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祯娘传夏天的绿讲的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第1页)

顾周氏并不是平白弄着人家玩耍,见人着急也不是什么有趣味的事情。这一个是不能随便应承,再一个是让人家明白自己不是什么木头人,不见兔子不撒鹰!想让人家办事,也要先把事情摆明车马,然后说定报酬,这才是诚意么!

见了对方神色,顾周氏知道火候也差不多了,便对着大丫鬟碧桃使了个眼色,然后道:“说的兴起,却忘记待客的礼仪了!你们快快把巧果上一些上来。方太太也请尝一尝,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不过是昨日刚过了七夕,这东西算是应个节气,也是咱们的彩头了。”

方夫人敛了敛神色,晓得并不能拖延了,不然到了人家送客的时候,事情也不能得个结果。放下手中的茶盏,正色道:“本来就是有事相求的,原先曾知道先大人是太仓学正,门风清正,最是个急公好义的。晓得有这样的家风才敢厚着脸皮上门叨扰——不知道顾太太有未听闻‘扬州科考案’?”

‘扬州科考案’这样的事情谁没听说过!这可是如今众人议论纷纷的事情了。自古以来轮才大典从来为人所关注——这可是为朝廷选官的事情!既是朝廷看重,也是百姓看重。更重要的是为天下士人所看重!

读书人把科举当做升身之阶,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也。所以这个时候有什么不正不公就足以掀起这些悬梁刺股穷经皓首,十年甚至数十年苦读的士子的怒火。而这些士子又是什么人?国之基石,同时也是说话最大声的。换些大字不识几个的,他们怎么说往哪儿说?

只是朝廷再重视科举,似乎每岁都要有一些舞弊,只是事情大小不同而已。譬如县试这一道,就是出了名的掺水,多得是空子可钻。不过大家一般也不为几个秀才的事情捅破天,只有后头到了府试出事,并且是出大事,这才会群情激愤,朝野震动。

这一回‘扬州科考案’就是如此了。扬州本就是天下人都看的到的,再加上物阜民丰,读书人多,有了科考舞弊,如何不掀起大浪。事情漏出来,那些士子立刻就说联名上书,话里话外把操持府试的父母官给骂了个狗血淋头,然后就去哭孔庙——这也是老一套了。

到了这儿朝廷就不能不说话了,按着往年的规矩派了钦差严查此事就是——到时候还扬州一个昭昭日月,朗朗乾坤。尘埃落定了,就有士子山呼万岁,感叹圣人临朝,奸佞小人再不能得逞!

只是这事情却没有按着话本子走,从钦差人选就让扬州士子议论纷纷。来的是扬州出身的礼部侍郎——这样的人在扬州必然是关系交织!而舞弊本就在扬州,中间不能没得扬州厉害人物的牵扯,只怕事情难以干净了。

果然最后结案就成了几个应考士子自己品行不端,替考代考,而并非有人在后了!这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但凡不傻的早看出端倪,事情决计没那么简单。

事已至此,这帮子热血的学子哪里肯善罢甘休,当即围住了钦差行辕,惊了钦差不算。钦差老家那边的老宅都日日有人吐唾!这就是回老家了,风光的自然有衣锦还乡,但是一旦在老家做的不好,也别想拍拍屁股就走人!

虽说钦差大人到底没事,事情却闹大了!这样的事情根本瞒不住,很快就流传出一张账单,指名道姓地讲到了这回扬州府试有豪商大户在里头捣鬼掺沙子,讲定了其中的钱财交易。不只是替考的人有好处——替考是那么容易的?从门口的差役到巡考的,再到阅卷的,哪一个也不能少呢!

这些年里头商人本就越来越风光,碍着了多少默念‘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读书老爷的眼?晓得里头有豪商大户的根底,立刻更加有劲儿了,就连哭孔庙的声音也高些喱!

顾周氏身处南京,离着扬州并不远,事情怎会不知。但是到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又是科举这样与自家毫无牵扯的,顾周氏听过一回,从来没追究,也不晓得有多少人遭殃。但是这时候见方家人,闻音知意,明白方家人必定是在列的了。

见顾周氏点头,这位方夫人立刻愤愤不平起来:“顾太太您说说,这些老爷们是不是只想着打倒咱们这些做生意的!自武宗皇帝以来,一个个都得了红眼病,只想着把咱们才在脚底下呢!但凡抓住一点影子,再不能放的,也不管真假,就是假的也成了真的了!”

方夫人越发义愤填膺:“我家怎会掺活他们那劳什子的科举,难道不知这样的事情不是好玩的么!成了也不过就是一个举人老爷,要是有个万一,举家倾覆!顾太太也是做生意的,该知道这样赚头不大,但是风险不高的生意是没人做的,我家也不傻。”

方夫人的话倒是很有道理,不过顾周氏却是低头喝茶并不多话。祯娘听到这里也是清清楚楚了——真个不傻?账哪里是这么算的。一个举人算不得什么,两个三个也算不得什么。但那也该看是在哪儿了。

平民小户出了一个举人,自然是举家欢庆,自此之后翻身。但也就是如此了,举人不过是能做官罢了,但却不是一定能做官,只有进士老爷才是!但是日子过的苦哈哈的进士也多着呢!何况举人。那些家境一般的举人若是考不上进士也就只能在家靠着一些托庇的田产做个地主,但是豪商大户就不同了。他们有钱的很,使钱疏通,立刻就能谋极好的缺儿。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