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家祖朱元璋 徐妙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第1页)

朱元璋并未直接回应朱樉的话,反而问了马皇后。

“皇后,你以为呢?”

马皇后知道朱元璋的意思。

夫妻多年,他心里想什么,她都知道。

“徐达功高,对于大明十分重要,但北边尚不太平,徐达若是为皇太孙之师,一旦有战事,那教育势必难以为续,学习最近临时换先生,又怕断断续续,届时双边都不讨好,故而他不是一个合适人选!”

马皇后的看法十分独到。

徐达满大明的跑,哪里需要镇守的,哪里就需要他。

他是大明的塞上长城!

如此重要的人,怎么能让他一直呆在应天府?束缚于东宫之中?

那不是屈才了吗?

如果真的当了朱雄英的老师,那又有战事,他就要两边跑,两边都不讨好。

聪明的人已经有了答案。

马皇后又说:“大明人才济济……”

她说到这里时,停顿了片刻。

因为想起了许多事,尤其是刘伯温与胡惟庸等人的事,这些文人天才都被朱元璋杀了。

光是胡惟庸一案,就牵扯万余人。

现在大明还有多少可用的人才?

科举已经十年未举办了,现在尚未恢复,又没有补充的文人。

“大明人才济济,我倒觉得有一人合适!”

四兄弟一听到马皇后的话,直接闭口不言。

如果是她来选的话,那基本算是有了定论了。

这时大家都后悔在这个时候过来和朱元璋说这个事。

因为什么?

因为,现在不管马皇后说什么,朱元璋都会答应她的。

“皇后,那你以为谁最为合适?”

朱元璋追问。

“妾身以为您的外甥李文忠可胜此任!陛下以为如何?”

李文忠可是朱元璋外甥,开国著名将领、谋臣。

现在主持大都督府(最高军事机构),兼主管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

他是朱元璋手下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人士。

他师承大儒胡翰,通晓经义、能诗善歌。

他是自己人,有大量的战争经验,又信得过!

“喔?是他?”朱元璋一听是他,先是疑惑,而后也没有再细问。

“陛下以为如何呢?”马皇后又问。

“朕以为可行,若是徐达,现在北平,还要来回跑,车舟劳顿的。但是文忠就不一样了,由他主管国子监,届时还可以通过国子监的先生监督雄英学习,所以,朕信得过他!”

可以感觉到朱元璋对于李文忠十分喜爱。

这时四个兄弟哑然。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