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寒门生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部分(第1页)

这软肋抓得够准,也够狠。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这些给孩子之间关系很好,护短,她们都是沈李两家的希望,她们关系好,沈家,李家才能走得更远。

“别阴阳怪气的,回去摆弄的你的去,免得在这里碍眼”

“娘,你这样,女儿真是伤心了,不过你让我走,我偏不走,爹啊,我这段时间学习一道新菜式,你帮我打下手啊”说完就拉着坐在一边,一脸无奈加无错的沈耀武飞快的跑了,目的地,小厨房。

“小霜啊,你去给我大哥传信,让他下了衙门赶紧回家来碍我娘的眼,记得啊,让他买我最喜欢的千层糕跟烤鸭回来”

“是,奴婢记住了”说是姑娘喜欢的,可是府中上下,谁不知道这千层糕跟烤鸭是夫人最喜欢吃的。

留下的主仆二人,听到外面传进来的话,都是好气又好笑。

外面一个角落站着的人,看到屋里的一幕,门都没进就又退回去了,将事情一一都跟主子说了一遍。

“这几个孩子,都是有心的人,是月儿的福气”老太君了周嬷嬷的话,微笑着感叹了一句。

“三小姐的福气不止这呢,老奴在门外看了一会,姑爷对小姐更是包容呢,老奴还听说,姑爷只要出门,必定会给三小姐带些零嘴回来。别说是多年的夫妻,就是新婚夫妻,老奴都是头一回见呢”

“有这回事?”老太君惊讶了,女儿是有喜欢零嘴的习惯,因为她小时候,她的两个哥哥给养成的,只是这么多年了,又是在乡下那地方住了那么久,日子艰难,她以为女儿已经改掉这个习惯了。

“老奴是从朱嬷嬷那无意中得知的,一开始他还以为姑爷是卖给四姑娘的,不曾想事后,她却看到是三小姐再吃,这才知道的”周嬷嬷说着,那眼底满是笑意还带着丝丝的羡慕,她嫁给自家老头子那么多年,可是从来没吃过他买的一点零嘴。

“好。好啊,没想到月儿在乡下,居然给自己找了一个好夫婿,住在岳家不仅没有表现出一点怨怼,对外面的流言蜚语更是听而不闻,对我这个老婆子,也是孝顺有加,不见一丝虚假,老头子在天之灵看到,一定会欣慰的”

可是这边宽慰,那边就出问题了,钟氏无意中听到小姑子夫妻吵架,有些担心,想要过来劝劝,可是人还没走出院子,人就倒下了,吓得水仙哇哇大叫。

“来人啊,来人啊,夫人要生了”

后面的嬷嬷婆子听到声音,赶紧的飞上来,七手八脚的将人扶回屋子,然后去找稳婆,通知老太君以及还在衙门的国公爷,自从李月如回京,皇帝就正是册封了李元棋的国公之位。

顿时整个国公府都热闹了起来,李月如也顾不得生气了,赶紧的过来守着嫂子。

李元棋听到消息,二话不说,丢下手中的事情,忙不迭的跑回来,连马车和轻功这回事都忘记了,回来就紧张的在外面走来走去,要不是娘跟妹妹都在里面陪着,他都要进去了。

钟氏的年纪,在加上这些日子的滋补,孩子太大,一直到晚上子夜的时候才生下一个胖小子,老太君喜的连呼祖宗保佑,抱着孙子热泪眼眶,到这一刻她才真切的体会到,他们李家终于有后了。

“媳妇儿啊,娘谢谢你,谢谢你,你是我们李家的大功臣”

“娘,这是媳妇该做的”钟氏虚弱的看着喜极而泣的婆婆,心中感触,这么多年,婆婆心里肯定很苦吧。

好在,她如愿的在怀了这个孩子,给萧儿添了一个弟弟,以后李家有他们兄弟两,会越来越好的。

钟氏的月子,老太君发话,要做大月子,六十天,惊得钟氏差点跳起来,六十天不能下床,饶是她的性子不是好动的,那也难受啊,没办法只能找夫君去说情,最后减到四十五天。

日子越接近六月,陵炎的天气就越热,自从五月初那一场雨之后,才也不能下过雨,不仅如此,每天还日头毒的,一口唾沫下去,立刻就会冒烟,很多村子的田地看不见一点水迹,那庄稼干枯干枯的。

很多老庄稼把式,已经预测到是干旱了,陵炎县的知县,得知这个情况,下来察看,却让他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西郊的好几处田庄,他看到了一些佃户正用力的压着一个奇怪的东西,而他们就这样压,那铁管下面就压出了水,虽然很少,但是这么压一天,这一片的田地,也可解燃眉之急不是。

也就难怪只有这片田庄的庄稼长势最好了。

一问之下知道是附属青云小庄,知县立刻找到了孝郡王段哲宇,希望他能够将这压水的东西普及开来。

这蒲知县虽然不是一个绝对的好官,却也算是一个用心的人,段哲宇也没有拒绝,只是他知道这图纸是在沈青青手里的,只能送信给她。

当沈青青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还想拿一下乔,可是不知想到什么?沈青青痛快的画下了图纸,并且还因时地考虑的给出了一个水车的图纸,陵炎城接近运河,那运河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干枯,总能解救一下运河附近的田地的。

“青青,你说这天气怎么回事,闷热闷热的,而且你看,这飞虫还到处都是,真是烦死人”李辰雨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埋怨的走了进来。

沈青青正想着,要是淮北地区闹旱灾,后果会怎样,突然听到她这话,想说她热就不要到处乱跑了,却被飞到书桌上的蝗虫给惊了。

闷热,蝗虫。

脑中闪过一道惊雷,飞快的跑了出去。

“青青,青青,你干什么去啊”

青青用轻功来到田庄,吓得那田庄管事一个踉跄,随即欣喜的跑过来“姑娘,您怎么来了”

“您看咱们这新种子果然不同,那稻穗不仅多,饱满的也多,就现在还未全部成熟,却已经是以前的全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