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妇当关万夫莫开的当是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部分(第1页)

夜里,赵安然倚在床边埋头沉思。

李氏给柯家备的玉观音本是不错,然李氏并不知道这是前朝皇帝的御赐之物。李氏进门晚且又是妾侍,那时候老太爷也已经去世了,故而李氏并不知道玉观音是御赐的。赵安然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她的母亲本就是出身官吏,自然比商户之女李氏要知道多。

随着朝代更替,那件御赐的玉观音早已经被赵家的人遗忘了,若不是在库房里看到,赵安然也不会想起。此刻,赵安然已经打听到了柯家的礼还没有送去,她心里很矛盾,她在想要不要跟祖母提提,可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可她又怕真的送去了被柯家拿住把柄,她身在赵家是如何都躲不开的。

柯家老太爷、老爷是知道的,这尊玉观音代表着什么,一清二楚,搞不好柯家拿着这尊玉观音就能在朝廷上弹劾赵家一本。赵家虽不在官场,但一顶不忘前朝、谋逆之心就足够赵家喝一壶了。

算了,先不想这些,明天再看。

然而,她心里却不安起来,眼前的情况她还好,可将来谁又说得准,她必须未雨绸缪。

陈嬷嬷见她掰着手指脸上额头微皱,心里忽的一疼,姑娘这岁数正是该在母亲身边撒欢的年纪,却要事事操心,要顾着自己不说,还要惦记着四岁的少爷,这般凝神认真的模样,看着叫人欣慰却是心疼。

正想着安慰姑娘早些歇息,就听姑娘说道:“嬷嬷,母亲去后王嬷嬷与梅儿、兰儿是如何安置的?”

王嬷嬷是母亲的奶娘,又是母亲的陪嫁,母亲去后,她一直没怎么多想,如今看来,李氏扶正是如何都不容易阻止的,既然阻止不了,她就必须要尽快让自己变强,别的人她不信任,母亲身边的她却是极其信任的。

“王嬷嬷年纪大了,老太太将她送到了庄子里养老,梅儿、兰儿暂时跟在王嬷嬷身边照顾,也在乡下的庄子里。”

陈嬷嬷很是不忿,却也只能压抑着,姑娘已经很烦了,她不能再给姑娘增加负担,何况已经送到了庄子里,是如何都回不来了。眼瞧着李氏过了年势必要扶正,新夫人也不会容忍夫人的丫鬟在府里掌事,李氏心里必然存了隔阂,就算回来了,也不会有好结果,还不如就在庄子里。

赵安然却难以咽下这口气,她知道祖母不喜欢母亲,可也没想过她会把母亲身边服侍的人早早地就撵到乡下。这是祖母在给李氏铺路,可她凭什么就不给母亲尊严,逝者已矣,难道就不能再等等吗?

用力憋住眼角的泪,倔强地仰着头。

“嬷嬷抽空在外面租套小宅子,一进的小四合院就行,悄悄地托人把她们从庄子里赎出来,嬷嬷谨慎些,别叫人知道了。”

“姑娘?”自家的下人,姑娘若喜欢,跟老太太禀报一声领回来就是了,这样麻烦陈嬷嬷却是想不通了。

“嬷嬷只管去办,我有分寸。”陈嬷嬷预备再劝劝姑娘,奈何姑娘一脸坚定,也就闭口不言了。

将近年下,接连又下了几天的雪,树梢上挂满了白皑皑的银装,院子里笼罩上一层厚厚的积雪,偶有微风吹过,树梢上的雪簌簌落下,如一层薄纱朦胧如烟。

日子在赵安然忙忙碌碌中转眼就到了小年,习俗这一夜却是要守夜的,一家老小都要在映辉堂的大堂里守岁。

这日赵家主子们早早地就到了映辉堂。

炮竹声声入耳,丝竹琴瑟袅袅,赵家子孙齐齐地跪在地上给坐在首座的老太太拜年行礼。老太太笑靥如花般地看着一众子孙:“都起来吧,起来吧,康嬷嬷给赏。”

一众人谢了赏,丫鬟婆子小厮管事也都跪在地上贺岁,老太太自是笑着打赏了,又吩咐人多准备些点心给他们。守岁是辛苦的事,老太太慈善,府里的下人自是十分感激。

————————

关关在这儿打滚卖萌求包养了!!!

坑品有保,请君入瓮…嘻嘻,欢迎跳坑!!

··········

关关今儿生病了,更新晚了,千万要、千万要元朗关关哦。

第038章碎了

更新时间:2013…7…8 7:49:22 本章字数:4641

在桌几上摆着不下十种的点心瓜果,小孩子们在一处坐着叽叽喳喳个不停,大人们也都没有闲着,正围在一处闲话。

“康嬷嬷,把点心给孩子面前多端些,他们人小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夜风又凉,别冻着了。”老太太吩咐下去又跟父亲说,“轩儿,你也有些日子没见小四了,趁着守岁多陪陪孩子。”

对父亲的偏颇,老太太心里是存了刺的。

“儿子平日太忙了,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安笙这孩子乖巧,又有娘亲照看着,儿子很放心。”父亲见老太太的脸色不悦地板了脸,立刻又道,“如今正好没事,正好叫他过来。”

见父亲答应了,老太太脸色好了许多。

锦华牵着安笙的手近前,他乖巧地先给众人行礼,然后才甜腻腻地窝在老太太身边,“祖母。”

老太太欢喜地拉着他有些冰凉的小手,“呀,小四的手怎么这么凉。”说着就叫人去再添个炭火盆子,“快去给四少爷添个炭火盆子。”

“母亲别惯着他,男孩子没那么娇气。”

老太太睨了父亲一眼说道:“小四年纪小,哪里就娇气了,这么点的孩子经不起这大冷的天,何况咱们家的孩子都娇贵,不比那些贫寒人家。”

“娘亲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