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瓷来运转 百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1页)

在一旁听他们讲话的傅勉听着觉得有点怪,但又说不出哪里怪,忍不住补充:“对啊,小朗可厉害了!他连这东西用的什么色料都门儿清!”他兴高采烈地把宁向朗当时的话复述了一遍。

唐运尧仔细地听着,对两个小孩也有了初步的印象——不对,应该是三个。

傅徵天的个性他早就有所耳闻,作为傅麟唯一的儿子,傅徵天的早熟和优秀都被很多人看在眼里!至于这个傅勉,明显是个典型的小娃儿,无论高兴还是难过都摆在脸上。

比较令唐运尧在意的是傅勉和傅徵天话里提到的宁向朗,听傅徵天说起的时候他还以为这个“朋友”至少比他俩大,没想到傅勉往细里一说,那小家伙居然才五六岁!

小小年纪就有着挺不错的鉴定基础,难道是哪位老朋友教出来的徒弟?

唐运尧暗暗在心里记了一笔,笑着听完傅勉的话后就笑着赞许:“你们三个小娃儿都挺了不起啊,古玩交易市场什么骗人的花招都有,不知道多少人入行一直在那儿交学费,偏偏你们一下子就买到了好东西。”

傅徵天从来都不是骄傲的人,他恭恭敬敬地说:“还是先请唐爷爷您帮忙过过眼。”

唐运尧说:“好。”

他打开盒子,拿起里头的花浇翻到底部,说道:“你看这地方光溜溜的,一个字都没有,普通人看到心里肯定会咯噔一下,拿不定主意。事实上在永乐时期,很多瓷器底部都没有款识,尤其是当时京畿官窑的东西——它的东西一般供皇家使用,自家用的东西要什么款识?有些大咧咧地写着个‘官’字的,你看到时才要心生警惕——这是想蒙你来着!”

傅徵天边听边点头,回想起来宁向朗似乎也是先看底再看纹饰和色泽的,这大概是瓷器鉴定的惯例。

唐运尧说:“这件东西确实是永乐那时候的,从它的价值来说的话你算是捡便宜了。”

傅徵天追问:“您认识那位店家?”

唐运尧说:“认识,当然认识,这回我来西州其实就是来找他的。没想到居然在你们家找到了线索,”他指了指桌上的盒子,“这东西的做工我一看就知道出自谁的手,那个人姓朱,是个了不起的文物修复专家。就算是我见了他,也得敬他为前辈。”

姓朱?傅徵天怔了怔,问道:“难道是首都朱家的人?”

首都朱家是有名的古玩世家,据说朱家人从睁开眼就浸淫在古玩这一学问里面,无论是古玩鉴定、文物修复还是考古行动,统统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每代朱家人即使出不了“泰斗”,肯定也会有一批站在业内顶尖位置的人撑着!

唐运尧给了肯定的答案:“算是。不过朱老继承的却不是朱家的学问,他出生时被人发现小指那个地方多了一个手指,因为排行老七,所以从小就被嘲笑为骈指七。因为这个缺陷,他一直不被家里看重。后来他自己离开家去外面拜师,学的还是家里最不看好他去做的文物修复。朱老天赋过人,很快就闯出了名堂。后来——唉,反正发生了很多事,朱老心灰意冷,不再出现在人前。”唐运尧叹了口气,“我这次来就是想朱老出面主持一批文物的修复工作,这事儿搁到别人手上我怎么不放心!”

傅徵天没想到里头还藏着这么一件秘辛。

即使唐运尧语焉不详,傅徵天还是能推断出“朱老”遭遇了什么。他知道朱家人向来有点“霸道”,朱老在文物修复这一行独占鳌头,偏偏用的又不是家学手法,哪能容忍这种“奇耻大辱”!

可想而之,朱家会对朱老干点什么。

傅徵天说道:“要是需要的话,我可以领唐爷爷您去找朱老!”

唐运尧却摇了摇头,说道:“我还得再准备准备,明天吧,明天我们再过去。要是没有万全的准备,朱老不可能出山!”

傅徵天说:“那我明天让李司机去接您。”

唐运尧点点头:“好!”

傅勉一脸高兴:“徵天我们要叫上小朗吗!”

傅徵天淡淡地说:“我说了叫上你吗?”

傅勉:“……”

他眼巴巴地看着傅麟。

傅麟帮傅勉主持公道:“徵天你就别欺负小勉了,小勉想去就带他一起去吧。”

傅麟一开口,傅徵天当然只好点头。

傅勉欣喜不已。

傍晚时分,宁向朗一家踏着余晖一起前往苏文凤家。

苏文凤妻子热情地请他们入内,苏文凤随后也走了出来,邀请宁安国落座。

胡灵翠到厨房帮把手,跟苏文凤妻子聊起了做菜心得。宁向朗跟苏胖子坐在一块,苏文凤妻子一喊人帮忙苏胖子就得意洋洋地来回端菜,端一样就示威一样朝宁向朗露出笑脸,意思是“看我妈妈多厉害”。

宁向朗当然不会在意,开始动筷以后就毫不吝啬地夸好吃,夸得苏胖子乐滋滋的。

饭桌上的气氛相当融洽。

饭后胡灵翠跟苏文凤妻子到厨房做清理工作,宁安国就跟苏文凤坐在客厅聊了起来。

宁安国讲的是这次去首都开会的收获,主要是计算机生产许可到手的事。

聊到这个苏文凤也很期待:“听说明年协会那边就要提交提升‘绿色壁垒’强度的申请,如果能够通过的话我们正好可以赶上这阵东风!”

“绿色壁垒”是指国家通过提高对进口产品的限制力度,比如提高征税额度、提高品质要求,借此对国外产品进行限入、保护国内企业的一种策略!

自计算机出现以来,国内的计算机市场基本是靠国外进口产品撑起来的,没别的原因,只因为国内的技术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