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王府厨娘元月月半格格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第 55 章(第1页)

孙蔷薇没跟御史酸儒打过交道,但她前世听说过一些人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肮脏龌龊。悲天悯人的感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有了机会却骄奢淫逸。主张“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人也会跟儿媳有染。

女子学堂此举在那些认为淑女不可下阁楼的人眼中堪称“冒天下之大不韪”。或许宁王也不希望孙蔷薇抛头露面,可他说的这些也是事实。

孙蔷薇安安分分地随他回到宁王府,上至赵总管下至门房粗使婆子待她的态度皆跟不同以往。孙蔷薇靠近小厨房就有人迎上来询问她有何吩咐。

孙蔷薇只是厨娘的时候跟他们道,咱们都一样。众人信她。如今她还这样说,即使她态度不变,好比灵溪也不敢再一口一个“姐姐”的叫着。

孙蔷薇一个人不可能改变所有人,她若勉强只会叫众人为难。孙蔷薇便去主院跟两个嬷嬷学规矩学接人待物。

前世看过宫廷剧,孙蔷薇有心理准备,认为等贵妃娘娘松口她办女子学堂,她就学的七七八八了。然而身为王府当家主母还要记住宁王有哪些亲戚。宁王即使不爱跟他舅父颍川侯走动,舅父家婚丧嫁娶他也得亲自前往。

现下宁王在刑部当差尚有闲暇,以后被太子委以重任,总不能叫他亲自给亲戚筹备礼物。这事自然落到孙蔷薇身上。

孙蔷薇不懂的不止这些。名家字画,古董玉器,时下最为流行的衣裳布料等等。她可以不出去交际,但她不能跟以前一样,段三姑娘一问她三不知。

宁王先前提醒孙蔷薇不出三日,他和孙蔷薇的事就会传遍京城每一个角落,并非夸大其词。第二日就传到忠义侯府。

翌日,段三姑娘叫丫鬟婆子去接孙蔷薇。然而扑了个空。段三姑娘得知孙蔷薇家大门紧锁,稍稍一想就知道她在宁王府。

段三姑娘担心此事传扬出去有损孙蔷薇的清誉,就找她母亲询问用什么理由把孙蔷薇接出来。皇帝给宁王赐婚一事,段三姑娘也是听她母亲说的。忠义侯夫人先前忘了告诉她,早几日贵妃就派两个嬷嬷住进宁王府。

段三姑娘瞬间明白:“贵妃既然有心,怎么不叫她们去孙姐姐家?孙姐姐在外头又不是没家没院。”

侯夫人道:“孙姑娘小门小院,突然住进两个宫里出来的嬷嬷,前后左右邻居不得天天扒着墙头偷看。”

天子仁厚,吏治清明,致使百姓认为有理走遍天下。扒墙头并没有犯哪条律法,孙蔷薇千般不愿也得忍着,除非想叫世人认为“活阎王”娶了“母夜叉”。

为这么点事臭了名声实乃不值。

“过些日子我可否下帖请她来咱们府上小住?”

忠义侯夫人笑看着女儿:“你莫不是忘了过些日子是什么日子?”

段三姑娘愣了愣,猛然想起过些日子是她成亲的日子,红着脸瞪一眼她母亲:“她没空我去看她总行了吧。”

“先使个小子去宁王府问问,宁王同意你再登门。否则你下拜帖也到不了孙姑娘手上。你直接过去,到门外也不见得能进去。”

段三姑娘禁不住嘀咕:“小肚鸡肠,心胸狭隘,您说我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忠义侯夫人心想你以前连爹娘的话都听不进去,能看出来才怪。

“安国公不也没看出来吗,又不止你一个。”

段三姑娘立即坐到她母亲身边,幸灾乐祸地问:“您说安国公这会子是不是也知道了?”

忠义侯夫人微微摇头。

“不可能!”段三姑娘惊叫,“安国公的门生遍天下,指不定前日拟赐婚圣旨的人就是他的学生。”

圣旨乃圣上亲自拟的。不过公公传旨和后来回去复命的时候,御书房都有文臣武将。其中一位武将正是忠义侯。

夫人抓住女儿的手,拉住她坐好:“快嫁人了,怎么还是这幅急性子?这点你真该跟孙姑娘学学。”

“您以为她本性如此吗?她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是切菜练出来的,否则就会切破手。”

她母亲忍不住说:“赶明儿各色瓜果下来,我给你买两筐,也叫你练练。”

段三姑娘脸色骤变,赶忙说:“正说安国公,您说我做什么?安国公不可能不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