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开局成为唐太宗的系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用一把火铳换一柄尚方宝剑(第1页)

张傲冒着惹毛李世民的风险,说什么也不把火铳送给李世民。159txt并非张傲闲自己命长,而是他对这位九五至尊,心头也压着火。小爷我这是图什么呀?救你女儿出苦海,帮你激发群臣的北征士气,不就是提前没给你打招呼吗?至于害我拉一天的肚子?想想张傲不光觉得气,貌似肚子又疼了起来。可李世民今天就像忍耐力没了下限一样,不论张傲怎么刺激他,依旧没有对张傲有动怒的意思。其原因也不难猜想,张傲手中的火铳实在令他望眼欲穿,有这样的宝贝,又哪里需要三万骑兵,突厥人的十万铁骑他也不怕了。看着李世民瞅着张傲手中的火铳直流口水,连长孙无忌都替李二感到丢脸,奈何自己是做臣子的,还是要为主子下台阶的。“张贤弟啊,要不你就给老哥我一个面子,把火铳送给陛下吧。”张傲有些无奈的挠了挠头,要是不给长孙无忌这个面子,自己简直太不讲良心了,自己当初穿越大唐身负重伤,那可是长孙无忌派人为自己疗伤调养的,自己还欠人家人情呢。可要是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把火铳送给李世民,这也未免太便宜他李二了,这火铳可是足矣改变大唐国运的存在。“陛下,给你可以,不过你要拿一个东西来换。”李世民开心的当众打了包票,你想要什么就说,只要朕能给你办的,朕绝对不会犹豫。“给我一把尚方宝剑!”“尚方宝剑!”李世民愣住了,长孙无忌和李靖也愣住了。“你现在好端端的,要尚方宝剑做什么?”李世民警觉地问道。“对啊,我现在虽然好端端的,可是保不齐有哪个坏大臣要谋害我,微臣也好正当防卫。”和李世民也相处一段时间了,张傲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必要向李世民索要一把尚方宝剑的。张傲也了解自己是个什么德行,脾气来了也真不给他李二面子,这个问题很严重,万一失手把哪个坏大臣给干掉了,有一把尚方宝剑做垫背才不会被李世民干掉。李世民现在也很为难,这张傲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匹野马,整个皇城没有他不敢干的事,要是再给他一把尚方宝剑,这小子还不飞龙上天?可是他转念再一想,自己以前还是把张傲给小看了,他可不是教书匠那么简单,就目前来看,他出的鬼主意对大唐来说可是受用的很。想过之后,李世民一咬牙,拿定了主意。“罢了,朕可以赐你御赐武器,但不是尚方宝剑。”“那又是什么?”张傲有些失望。李世民想了想后道:“你作为一名讲师,平常就是用戒尺教训人的,朕就尚你一把金戒尺,可上打王侯,下打佞臣,这样总可以吧?”李世民也给自己留了后手,戒尺最多可以揍人,不会轻易把人打死,要是给这小子尚方宝剑,他把自己的大臣当白菜砍了可怎么办。“微臣谢主隆恩!”张傲也没多做坚持,不管是尚方宝剑,还是御赐金戒尺,只要能合法打人就行。张傲将火铳递给李世民,转头安慰李承乾:“承乾别和你老爹一般见识,明天老师再给你做一个更适合你的。”事到如今,李承乾也看得出来,这支火铳肯定和自己有缘无分了。不过一听老师要送给自己更适合的,李承乾也不那么难过了,再等一等便是,于是他又满怀期待起来。李世民接过了火铳,对其简直爱不释手。“张爱卿啊!如果我命能工巧匠模仿制作,会做出一模一样的吗?”“只要陛下找的够聪明,照葫芦画瓢的话,是可以做出来的。”李世民一听这话顿时心里有底了,自己皇宫里的能工巧匠不说赛过鲁班,那也是万里挑一的,应该能做出了这样的火铳,李世民心满意足的抱着火铳离开后,李靖激动的连连向张傲竖大拇指,称赞道:“张少师简直如同天人下凡一般,短短两天的时间,就为我大唐解决了三件大麻烦,朝廷统一了战线,又有了征饷之策,又有天兵神器,张少师简直是我大唐的第一功臣啊!”此时此刻的李靖,简直都要抱张傲大腿了。而张傲的性格则是别人对自己尊敬三分,他会对人家坦诚相待,于是急忙回礼道:“李将军言重了,和你们这些大唐开国功臣相比,我的这些小伎

俩简直不入流。”而长孙无忌却及时更正了李靖的话。“李将军方才所言有误,张少师可并非如同天人下凡,他就是天人!”长孙无忌已然对自己的猜测坚信不疑,张傲绝对是为天人,试问寻常俗人,又岂能干出他这些非凡事迹。李靖傻了傻眼,之后哈哈大笑:“长孙大人说的不错,张少师乃天人也!”他是会错了长孙无忌的意思,认为他就是在夸赞张傲。而张傲可不想被人捧的太高,急忙打了圆场。“时晨以近晌午,不如我做客,请二位大人去寒舍喝点小酒,不知二人大人可否赏光?”长孙无忌当即爽快答应了下来:“好啊,自张贤弟出任太子讲师以来,为此没去过你的住所呢,今日正好去看看。”而李承乾迫切的问张傲:“老师,那您能带我去你家吃饭吗?”张傲摸了摸李承乾的头,笑道:“臭小子,又馋老师家的饭了是吧,好!随我们一块去吃吧。”李承乾高兴的又跳了起来,喜悦的心情令长孙无忌和李靖都感动意外。皇宫中的御膳,李承乾那个没吃过?又怎会对张傲家的饭菜如此神往,两个人怎么也想不明白。几个人有说有笑的向张傲的住所走去,正走着,突然撞见了对面两个人,看清他们之后,李靖的面色变得难看起来。“真是晦气,怎的到哪里都能撞见这两个不受人待见之人。”原来,来的二人不是别人,一个是荆王李元景,另一个是王敬宗。两方人不仅是立场不同那么简单,对彼此的心性也是极看不惯。还没说话,现场在众人眼神的交错下,以充满了火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