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世中华图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部分(第1页)

大山中铁料有限,刨去给火枪组的外,柳严辰手中的分量破开铁模外就只够铸造十五门的,其中三门是六百来斤的重炮,余下的十二门就全是小型臼炮。

梁纲出征带走了八门臼炮,余下的则需要固守大本营,也是为以防万一,备战第三道防线。

然而石门山寨这一阵无疑也是极为重要,第二大队又力量有限,所有的谋划都摊白之后,阿尔哈图必然会全力猛攻第二大队,而到时候第二大队可不见得就能守得住石门山。要明白这时候的石门山寨可远不比第一战时准备的充分,不但没有储备大量的滚木礌石,连寨墙都是几日前抢修的……

防御力度上跟原先的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王邵谊为第二大队准备了不少的手雷,但是单凭手雷作为威慑力,那显然是不够的。第二大队想要守住石门山,就必须有一件压得住阵脚的大杀器在手。

于是乎这床弩就第一次上到战场了。

床弩,制作这个以用来发射火药包,这个主意是梁纲率先想出来的。并且他立刻着手进行了实施,等到梁纲出山时,这五架床弩就已经造好了。

配上绞盘和滑轮组,床弩的性能有了一定的提高,只需要两个人就完全可以快速上弦。

床弩的射程最远可达到一里多地,很轻松的就超过二百丈,而在枪杆上绑上火药包之后也可以射到百丈开外。(从山头向山下射击,就更远了)

与臼炮相比,床弩发射火药包的落点精确度更高,射程也更远,爆炸威力也更大,而且射速上也只超不减。火药包的引线计算妥当之后,其成功率也是远大于臼炮射出的开花弹的。所以在性能上与臼炮相比,床弩火箭是完全超越。

就是算上那三门六百多斤的重炮,除了射程上逊色外,其余的地方也是远把它抛在身后。

在第一架床弩制成之后,测验了它的性能后,梁纲立马就想大规模制造这种玩意,虽然他很清楚日后的战场,大炮才是王道,但床弩的优越性实在让人垂延。

好在他没有被眼前的‘利益’蒙住了眼,床弩虽然有着诸多的优越性,可是它的缺点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一、弹道上。床弩直来直去当然准,可用它玩抛射……(无语不解释。)

第二、耗药量大。一个火药包里单火药就有十几斤……这样的消耗,梁纲显然支付不起。(再好的东西,用不起也白搭)

第三、行动不便。当然,这个行动不便比起重炮来还是好很多的,而且指的也并不是重量。单从重量上来说,它比臼炮都要来的轻。之所以说它行动不便,主要是因为床弩是轻而不便。

首先它体积大,二是木质结构,不结实。

必要时候臼炮或是重炮,都可以直接卸掉炮架,抱着或抬着炮管直接走就行,而且摔到了也不会挨多大的事,铁质的么!可床弩不一样,它的零件虽不太复杂去,却是组织严密的,只要一个坏掉,整个床弩就报废了。而且山地间,行动中磕磕碰碰都是难免的,说不准什么时候抬床弩的人脚一打滑,床弩就歪了……

也正是考虑到这些,梁纲之前才会舍掉床弩不用,而是抬着八门臼炮出发。

而直到他出山后打了一系列的胜仗之后,大批的物资,如硝、硫磺等紧缺物资运送到山里,一桶接着一桶的火药被制造出,一个接着一个的火药包被制作出,这五架床弩才算是有了足够他们施展威力的火箭,小心的被抬上石门山上后,整整二百支火箭,真是让他们有了用武之地。

有了这二百支火箭压阵,再有大量的手雷运上石门山寨,王邵谊相信,第二大队凭靠这些足以确保石门山无恙!足以把阿尔哈图挡之门外。

'。。'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一百三十九章 再破

轰轰的炮声搅的陈生龙头都炸了。

想睡却又睡不着,心里紧张的有些过度,似乎只要一闭眼,就会有无数的‘匪寇’蜂拥杀来……

而且城头盯梢的人因为没有躲避炮火的经验常有被炸死的,就连躲在城墙后面的人手也时不时的被蹦起的石块砸死、砸伤的。而每到有人被炸死、炸伤第一个报知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打搅的就是陈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