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婢女上为位记晋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部分(第1页)

早就是同床异梦,相敬如“冰”了。

“和离什么也不可能,可那个男人靠不住,我这辈子也不能都指望在他身上。”任书瑶神情淡淡的,不到一年的时光就将之前那个跳脱的女孩磨变了样子,“我手上有些嫁妆,大部分是田产,还有几处铺子也不都是安阳那里的。去年的出息还算凑合,可这么下去也没大起色,我想着,让你在杭州府这边看看,我想盘下几个铺子来经营。”

作者有话要说:  某人又要出来打酱油喽。

☆、再见薛瑾

第四十七章

又是崔静的主意?只是小碗的第一反应。

可,事到如今她又能如何呢?她和任书瑶处事的观念相悖,势必渐行渐远。劝还是不劝,犹豫了片刻,终究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她低声道:“奶奶想要经商赚银钱的想法没有错,可您毕竟是官家奶奶,行事还需谨慎,万一落下与民争利的话柄可就不美了,还是先告知家中长辈才好。”

“你管的太多了。”任书瑶面色发沉,她一字一句地说道,“你还是不明白,谁才是你的主子!”

“是。”话已至此,多说无益,小碗顺从地福了福身。这些日子以来,任书瑶越来越有主子的威仪,这本是好事,只可惜……

“很好。”果然,任书瑶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

“奶奶可有什么计划,要做什么生意,多大的规模,人手货品可都心里有数了?这些定下,我才好知道要找什么样的铺子。”小碗恭敬道。

任书瑶脸上笑意更胜,“果然我没看错你,虽然做事思前顾后的,不过好在还算是周全。我想着做女人的生意,做有钱的女人的生意,从衣裳、首饰,到脂粉、餐饮,全部囊括。我要做出整个大夏国都没有铺子,就连宫里的娘娘们也以穿了我家的衣裳为荣。”

好么,好大的口气,小碗忍不住抬眼看了任书瑶一眼,“奶奶,这一口可吃不下一个胖子,得慢慢来。”

“怕什么,现在正有个可用的机会。”任书瑶站起身,志得意满地踱了两步,“想必你也知道安阳城的首富薛家吧?”

薛家?小碗一惊。

***

第二天,小碗一大早就被打包塞进了马车里,看起来任书瑶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在马车有节奏的颠簸中,小碗默默地整理昨天任书瑶带给她的信息。

原来,安阳孙家倒台之后,曾经攀附与他的薛家不仅没有就此没落,反而当即甩掉孙家的影响,迅速搭上了更上层的官员,一举成为大夏国皇商,让所有准备看戏的旁观者瞠目结舌。薛家内部也因此彻底洗牌,薛家老爷退居幕后,薛瑾顺利接着成为新一代家主。

如今薛家将生意从安阳县迁至杭州府,已是这里炙手可热的新贵家族。

任书瑶是通过崔府一个外院管事搭上了薛家的线,竟然直接约了薛瑾来谈她的生意。

小碗苦笑,她应该庆幸任书瑶没有亲自出来跟薛瑾谈判吗?或许她还真有这个想法,不过身边丫鬟婆子不断,她也没有那个能耐避开所有人的耳目。

不过,也好,小碗微微扯开厚厚了帘子,一道刺目的阳光射进来,打在小碗的面容上,她有些不适应地眯起了眼,从缝隙里往外看去。

比起安阳来,杭州府的街道更加宽敞平整,两旁酒肆、茶社生意兴隆,道路上车水马龙,行人如梭,还有光着膀子等待活计的大汉,赤脚奔跑的总角小儿,挎着篮子讨价还价的老妇,原来,生活也能如此的鲜活。

看着这些,小碗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笑意漫进了眸子里,整个人散发出了灿烂的神采。

这才是活着的气息啊,久违了。自从进了崔府,她就再也没有迈出过那个高高的门槛一步,也许更要早,在任家,在杜嬷嬷的四合院里,她住的地方越来越大,可她的自由越来越小……

拉着帘子的手指慢慢攥紧,快要不能忍受了,可离约定的日子还有两年,小碗抿住嘴唇,反抗的念头不可抑制的掀起。她猛地拉上帘子,闭上眼睛:小碗,你答应过的。只要舅舅大仇得报,你就要遵守约定。只要任书瑶需要你,你就必须待在她身边!

在心中默念一遍又一遍,当马车渐渐停下,小碗带上斗笠,走出马车的时候,已经恢复了往常的从容。

约定见面的地方在薛家的一个酒楼后院;小碗被随从自后角门引入内里,才发现此处别有洞天。

地处闹市,和繁华的街道只有一墙之隔,可这小院却有种古朴悠闲的韵味。院子不大,纳凉的竹棚上头爬满了蔓藤,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垂挂下来,竹棚下头摆了两只斜靠背的宽大竹椅,中间并一张小巧玲珑的书桌。

薛瑾早已在门旁候着,一见前来的是个戴着斗笠的年轻女子,也不抬眼去看,姿态恭谨,言语谦逊,“寒舍简陋,还望姑娘不弃。”

小碗莞尔,她随手摘下斗笠,还了一礼,“薛少,好久不见。”

“小碗?”薛瑾愣住,竟有些失态地上前一步,伸手就要握住她的肩膀,在指尖触碰到衣服的一瞬间,他回过神来,赶忙缩回了手,“不好意思,失态了,你怎么在这里?你可知道你哥哥在四处找你。”

“……”小碗黯然,无言以对。她当时走的匆忙,不知如何跟表哥秋实他们解释,说为了舅舅表哥而卖身为奴吗?她无法开口,也无法辩解,干脆留下模糊的书信,就道自己伤心,无颜面对舅家人,干脆出去历练一番,莫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