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夜话讲的什么故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部分(第1页)

“谁知道啊。我领着咱们院子里的那几个小丫头,和琥珀、侍书她们坐在戏台两边看热闹,正唱到一半,说是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老爷跟着去了宫里面。家里没个消息,老太太已经打发了人去探听,只半点消息也无。姑娘们都守在大堂,我特特的回来叫姑娘。”

黛玉不多说什么,跟着紫鹃往大堂而去。

酒席未撤,更显得杯盘狼藉。戏台下摆放着还来不及散发的铜钱,足足有五个大笸箩。

贾府的太太们神色惊疑,不住的来回踱步。

黛玉走到贾母近前,“老祖宗。”

贾母正心神不宁,在堂前伫立。见是黛玉,伸手招她来,也不说话,只握着黛玉的手。

大约一个来时辰的功夫,忽见赖大等三四个管家喘吁吁跑进仪门报喜,贾母忙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赖大是贾府的大管家,总领老爷们的差事,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贾母一听这话,忙先称了句“阿弥陀佛”,脸上的喜色再难掩住。

元春是她们家最出息的女孩子,生的日子好,占尽了天时。当年清虚观的张道士不是也说了?说他们元春命里能享天下之大富贵,将来旺夫兴家是轻而易举。也就冲着这几句话,贾母和王夫人才狠了狠心,将孙女(女儿)送到那深墙高院中争宠。

一晃多年过去,元春不过是个小小的女史,所以现在这么一听,竟然被加封贤德妃,众人怎能不欢喜?

大家都洋洋喜气盈腮。贾母又命人给报信的这些散发了赏银,嘱咐几个儿媳按品大妆起来,准备进宫谢恩。

鸳鸯在这边伺候老太太梳洗,王夫人那边也是忙得脚不点地。

作为元春的生母,二太太现在觉得自己终于是熬出头了,在贾母的压制下过了这些年,王夫人心里只有恨。自己有个好女儿给自己争气,虽然现在不过是个五品的宜人,但保不准将来靠着元春,靠着宝玉就能跟贾母似的,做个正经的一品夫人。

想到这里,王夫人心情大好,催促这金钏儿、彩云给自己上妆。

而另一边邢夫人那里,则是掩不住的酸意。

邢夫人是续弦,无儿无女,在家又不得做主,只想着每日如何揽钱。她嫁到贾府的时候,元春还未进宫,那真是花一般的年纪,三个丫头里也就探春还能与之相比一二,自家的那个二木头,就是个活死人一般,白白的长了一幅标致的容貌。

还好,老爷说了,找到个好出路,将来将二丫头嫁出去,还能攀上豪门。

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轿入朝。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

于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黛玉坐在众姐妹的身边,听她们言笑。

探春笑道:“怪不得老太太最疼大姐姐,如今咱们家也是皇亲国戚了。算起来,我也五六年没见到过大姐姐,不知她在宫里面好不好。”

宝钗抢道:“大姐姐如今做了贵妃娘娘,怎么能过的不好?贤德妃,那可是四宫之一,天大的福分,大姐姐要是过的不好,我就再猜不出天底下还有谁能比得过”

二丫头迎春一向是随波逐流,很难说个自己的见解,不过是在一旁附和宝钗的话。

倒是惜春,年纪小,说话没个遮拦,又看不惯宝钗的做事,听完宝钗的话就开始泼冷水。“哼,你们倒总看到那光鲜的一面,怎么不想想大姐姐在里面受的苦?她身边只有个抱琴是咱们家出去的,余者再无。这些年都只是个女官,为什么突然就封妃?难道你们就不想想?”

这话虽然犀利,但是说的有理。

宝钗被噎的说不出话,再不复往日的八面玲珑。

贾宝玉瞧在眼里,心生怜意,想也不想的就帮着说道:“四妹妹,宝姐姐也是好心恭喜大姐姐。”他虽叫着惜春的名字,眼睛却瞄向宝钗。宝钗亦是投向感激的一瞥。

黛玉端起茶盅,对那两个人的互动视若无睹,既然已经不想再牵绊其中,还在意那么多干什么?

探春见有些冷场,忙引起话题,“林姐姐和宝姐姐都没见过大姐姐,实在可惜。今日老太太、太太们进宫,想来是能瞧一瞧的,林姐姐,你说是不是?”

探春求救似的看向黛玉,黛玉虽然不愿理睬,却碍着姐妹间的情分,只好开口说道:“大姐姐在宫里面是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谁也不知道,但是我想,那地方到底不能任意行事,怕也没咱们姊妹们在家自在。大姐姐熬出了头,合家欢喜。也盼着她早生龙子,为皇家开枝散叶。”

众人凛然的点点头,皇室妃嫔,没有子嗣傍身,就是再得圣宠也是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