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祯娘传夏天的绿讲的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3章(第1页)

于是再三地看了,才迟疑道:“莫不是当初与家里同住一条巷子是许家?嗳!这都是这都是什么事?中间快三十年没走动,突然送东西就送到了吕宋,也是突兀!”

这世上当然也有许多几十年没的联络,然后又重新走动起来的人家。只是那些大都是有由头的,譬如说因为机缘,两家又住到了一地的,又或者有些别的巧合。总之不会是这样,冒冒失失地就隔着重洋万里送一份节礼。

不过话虽这么说,顾周氏也觉得颇为无语,最后还是去见了见送礼的人。不是为什么家乡人,祯娘的家乡是苏州,顾周氏的可不是,即使苏州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她与丈夫的生活几乎都是在苏州。

还是为了‘故旧’二字,大概是到了她这个年纪,人总是会变得越来越念旧。话说当年那些认得的,有过交往的人,到了如今也该越来越少了吧。于是只要有一个可以说说过去的,心里总是忍不住亲近一些。

见了人回来后,顾周氏似乎是感慨般的与祯娘道:“那边确实是许家太太送来的礼,难为她有心,押送礼物的人里头有个媳妇子也是当年认得的——当初她还是个跟在许家太太身边的小丫头,打结子打的最妙,我还托她给你打过一个荷包我记得你小时候的东西我都收在了太仓老宅里,或者仔细找一找还能找到。”

物是人非,似乎人人都会这么说,然而只有真的身处其中才知道这句话的滋味。顾周氏这些年年纪越来越大,这种感慨并不陌生,但是这对于祯娘来说就是一种从来未有的情绪了。

算起来她这些年年头不短了,只是因为一直在变换地方。最开始是太仓,然后到了金陵,出嫁后呆在了太原,最后兜兜转转回南,又住在了泉州。南南北北上千里,以为以后就是走,也绝对不会有这样大的路程。

然而,然而。跨过重洋她随着丈夫定居在了海外之地的吕宋,从一开始睡也睡不香,吃也吃不好,再到现在一切和前头三十年没什么不同,也就是几年而已。而这中间她甚至还去了一趟欧罗巴——现在事后回忆,甚至偶尔会怀疑那就是一场梦而已。

因为在一直一直向前走,所以也就没有机会回头往后看。这时候顾周氏说到这个,借由一个祯娘自己都不记得的,但却是她用过的络子荷包,祯娘忽然就有了一点点感触。只是她第一次明白其中滋味,心有所感亦不能说。

顾周氏也不是要唠叨太多这些,很快就重新兴致勃勃道:“别的也就罢了,许家太太送过来的东西也十分有心了。不是在苏州买一些当地的东西就是土产了,好多东西本来就是糊弄外来进货的客商,咱们平常用的还不是别种?你待会儿去看一看,都是格外熟悉的,你小时候也用过呢。”

顾周氏这样说,祯娘自然也应了一声。苏州来的东西确实不错,不是那种用银子堆出来的不错,而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用心准备的不错。不过这些祯娘记忆里有的小东西,最后却不是她用了,而是被洪钥看见,晓得来路之后似乎哪个都感兴趣。

祯娘无法,只能把这些都给她拿去玩。后又摇头道:“这就是怪事了,你好似一直就喜欢一些苏州的东西。只是其中有什么缘故?我记得你是从来没去过苏州的——若是因为喜欢江南风流,那杭州、湖州等,也是不差的。”

洪钥笑嘻嘻地把玩一个碧玺手串,皱着眉头似乎在仔细思索这个问题。然而最终一无所得,只得道:“我也不知道,大概一开始是因为那里是娘的家乡,因此多存了一分心思到上头。后头看了几多书本说苏州,家里又常年多苏州风物,渐渐的竟真的喜欢起来。”

祯娘对此还没说什么,倒是旁边的顾周氏笑起来道:“这样喜欢苏州,那儿又是你母亲的家乡,我也有许多故旧。况且江南水土,没有不好的——既然样样都好,不若到时候你就嫁到苏州去罢!”

这是知道洪钥选了苏州以及苏州左近人家的一种试探,她不知道这孩子是一时兴起,还是真有此意。而被试探的洪钥好似什么都没有察觉到,笑眯眯地道:“好的呀,那可要挑一个好好的人家,就是那种我嫁过去不会吃苦,而且能够作威作福的。嗯,全家人都捧着我就最好了!”

这句话听地满堂人都笑了起来,虽说洪钥的跳脱性子怎样都不稀奇,但祯娘一听她说就知道这小姑娘在胡说呢。吃苦?她这一生有这样的父母兄弟,无论如何都不会吃苦的,这和她的丈夫根本没有关系。至于作威作福又过了一些,只能说她无论嫁到什么人家都不会差了尊重。然而全家人捧着她一个,那得是何等没落的人家,已经连脸皮都不要了?而周世泽和祯娘是不会把洪钥嫁到这样的人家的。

只有顾周氏,依旧十分捧场,当即就十分赞同其外孙女儿的眼光来:“要说这几年我见过的年轻小姑娘,加在一起都没得我们洪钥看事清楚明白。她这是知道心疼自己,而但凡知道这一点的,将来不管嫁到什么人家,境况如何,总是能生活地舒舒服服的。”

顾周氏自然希望自己的外孙女有一份好姻缘,就如同她的母亲和她的外祖母一样。同自己的丈夫不只是门当户对,同时更重要的是情投意合。只是这种事谁知道呢?没法子作保。且就算是初时有情谊的,到后来如何,等闲变却故人心的故事也不少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