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巅峰帝国mod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坦克介绍(第1页)

T-34是苏联于194o年代到195o年代生产的中型坦克,被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好的坦克,在坦克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T-34坦克由工程师科什金所设计。194o年6月出厂。194o年开始装备苏军,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次参战。主要改良型号T-3476、T-3485;衍生车种oT-34等。

T-34全重32吨,乘员5人,主武器为1门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为2挺7。62 dpdT机枪,车宽2。92米、车高2。39米,扭杆悬挂装置,Б-2-34行水冷柴油动机、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驶度每小时55公里、最大行程468公里,通过障碍高o。75米、越壕宽2。49米、爬坡3o度、装甲厚18至6o毫米。

黑豹坦克在设计上采用了很多T-34坦克的构思,如采用大功率动机、宽履带、长身管火炮以及倾斜装甲等等。虽然最终定型的黑豹坦克仍然与T-34较为相像,但黑豹更重、火力更猛、机动性更好。黑豹采用了重叠式负重轮以及艺术级的悬挂系统,这使得黑豹坦克在地形复杂地区也可以高行进。(译者注:黑豹的动力系统以及悬挂系统有着难以进行维护的缺点,其后勤压力非常大,与老虎差不多)

虎式坦克于1937年春季开始研,开过程几经周折。到1941年亨舍尔和其它三家竞争对手(保时捷,man,和戴姆勒?奔驰) 分别提交上一款35吨左右,配备75mm火炮的坦克设计方案。然而,苏联T-34型坦克的诞生宣告了这些设计的过时。据亨舍尔一位设计师 埃尔温?阿德勒讲:“军事专家深为震惊,他们现当时德军装甲部队竟无一款坦克能与T-34匹敌。”于是,定制标准立刻提高,包括车重增加到45吨,并配备一款88mm火炮。新坦克的原型车必须在1942年4月2o日,阿道夫?希特勒的生日上亮相。由于研时间有限,原先较轻的底盘设计被保留。增加的重量使得一些部件需承受更大的压力,因而该车可靠程度、稳定性相对降低了。不像豹式坦克,虎式坦克丝毫没有借鉴T-34坦克的设计经验:斜坡式装甲在防穿透方面的优势。但采用厚重、制造质量优良的直面装甲,实战中表现亦是毫不逊色。

虎式坦克的设计概念不同于德国早年大部份坦克,在此之前的设计强调机动性、防护和火力三方面的平衡。虽然德国早期的坦克火力往往不及其它对手,然而战术上的优势抵销这些不利条件。虎I坦克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设计理念,着重火力和装甲的而牺牲机动性。重型坦克的设计工作在193o年代后期就已经开始,但是没有计划生产。而真正刺激虎I的出现是为了对付苏联T-34。尽管大体上的设计和外型类似Ⅳ号坦克(中型坦克),但虎I坦克的重量足足是Ⅳ号坦克的两倍,重量的增加来自于更厚装甲,大口径火炮,以及必然产生庞大的燃料和弹药储存空间、较大的引擎、更坚固的传动及悬吊系统。

虽然虎I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当中重武装和重装甲的坦克,盟军坦克的一名强大的对手,但设计过于保守且有一些严重缺点。平的钢板面明显的没有参考到T-34的倾斜钢板的设计,要求结实增强重量已提供充足的保护。坦克的重量紧密压在悬吊系统上,导致于维修困难,再耐用的悬吊系统也不堪使用。

虎I坦克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它的非常高生产成本。对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了 4o,ooo辆美国m4谢尔曼式坦克和58,ooo 辆苏联T-34系列坦克,与1,355辆的虎I 坦克和 5oo辆的虎II坦克比较。德国的设计在时间、原材料和费用(德国马克)都是昂贵的。虎I坦克的成本相当于当时Ⅳ号坦克的两倍和3号突击炮的四倍。

在战争中“虎I”击毁了大量的敌军坦克和其它装备,在对手心中树立了不可战胜的神话、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虎I”装备的88mm炮威力巨大,这使它成为所有盟军坦克危险的对手,它那厚重的装甲使它几乎坚不可摧。1944年7月,5o6重型坦克团第三连的虎式坦克在3,9oom的距离上击毁了T-34坦克。“虎I”最大的缺点是它的后部防护和动机——它需要持续的工作,否则一旦熄火就很难启动。虎式坦克的重量限制了能通过的桥梁,另一个缺点在于以液压操作的炮塔机件转动的十分缓慢,炮塔可以人工转动,除了在对角度的微调外,极少在战场上做如此的动作。

美国的m4中型坦克是二战中后期的著名坦克,也是二战中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之一,总生产量达到了49234辆,在二战后期的坦克战中,m4坦克挥了重大的作用,因而在世界战车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m4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m3式75mm火炮,可以射穿甲弹,榴弹和烟幕弹。在m4系列的各种改进型车上,共装有4种不同型号的动机,变箱为机械式,行动部分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侧6个负重轮分为3组,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

m4坦克的型号十分繁杂,仅美国官方公布的m4系列改进型车,变型车,和实验型车就有5o多种。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这6种型号的改进型车,主炮有75mm,76mm,9omm,1o5mm。

m4的火力虽略显不谢尔曼的长处在于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用途广泛。有的在炮塔上加装6o管4。5英寸火箭射器(m4管风琴);有的加装喷火器成为喷火坦克。还有的将其主炮改为1o5毫米榴弹炮,加强软杀伤能力。大战后期则以生产装备76毫米长身管高初主炮的m4a3为主。而其主要缺点是火力、装甲防御力与德、苏著名中型坦克相比,有相当的差距。它的汽油动机周围装甲防护尤其不足,和德军对手对垒时极易中弹起火。因此美军给它起了个外号——“Ronson”,一种名牌打火机(其广告词: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m4谢尔曼并不是二战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其巨大的装备数量加上蒙哥马利、巴顿等名将精明的运用,使它在盟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巴顿将军指挥下的美军装甲师主要装备就是m4坦克,它们在诺曼底登6以后的历次战斗中挥了重大的作用,1945年春,美军有16个装备有m4中型坦克的装甲师参加了对柏林的总攻。

足,但它的坚固,可靠和耐久性却享誉军界。在整个大战期间,m4成为美军坦克力量的骨干。由于美军不像德军和苏军那样装备了重型坦克,m4有时也得权充重型坦克使用,尽管它并不能完全胜任这个角色。

churchi11(丘吉尔)步兵坦克是英国的最后一种步兵坦克,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生产数量最多的一种坦克,总生产量达564o辆。churchi11坦克是取代mati1daII(马蒂尔德)的步兵坦克,研制代号为a2o。但是在研制过程中,英国现a2o样车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194o年7月,沃克斯豪尔汽车公司接受了研制a22步兵坦克的合同。并于7个月后制造出第一辆样车。1941年6月,第一批14辆生产型坦克交付英军,接着就开始了大批量生产,并命名为churchi11步兵坦克。

churchi11步兵坦克,共有18种车型,其中主要的是I-VIII型。该坦克的装甲比较厚,和二战期间的其他坦克比,属于防护力较好的。churchi11步兵坦克于1941年到1952年间在英军中服役。爱尔兰,印度和约旦等国的军队也使用过这种坦克。

和所有的英国步兵坦克一样,丘吉尔坦克最大的弱点就是火力不足,依旧无法和虎式豹式正面对抗。巡游坦克和步兵坦克,将坦克的三要素:机动、防护、火力强行分离,其后果就是,无论是步兵坦克还是巡洋坦克,都难以和苏德同期的主力坦克T34和虎豹对抗。

有趣的是,英国人造出二战最好的反坦克炮17磅炮,最好动机——梅林动机,但是他们却没有造出最好的坦克和飞机!这一点,主要是英国人观念上的保守问题。

“克伦威尔”巡洋坦克于1943年1月开始生产,共有8种车型。早期研制的“半人马座”坦克以及最后研制的“挑战者”和“复仇者”坦克,也都属于“克伦威尔”坦克系列。

“克伦威尔”I、II、III型坦克的战斗全重约28吨,乘员5人。主要武器是1门57毫米火炮,辅助武器有1挺7。9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7。92毫米前机枪。动机为V-12水冷汽油机,功率441千瓦。传动装置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行动装置采用“克里斯蒂”悬挂装置。坦克最大度达64千米小时。车体和炮塔多为焊接结构,有的为铆接结构,装甲厚度为8~76毫米。IV、V、VII型坦克换装了75毫米火炮,增装了炮口制退器,射的弹种由以穿甲弹为主转向以榴弹为主。IV、V、VII型的区别是,IV型采用铆接车体,V型采用焊接车体,VII型加装附加装甲。VI、VIII型坦克换装了95毫米榴弹炮。VI型的车体为铆接结构,VIII型的车体为焊接结构,有附加装甲。“挑战者”和“复仇者”坦克换装了76。2毫米加农炮,车体加长,战斗全重增加到31。5吨。“克伦威尔”坦克的变型车有“鳄鱼”喷火坦克、指挥车和抢救车等。

“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的重要坦克之一。在诺曼底登6作战中,曾挥了重要作用。

97式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最成功的一种坦克。日本在这以前有一种89式坦克,到了3o年代中期,89式坦克的火力和机动性已明显落后于当时世界坦克的展潮流。为此,日军参谋总部和工程部在1936年决定展一种新式坦克。时值七七芦沟桥事变爆之际,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急需大量战车投入战斗,于是采用了三菱重工的样车“奇哈”。日军将其定名为“97式中战车”(即97式中型坦克)。和89式一样,虽然名为中型坦克,但在今天来看,只能算是轻型坦克。不过各国的军事专家们仍然称它为中型坦克。为了战局的需要,日本人又对这种坦克进行了多次改进,其中有“一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以及“四式”和“五式”。97式中型坦克的总生产量约15oo多辆。这种坦克广泛用于日本侵华战争,东南亚战争和太平洋岛屿的争夺战中。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人民军队的第一辆坦克就是97式坦克。1945年12月1日,正是凭着这辆坦克成立了中国人民军队的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这辆坦克从参加绥芬河剿匪,三下淞花江南,攻锦州,打天津,立下了赫赫战功,获得了“功臣号坦克”的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6月15日至7月6日的塞班岛战役中,由驻辽宁东宁调来的关东军第9坦克团(97式中型坦克和m1型95毫米 “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击毁。6月22日,只剩下两辆97式坦克可以战斗。战役结束时,全团515人,只有2o人回到日本本土。1975年8 月,两辆完好的97式中型坦克被运回日本,一辆保存在富士山下的少年战车学校里,另一辆保存在东京靖国神社,成了日本右翼势力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祭祀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