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怎么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部分(第1页)

蔡妩一把拉了脑袋又不在弦上的某位,防止他真闯进去揪人。心里更是暗自庆幸:幸亏管家郭海把人送到就退下了,不然让他知道这老神仙所谓急事就是找人抱怨他被扎针,还不得觉得自己被骗?再看这听风就是雨,想起一出是一出的抽风样,不得被吓出好歹来?

蔡妩给杜若使了个眼色,让她赶紧去舀吃的来。自己则不放心地拽着左慈低声问:“你先前一直在南边?”

左慈点点头,接着想起什么一拍脑袋,左手伸到右手袖子里掏掏,然后从袖筒里

摸出俩橘子塞到蔡妩手里:“你的新婚贺礼。”

蔡妩低头看着手里长相圆润,橙黄橙黄的橘子,忽然觉得鼻子酸酸的。

有句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时代,蔡妩身在北地,不能说没吃过橘子,但是走了千里万里,专门作为贺礼到达手中的橘子她真的第一次见到。

颜色很好看,像阳光,让人心里很暖和。

可没等蔡妩感动完,左慈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打破了蔡妩偶尔冒出的文艺腔:“本来带了一口袋的,不过路上带着太沉了,老道儿我自己就给吃了。嗯,味道还行,就是不太甜。”

蔡妩立马满头黑线地瞪他:这破老头儿总擅长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办出诡异的事情,然后让人诡异的感动后,自己再以更诡异的方式打破这种感动。

左慈被瞪了后也没有丝毫不好意思,挂着满是褶皱的笑腆着脸,捋着胡子毫无愧疚地跟蔡妩说:“这东西尝尝鲜就行了,吃多了容易上火的,我这是为你好。”

蔡妩干脆扭身看向里间不再搭理他。她就知道跟左慈讲感动讲离愁别绪讲伤感啥的,最后被噎的说不出话的肯定是她自己。

而里间的华佗似乎已经诊断完,手一挑帘子,迈到了厅里,身后跟着郭嘉和华佗的医僮。

华佗舀着帕子擦着手,边擦边转头跟郭嘉说:“止血处理还算及时。但是颅血未化,还是有性命之忧。”

华佗声音不大,略带低沉。说话语速不急不缓,带着如四月和风的温暖,很有安抚人心效果。天大的病情经他一说,好像意思就成了:不过就是那么回事,还有得治,不必担心。

郭嘉眉微微一皱:“可还能治?”

华佗看看郭嘉,又看看蔡妩,略微沉吟了下开口道:“能治。不过有些……”

“华公但讲无妨。”这是郭嘉。

“可是要开颅取血?”这是蔡妩。

华佗惊讶地看了眼蔡妩:“你怎么……”话没说完,好像想到什么,看看已经在一旁伸着脖子等点心,根本没往这里瞧的左慈,改口说:“是了。你既然是能跟那疯老道学针法,能想到这点也不奇怪。”

左慈头也不回地摆摆手插口进来:“老道儿可从来没说过你有这本事。这是我家丫头悟性好。自己悟的。”

郭嘉自听完华佗话的意思后,就抿唇微皱着眉,一言不发。

蔡妩也在说完后,就沉默不语。她从一开始就知道手术是降颅压,取淤血的最快捷方式。可是她做不来。这会儿好不容易来了个能做的,她不免有些心急,一下子脱口而出。只是说完她就想到这是在东汉啊,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一套。对手术这种必会毁伤身体的治疗方式绝对算是抵触的。再加上开颅取血,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光听就够让人汗毛耸立了:把脑袋劈开,这人还能活吗?普通老百姓听完肯定是这想法,就是后来的曹操,头风时听说开颅不也有这么认为?

华佗在两口子之间来回打量了一下,最终什么也没说,沉默地取了纸笔,开始开方子。

“如果不……开颅,还有支撑多久?”郭嘉声音微哑,闭了闭眼睛,有些艰难地问道。一旁蔡妩听在耳里,莫名心疼。

华佗动作停了停,抬头看一眼郭嘉,缓缓吐出一个让人绝望的期限:“不出三天。现在即可着手准备后事。”

“那么……如果按先生的意思……开颅呢?”郭嘉问出这话时,脸色很平静,只是一句话说的断断续续,还是透露出这会儿的心绪起伏。

华佗定眼看看郭嘉,不答反问:“小伙子,你母亲这身子之前有的病况你知道吧?”

“嘉知道。”

“那老朽就实言相告:令堂肺腑处的病灶,实乃一毒源,与**相连,强征精血,且拖延时日已久,如今已是神仙难除。而中风之症,虽可开颅取血,但令堂久病之身,身虚体弱,气血损亏,怕只怕即便开颅,也未必能好区处。”

蔡妩闻言皱眉:华佗这话翻译了就是是说刘氏肺部有肿瘤,可能还是恶性。这个肿瘤他现在也已经没办法。但是手术貌似因为这个风险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