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代清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华南村的许多汉子也都把家小接来了,这年头能全家吃饱饭自然好,可穷人家似乎不太现实。既然如此,那每天有两斤米、家中能饿不死人,那自然是好事。如今全家带一块,既安全又方便,头领又是“熟人”梁涛,那自然有个照应!

梁涛见诸事均已安排妥当,便可使正式练兵。按他定的每天耗量数,那些粮食只能撑五个多月,他必须尽快练出一支精锐,然后--抢粮!

梁涛站在简陋的点将台上,台下是2882人,整整齐齐站成6个方阵,全场鸦雀无声,2882双眼睛紧紧盯着台上高大的身影,是他--给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弄来了饭吃,在这该死的灾年!

梁涛深呼吸了一口气,朝下方的众人喝到:“饿吗?”

“不饿。”废话,刚吃饱饭能饿吗?众人虽然愣了一愣,但很快大声答道。

梁涛再次喝到“饿吗?”

“不饿”这次回答的声音更响、更齐整。

梁涛第三次大喝,这次声音更响、更凶恶:“饿吗?”

回答他的也是更响、更凶恶的吼声“不饿,不饿”

梁涛双手朝下面压了压,众人纷纷止声。

梁涛喝到:“但是你们的父母饿吗,老婆孩子饿吗,兄弟姐妹饿吗?”

台下众人不语,虽然每人每天有两斤白米,加上家里杂七杂八的东西饿不死人,但要说不饿--是不可能的。

有人开始小声回答:“营长,饿啊,家里早就揭不开锅了,要不是您发了白米,我们全家都要去做流民了。”

他这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众人纷纷应和。古人的故土观念很重,要情非得已谁也不会离开故土的,就算外出为官的致仕(也就是退休)以后也要回归故土,所以若是情非得已,谁也不会选择做流民这一途。

梁涛依然压了压手,见众人安静下来,依旧大声道:“我--梁涛,今立下解难营,不为其他,只为兄弟们吃饱饭,全家吃饱饭,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决不让底下兄弟饿肚皮,我解难营--患难与共,有福同享。”

“患难与共,有福同享、患难与共,有福同享、患难与共,有福同享”陕北的汉子本就朴实,见梁涛如此说,也一个个被激起了血性,一个个歇斯底里地喊了起来!

梁涛再次压了压手,底下止声。梁涛不语。就这样所有人全部静静地站着,梁涛望着底下,底下人望着梁涛。梁涛突然使出全身的力气大声吼道:“跟着我,吃饱饭,全家不饿。”底下人静了静,随即大声回应起来,回答起先有些凌乱,但数秒之后竟出奇地一致:“誓死效忠营长、誓死效忠营长、誓死效忠营长”

声音回荡在整座凤凰岭上,但这一次梁涛没有在阻止他们,而是任由他们喊下去,因为这是他想要的!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梁涛将这群汉子死命地操练了三个月,每天喂得他们饱饱的他们自然得付出些汗水不是?但他们都乐意,梁涛规定每天的前一百名可以多得1斤大米。一斤大米是人家“日薪”的一半,为了家人吃的更饱一些,解难营军士自然奋发向上,而且如此竞争,公平又公正,要想拿得比别人多,自然要比人家更刻苦、付出更多汗水,这是正理!

其实练兵并不需要太多手段,因为归根到底,士卒要做到的也就是令行禁止而已。

梁涛练兵的手段便很简单,第一--站如松坐如钟、令下--则行!这是一支部队的基础,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真正算得上是军队二字!梁涛通过站与立来练习,有时候全营一站就是几个时辰,军士们汗流浃背却愣是没人乱动,没看见营长和咱一起站着呢吗?人家都不动偏你动,这不丢人吗?前一百名还想不想进了?

梁涛每日与众人同吃同睡同训练,丝毫不比别人优待,众人看在眼里服在心里,对他也越加敬佩,他对这支部队的掌控也越来越强!

第二--体能,这是一支部队有强悍战斗力的关键,强军之所以称之为强军,便是因为它比没人能打,能打--首先要的是体能。梁涛带着众人在凤凰岭上练习负载越野,每人身上背负一块石头,太轻了不行,但不规定重量的上限,但每人的表现由石块重量来决定,从而影响到前一百名的归属。

第三--便是配合,一支军队要想获胜,光靠个人勇武是没有用的,虽然有时候一员猛将确实能扭转战局,但许多时候不行,而要训练合作程度,梁涛选择了围猎。

对,就是围猎,或以连为单位,或以排位单位,以团为单位也行,不在乎猎得多少,总之是要学会战友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不抛弃,这样,一支队伍的配合度也就上来了。

还有第四--就是见血。

见血一事,说来也简单,如今大明朝太不走运,碰上小冰河期,所以年年灾害无数,尤其是陕西一带,没有哪一年没听说过没有灾害的,所以陕西贼寇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他们一股一股,有时分散有时合拢,老的死了自有新的入伙,却是无论如何也剿不完。

不过好在大多数都是小股匪徒居多,倒也给梁涛练兵带来了许多方便。

梁涛的解难营属于乡勇性质,在这年头因为匪患重的缘故,有不少乡勇部曲也在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存在着,毕竟有人愿意替朝廷剿匪也是好事,朝中招兵的银饷着实有些困难啊!

如此一来,华阴县一带的大大小小的贼寇便成了解难营的刀下之鬼,解难营的府库在慢慢地增加,一支精锐部队的灵魂也在渐渐培养起来!

第十一章 抢钱!抢粮!

崇祯三年七月17日,梁涛宣布解难营休整一天,除了值班的哨兵以外,其余人等可在凤凰岭上自由活动,连长以上进主帐议事。

加上梁涛,一共33人,一伙人将这个并不宽敞的主帐坐得满满地。

梁涛缓缓地扫了一眼堂中众人,众人近日的生活虽然苦了些,但个个吃的比以往都要饱得多,一个个精神十足。

梁涛满意地点了点头,各营将官精神面貌可嘉,于是他开口道:“诸位,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我们的粮食……只够吃一个月了…”

梁涛没有继续说,而是低头抿了口茶。主帐里一片压抑,粮食,又是粮食,这年头……粮食就是命!

许久,脾气暴躁的李大彪一拳敲在椅子上,大声喝道:“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能天天大鱼大肉,而有人却要饿死,狗娘养的,营长,要不我们”他热切地望着梁涛,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李大彪的话没有说完,但谁都知道他想说什么,他就想表达一个字……抢!

这年头,穷人家不抢能活么?

所有人都看着梁涛,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热切,因为吃饱肚子的人就再也不愿意尝试饿肚皮的滋味。

梁涛依然抿了口茶沉默不言,但他的食指动了动。这时华南村的“老人”胡海朝梁涛一拱手道:“营长,如今朝廷虽然被各地贼寇搞的焦头烂额,但我等势薄,万一犯下滔天大错我等势必不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