是蒋价石手里王牌中的王牌

问题就出在这个整编74师身上了,此时它过江了,到了长江北岸,而北岸是塞北军的控制区

这是挑衅,或者说是蒋价石在试探手里武装的强大,让蒋价石开始不能满足于眼下的局面了,中央偏安一隅,而地方势力却做大,这跟中原大战前的情形类似,蒋价石相信他有足够的权谋可以改变这种局面

他不但向塞北军挑衅,向其他势力也在挑衅,而且还在塞北军之前

在完成了军队的整编后,蒋价石第一个目标是桂系此时桂系掌控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四省,在蒋价石眼里格外扎眼驻印军从缅甸打到云南后,跟云南的滇西远征军汇合,进行了整编后,组成了一只将近一百五十万人的强力部队这只部队基本上都是美式,火力强大训练充足,又经过跟日军的正面血战,战斗力之强悍,不输于塞北军中的主力部队

这只部队就是蒋价石用来对付桂系的刀,而且蒋价石深信,就这一只部队,就足以摆平桂系了唯一担心的就是,塞北军会不会就此干涉蒋价石的思维模式跟其他人不一样,当年他要打桂系的时候,先打冯玉祥,现在也是如此,他想吞并桂系前,却偏偏挑衅塞北军

他的想法是,只要塞北军在摩擦中,退却了,那就意味着,他们暂时不会跟中央对抗塞北军向来强硬,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挑衅置之不理,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塞北军有大量部队在境外作战,在疆又部署了大量的军队防范德军,这可是一个机会

于是蒋价石果断的试探了,试探的部队是他的王牌军,他认为这只部队即便是打不赢塞北军,也可以全身而退,总之不至于吃亏

赵书礼受到消息的时候,心情还不错,因为高凤举传回的消息显示,德军的战斗力也就那样,没有他想象中强大其实想想也是正常的,塞北军的精锐部队,经过抗日的洗礼,一点也不输于日军的精锐,而日军在训练上,也未必就比德军差差的恐怕就是作战素养了但是却在战斗意志上完胜德军,而塞北军的作战意志同样坚定这样的情况下,塞北军其实并不比德军差加上数量的绝对优势,胜利一点也不稀奇

心情不错,对待中央军的挑衅,赵书礼是采取了容忍的态度的他让沿江部队主动后撤让开部分地区给中央军,此时赵书礼认为,中央军之所以在南京北岸挑衅无非是想彻底解除塞北军对南京的维系,于是才忍让了而中央军也适可而止,试探到了塞北军的态度后见好就收开始专心进行南方战争了,军事频繁调动,兵锋直指李宗仁桂系势力

————————————

高凤举的部队提前到达了比塞大港,因为美军他们休整了高凤举不明白,打了那么一场仗,休整个毛线

在比塞大迎接他的是坚固的德军要塞,这些防御工事原本是法军建的,法国人很热衷于建设这些东西也很有经验马其诺防线就是例子,可以想象这里的防御有多么稳固了

掩体钢混结构,深埋地下,有数层大炮炸不开,飞机没辙,只能采取地面进攻坦克部队是第一波可惜被德军打退了德军在这里的装甲力量,比之在的黎波里强第一是这里是他们的后勤总中转,物资最为丰富第二的黎波里的装甲军团竟然早已经退到了这里,留给美军炮轰的只是一座空城而已

察觉到这点后,高凤举反应很快,他意识到中计了

德军在的黎波里根本就是在做戏,放弃这里,引诱盟军聚集到比塞大港,然后聚而歼之而为了抢夺优势,此时在比塞大港的高凤举兵力只有十来万人,而美军还在三百里之外呢

果断撤退,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埋伏在各处的德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出现,把他们的退路切断了,一个包围圈凭空而来

进入近代后,中国的军事战术或许因为兵器而落后了,但是军事战略却始终不曾输给西方孙子兵法放之四海而皆准,纵横时空都有用,高凤举看到了对手的计策,可是已经晚了,此时才开始懊悔,不该为了抢攻,先锋部队狂飙突进

高凤举的副手陈驰也窝火,大骂高凤举傻×,陈驰是先锋部队也就算了,高凤举你玩什么刺激,你也跟着前锋走一向谨慎的高凤举,难得一次热血了一把,没想到就中了德军的计这也是命中该有,军事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麻痹大意

高凤举:“让我走?”

陈驰:“没错,联合坐飞机走,死了我没关系,死了你,他妈我们这支军队可就完蛋了,还不给老外笑话死”

高凤举:“你开什么玩笑,此时我能走吗,我走了军心岂不是乱了”

陈驰:“你当你是谁啊,你走了还有我,有我在,军心就乱不了听我的,赶紧滚蛋,看到你就烦”

被围之际,部队两个主官却激烈的争吵着

高凤举:“我不可能走的,这次是我决策失误,我会承担的”

陈驰:“你承担个屁啊,你他妈跟我一块死到这里,那么谁给我报仇啊”

高凤举:“你胡说什么呢,我看是应该你走,你懂装甲军作战,我精于步兵,留下步兵部队殿后,你带装甲兵快突围,对方应该留不下你们的”

陈驰道:“放屁,老子之前的队伍可是王牌中的王牌,那时候你在哪里,我打着望远镜都找不到不过现在我有一个策略,这样这样如此如此”

听陈驰说完,高凤举在沉思

陈驰冷哼道:“你爱听不听,反正老子是打定主意,在这里再摆德国人一道了”

高凤举听从了陈驰的建议,跟着大部队往西南突围而去,而陈驰带着两万步兵,部署大量火炮和机动火力阻击掩护大部队撤退

大部队最终成功撤退,而陈驰战死了,最后还有八千人在高凤举突围后,打电话给他们让他们投降高凤举本来是想保存这些人的性命,他觉得德国人不是日本人,始终比较文明,日内瓦战俘公约德国人还是发起国呢,他相信德国人会遵守这些善待俘虏的

这个决定最后让高凤举悔恨了一生

四百三十九节 噩耗…

不能让中国再次发生内战,这是赵书礼的底线了

能怎么办,加入?干涉?只能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