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盗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84 唯一没掉的马甲求月票订阅(第1页)

于是,黄月英与诸葛大佬的首次信件往来,以孩子教育问题开始,也以孩子教育问题结束。

接着,在安排好了襄阳的诸多事宜后,黄月英与甘宁一行人,收拾好了行囊,往沔阳而去。

待回到沔阳时,已是四月底近五月,气温比前几个月要高上了许多。

感受着这早夏的阳光,为了不变成“家有丑女”的丑女,黄月英一路上都是躲进了马车里头。

幸好,沔阳距离襄阳不算远,她也没有太难受。

庄外,沔水边,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稻田,禾稻茎秆粗壮,暖风一吹,便是如同波浪一般荡漾开去。

在后世,作为出生在早已没有稻田的农村的孩子,这样的景象黄月英只是在电视之中见过,亲眼看到……和在电视上看,感受完全不同。

下车,伸出手,摸着稻杆,感受着那蓬勃的生机,心中是感叹,是惊喜,是期待。

“今岁,当丰收。”甘宁笑着感慨。

“对。”黄月英心情好了许多,旅途的疲惫,也像是在这一刻一扫而光。

若无意外,今年她能囤上一大批粮食,

但她仍然需要多囤一些,应对未来的兵灾、疫病以及旱灾……在这时代,天灾的破坏力,远比后世要严重得多。

庄外,那长长的主路上,是以整齐的青石板铺的地面,两侧,是庄子里承建的为摊贩们遮风挡雨的草庐。

有了这几个月的发展,来黄家庄子外的摊贩数量比之前多了好几倍。

看着这副景象,黄月英上了马车,接下去,该回去和自己人过一下目前的情况了。

……

“哎?将军回来了?”有早就在这儿摆摊的摊贩见到甘宁,都热切的问了一声。

“是啊。”甘宁也笑着回,这种和谐与安宁的景象,在他当郡丞时,极少见到,心里受用无比。

“将军辛苦了。”有摊贩感叹。

虽然不知道这位将军去了哪儿,但却知道,庄子上又要招护卫了,这个消息,对于他们来说,看似没有什么相关性。

但,谁没有个亲戚朋友啊?

若能进黄家庄子的护卫,那压根就是享福。

他们这群饿过肚子的人,最怕的是饿肚子,而不是所谓的操练。

……

黄月英家中,偏厅内。

庞山民与黄寅正看着这些日子的一些消息,桌案上的书和纸都堆了不少,俨然是他们平日办公的地方。

便听得有护卫来通知,说是将军与小先生回来了。

庞山民一愣,而后黄寅也愣。

说起小先生这事儿……两人推测了许久所谓的沔阳黄楚究竟何人……还师从承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