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宫升职记 第1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部分(第1页)

雨一直下到后半夜才慢慢小了,第二天早晨,停了。

当然唐果没注意,她晚上睡得熟着呢,早上起来已经阳光灿烂。上班以后听皇帝和人说起,才知道的。

皇帝今日没有御门听政,召见了更多的大臣来东暖阁,满汉都有,唐果听他们给皇帝请安时知道的。今儿倒是都说的汉语,“奴才”和“臣”轮流出现。皇帝一边和他们讨论,不时还写着什么。

唐果不耐烦听,只偶尔看看墨够不够,便继续雕像状态,八分精力去神游,留下二分看家。她对这个状态的掌握越来越熟练。

正神游到绝情谷底,突听“扑通”一声,心剧烈跳了一下,凝神看去,却是皇帝不知怎么弄翻了砚台。砚台掉在地上,桌上、皇帝袖子上、地上都有墨汁。

这一惊非同小可,居然关系到自己!

已有人上来捡东西、擦桌子、给皇帝端水洗手,梁九功拿了件外衣给皇帝换上了。期间皇帝继续和大臣说着话,根本没注意这些。

唐果定定神,暗骂自己惊弓之鸟,重新拿了一砚台墨放到皇帝桌上。——这是陈喜儿交代过的,墨磨好了分开装着,以防万一。看太监们井然有序,不慌不忙,唐果佩服人家训练有素的同时,也暗暗叹息:我一个宫女在这屋呆着算什么呢?

她也是最近才发现,她上班的这段时间,只有她一个女性在皇帝身边服侍,其余全是太监。崔安她们四个管的是皇帝衣鞋被褥之类的清洁、针线什么的,可是皇帝换衣服什么的,就她目前所知,都是由太监动手。崔安他们平时根本不出现在皇帝面前。唐果不知皇帝什么意思,只好加倍谨慎。

唐果不敢再神游,也不愿听那些朝廷大事,无奈声音可不管她的意愿。

“自从四皇子提前半年多完成兵役,考核还是优等,底下的反对声已经听不见的了。今年该服兵役的八旗子弟也没听哪个抱怨,还有五皇子正服着兵役呢,他们谁敢!再说,他们想袭爵、想领俸,就得服兵役,就得考核过关!新的八旗兵役制推行顺利,皇上可以放心了。四皇子就要大婚了吧?奴才先恭喜皇上了!哈哈哈……”这个声音很洪亮,而且汉语说得很好,唐果记得好像是哪个王爷来着。

新八旗兵役制?那是什么?历史书上好像没有……倒是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似乎是八旗没落……

皇子要服兵役的吗?没听说过啊,如果有,这样的事历史书上肯定会说,何况是雍正皇帝……难怪看他黑黑的,原来当兵去了……而且大婚?看四阿哥的样子应该十七八岁了吧……才大婚?不是说古人结婚早吗……是因为服役的缘故?

唐果觉得自己的头脑有点儿反应不过来,她一直疑惑自己到底在哪里。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清朝历史,大概的还是了解的,除了历史课上学的,也有书上看的、听别人讲的、电视上演的。

先前吴雅氏的事情她就觉得疑惑了,可是毕竟不是很清楚,后来吴雅氏升为德嫔,唐果几乎可以认定她就是自己记忆里那个,只是不知她为什么降成了贵人。如今她既然又成了德嫔,将来再升成德妃也说不定……倒是无需纠结。

但今天这新八旗兵役制的事情,唐果可以确定自己学习过的“历史”上,没有皇子服兵役还要通过考核的事情。

“我究竟在哪里?”晚上唐果难得的失眠了。胡思乱想了大半夜,唐果终于镇定下来了:爱在哪里在哪里!人们认知的世界本来就小,我被原来的知识所限,虽然怀疑过这里是不是历史上的清朝,但其实我内心深处还是确定的吧——因为我觉得原来所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总是拿它和这里比较。

其实就像老梨树说的,宇宙广大又多重,那么就像人类有同卵双胞胎一样,宇宙生出相似的多胞胎也很正常啊。我既然到了这里,生活在这里,自然这里是真实的,我只要好好生活就是,何必计较是不是历史中?

这样想着,心情平静下来,很快睡了。dywx

第十八章:再见苏全

DYWX    唐果解决了思想意识领域的矛盾,从此一如既往,小心翼翼的上下班。无事呆在屋里和“金大师”探讨武功,日子过得很平静。

这一日是五月初二,马上就过端午节了。

今年春天雨水很勤,晴朗个三五天就有一场雨,又没有刮太大的风,唐果估计应该就是风调雨顺了。前日又下了一场大雨,直到昨日中午才停,皇帝的心情持续愉悦中。他传了各位皇子来,领着一群大小儿子浩浩荡荡往御花园进发,最小的那位唐果见过,十四皇子胤禵。看皇帝的意思是要作个诗什么的,梁九功让唐果收拾出不少笔墨砚,又拿了纸,随着去了。

幸好不用唐果搬那文房四宝,有小太监捧着。唐果想果然乾清宫宫女的待遇不同,也就乐得清闲,跟在后面。

皇帝他们一家子说的仍然是本民族语言,除非有汉臣在,人家总是这样。估计是在议论今年的雨水之类的。

唐果也不理会。看着路两旁的青翠,唐果想的却是:我那小院里种下的白露葱应该可以吃了,不知道还在不在?

葱本来是吃了有口气的,不过苏全找来的种子不知是哪一种,唐果估计可能跟自己那一世吃过的香葱是一类,又不太像,不辣,微甜。白露葱长出之后,采来和着木耳拌凉菜,各种调料配着,基本没什么口气,饭后弄点儿茶水漱漱口就行了。这几年,他们在小院没少吃这个菜。眼前出现那带着清香的、微酸带甜的小葱拌木耳,唐果有点儿想要流口水,连忙忍住,想别的。

“不知苏全怎么样了……”唐果默默的想着,两个月没见了。这位她今生第一个朋友,如今不知在干什么。

皇帝一家子果然是作诗了。唐果很佩服梁九功的眼力见儿,除了那吴雅氏的万寿节礼物一事,梁九功几乎没出过错,而且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就可以做好差事。不像自己上班期间那样的小心。“不过人家是在心里小心也说不定,谁都像你一样?差不多啥都表现出来了……”唐果暗暗嘲讽自己,她已经很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了,不过没多大成效,有些东西是天生的。

再看皇帝一家子,谈笑风生之余,诗都写出来了,连那十四皇子胤禵都交了卷,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

皇帝更是喜悦,一首首的看了,不时说两句,看大家伙的活跃劲儿,可以断定气氛很好,没人挨批。

唐果基本没正面仔细看过皇帝一家子。皇帝她原来还有心思细瞅瞅,看看到底什么样子。后来自觉宫廷的水很深之后,便把全部精力放在不出错上,没心情管皇帝长啥样了。看砚台的时候,只能看到侧面。还是有次皇帝对面走来的时候,恰巧瞄过几眼:容貌算得上出色,气质人所不及。至于诸皇子,见到的就那几个,至今认不全,随着大家伙请安,也不能抬头去看人家的脸;侍立在皇帝身后倒是可以偷瞧,不过你看得见人家,人家也能看见你,唐果不冒那个险。每日里垂手低眉,保持奴婢侍立最佳状态,绝不多看一眼。

这时也是远远的看过几眼,墨都是弄好的,用不着她过去,便罢了。

皇帝又赏了些东西,其中有笔、砚,看意思好像是胤禵缠着要来着。

皇帝交代了唐果,唐果忙应下。皇帝这类东西多着呢,不过这次给的不是自己用的,和上次给胤禛的还是不同。看胤禵的样子却很高兴,跟着他四哥跑前跑后的,不但没有疏离,反而很崇拜、很亲近的样子。

皇帝带着众儿子一起吃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