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祯娘传夏天的绿讲的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章(第1页)

祯娘这时候进了院子,因着今日过节,又是和公府里的女孩子们同出门,她打扮地格外不同。非要说的话,也只有精致华丽可以形容——遍地金罗锦绣的袄儿裙子,镶珠带宝叮叮咚咚的首饰。这会儿她来家,大抵是因着船上喝了一些酒,不至于醉了,但脸上多了些颜色,人也欢悦些却是真的了。

祯娘这时候格外活泼一些,一面爽爽快快地走着,并不要人扶着,一面道:“扶我做什么?我又没醉过去,我的酒量你们难道不晓得?只是有些上头,身上热罢了!这一身劳什子,又沉重——子夜将离,快来与我拆换下来!换上轻便舒适的,在家不这样了!”

祯娘的话在宝瓶轩里就是最管用的,她这样说一句话,上上下下自然就紧赶着忙碌起来。催促厨房送来热水,又在内房打点洗浴的事情。至于几个贴身丫鬟最是不得闲,贴身的活计可不是要她们亲历亲为。

微雨正在试着银盆里的水烫不烫,就道:“大小姐还是先洗头,这七夕节本就是要洗头的,按着节日这是下头人早就准备好的,拿最新采的柏叶、桃枝煎汤,应节应景最好不过!这可是家里花园子的柏叶和桃枝,自家收拾的,比外头干净!”

旁边红豆就笑道:“最干净的应该是咱们宝瓶轩的梧桐和竹林了,每日还要有人擦拭洗抹!按着书上说的,这两样树木最该保持洁净!只是天下做到的少,咱们宝瓶轩也算格外风雅了。”

祯娘不说话,只是说热的很,让快快梳洗过。不一会儿祯娘果然洗浴完毕,换过一身玉色中衣,就立刻趿拉着一双纱子寝鞋往卧室贵妃榻上去坐着。这时候将离带着两个小丫头拿了一大叠整整齐齐的毛巾给祯娘一缕一缕地揩干头发,子夜则是蹲着身子给祯娘船上一双丝罗袜子。微雨和红豆也是忙碌的,一个把祯娘要穿的外衣拿来,一个则是捧了染指甲的凤仙汁子。

凤仙汁子放在一旁的小几上,染指甲不是红豆一个人做得来的,又有小丫鬟扶住祯娘的小手,让红豆来染——七夕节用凤仙汁子染指甲本就是一种风俗来着!一般人家的女孩子过节,就是收集些凤仙花花瓣,碾碎了敷在指甲上就算是成了。

但是在顾家,大小姐染指甲自然不能是那般。凤仙汁子必须是不同的,先是买来新鲜的凤仙花花瓣,然后再做挑选。这样的挑选只要颜色纯正的朱砂色,而且要一色一样,绝不能有两瓣不同色的。这样就是一百斤凤仙花里也只能有几斤花瓣能用了。

这样的花瓣再用捣药的石臼细细捣烂,拿最细最干净的棉纱布过滤,得到纯色的凤仙花汁液,这样的通红汁液再混上一些明矾,细细调匀,七夕染指甲的凤仙汁子才算成。工序倒是不复杂,最要紧的是用料讲究。

就这样房里几个大丫鬟还有些看不上,微雨就道:“如今小姐染指甲早就不用凤仙汁子了,也是这几日过七夕,都说要按着老法子过,就是这染指甲也不能马虎,只能用这个。如今就是咱们也要在指甲上贴上一些花钿的,只染的红通通的算什么。”

红豆这时候正小心涂色,只怕手上偏了,涂出来的颜色便不匀净饱和,最糟的是会涂到指头上去。听过微雨的话就道:“所以用的是这个法子染指甲,真想保存长久,那可不是这样的,得用浸了凤仙汁子的丝绵反复浸染,可以数月不掉色呢!这样染了,过几日就会淡了,到时候再与小姐好生装饰指甲。”

祯娘最爱精致东西,那些小小的有各种颜色,剪成各样形状的鱼鳞花钿在指甲上拼出各种图案,谁能说不精致,十分得祯娘喜欢。譬如红豆,当初正是因着手巧,最会做花钿装饰指甲才在一干小丫头里脱颖而出的么。

不过她也爱只有朱色的老派染指甲,涂抹地饱满靓丽,椭圆形的一点本身就好似一片花瓣。又因着手巧,就连指甲缝也没有残留,只是乖乖巧巧的流淌在指甲上,是另一种一丝不苟的精致了。

不过祯娘不说,只是仔细端详染好的指甲,称赞道:“红豆染的好指甲!说起来我这屋子里要数你的手最巧,做什么活都是又轻又快。待会儿要去乞巧,又准备了投针应巧,想你又该拔得头筹了。”

听到这个微雨就有些不认了,一面给祯娘整理穿上身的袄儿领口上的皱褶,一面道:“小姐这般说我是不服的。说那丫头针线做的好我自是没话说,但是说在院子里她是再无敌手的一个,不要说我了,还有好多姐姐妹妹心里是不平的!”

一般人家看那些大户人家的丫鬟,只以为这是一些整日没什么事情做,服侍小姐太太外就是横针不动,竖针不拈的懒姑娘。只懂得做些轻省活计,还要吃油穿绸,比起外头勤快简朴的女孩子可是差远了!

只是实际上是不会如普通人所料的,或者他们的确娇弱一些,那些大力气的活儿指望不上,但是细致活儿她们做的好着,远不是外头的媳妇姑娘可比!就譬如女红里头两样,厨艺和针线。

厨艺还弱一些,但是这些丫鬟办起盒子会可比祯娘这些小姐们强到天上去了——每回还知道孝敬主子,祯娘是尝过她们做的糕点、素菜等,她那刁钻的品味也觉得不错了。至于针线那就是真不用说的了,凡是这些女孩子做的针线,比外头绣坊里出来的还鲜亮,这是因着她们技艺高超又加工细做的原故。

这些女孩子勤于做针线,特别是季节轮换的时候,祯娘身边打点的针线多了起来——虽说外头也要采买一些,但是当家小姐的针线更多是丫鬟们做出来的。那时候每日还要点灯,秉着烛火三更五更地做呢!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