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中华藏宝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部分(第1页)

鬼七模模糊糊地接过老者交到手中的书信古藉,心底想要对老者说些自己之前所作所为之事的无奈和昏噩,一时又想问清老者,为何会说他和他是前世的缘分,又是什么同道中人,同门之谊,——这真是有些玄乎。鬼七刚想问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者皱了皱清矍的双目,看了看他,不置一语,转身走了。鬼七想要出言挽留,无奈口舌迟钝,心中也着实有些羞耻,只好眼睁睁看着老者走进夜雾,消失在混沌朦胧之中。

鬼七在伏波庙外发了一会呆,听了老者的话,觉得老者所言甚是,很是对他原本所对生活的向往和主旨意念。“原本我就是在山中学道求真,追识大道的,如今下了尘世,受了这等卑贱庸碌的诱惑,竞失了真我,真是不该,不该啊!”

鬼七在庙外发了一通呆,自责一番,心思沉闷,悔不当初,拿着书信的手有点酸了,这才记起手上还有老者交他的书信,赶紧取出,看了起来。

那信已经封好,为了尊重老者和将来读信的黄眉长老之故,鬼七没有拆信看阅。但那用纱纸抄录的古书,却是可以随意翻看赏玩的。鬼七赶紧坐下,摊在膝上,翻开就着月亮,看了个大概目录。那果真是本用细羊毫抄录的手抄书藉,书*分三大部分,第一个是宅第论,二个是风水论,三个是地缘论;不过,这书中所分的三论,前一论宅第论看来是本书的主旨,书写最多的就是它——而且,那宅第论篇的篇目前边,立有一个显目的朱砂红字标题:《阴阳宅》;看来,这《阴阳宅》,就是这本书的主书名了。

鬼七匆匆地就着月光看了一遍,看到纱纸中虽然纸质老旧发黄,字迹也是手抄笔录,有些地方甚至已经起毛破皮,但里面的字迹却是工整苍劲,清风瘦骨,最是健隽。鬼七匆匆阅了一遍,看到书中有些地方是用红笔涂抹掉的,有些又注有详尽的解说和分析。

这是部奇书!鬼七看了个提纲,就在心中暗自惊异,得意中有些忐忑。“看来因为自己的性子中毛病太多,以至让老者不愿直接收自己为徒,反而托以他人;从书中涂掉的字节也可看出,老者心底对我的心性存抱疑虑,所以才不将这部书的奇妙玄奥释数授之!唉——这本性也真是种怪哉,竞然因为凡世红尘而生出百种千态,美丑错乱,竞不是千篇一律,大统行一——看来果真像老者说的,自己的灵性早失,即使前世是清风道质,现今也早已是残垢浊质,山岷顽石,灵敏早磨灭——”

鬼七在伏波庙外发了一通呆,对自己无奈又同情地思前想后了一番,才起步下行,颓丧地返回到镇中。当下,也不回家,找了铁匠,跟他说了此中的事由和奇异。铁匠为人质朴,听了直点头,说这可能会是天师门下的高徒高第,想来前世和你属同道中人,现在想要渡你。铁匠为人温厚,说话往往是点到三四即止,也不说鬼七平时为人失些朴实无华,只说大概鬼七前生确实是位得道高人,和现今凡人俗体相比,有些差池是正常的。

“柳哥,你说我该不该去玄云观学修身?老者说我如若想修研此书,就得先到玄云观学修身处世之道,打下了基础,才能研习阴阳宅和风水地缘论。你说我是去,还是不去?”鬼七认真地征询柳铁匠的意见。

“照此看来,我个人觉得应当去。玄云观是所道学修真的静山云观,不要说是有人要你去学修,就算是没有,有心修身的人也该到那里去修习修习,听听道长唱颂大道明智歌,倡明人性,也是好事一桩。”柳铁匠也听人说过离家乡两百多里之外有这样的一座玄云道观,里面有些个出世离凡的道士,道观置身山青碧水之间的无人迹处,最是一等的优闲去处。不要说山中有观有玄学高明的道士,就凭着那位老者的谆谆心语,就该去走一走,静一静,让身心暂时脱离一下凡俗华尘,也是好事快事。

鬼七听了直点头称是。鬼七想假如这一来,到玄云观修炼修炼,要是能够就此平了心中那些对过往罪责不安的抚慰,也是种非常好的安排。

这一想,鬼七在家中呆了两天,备下了妻儿在家的口粮米柴,银钱使用,安置好了妻儿,自己带了那封书信,并将那部叫《阴阳宅》的古书,带在身上。舟船劳顿,步马当车,到两百多里外的玄云道观,修身养性去了。 。。

第十三章 穷乡金砂

且说鬼七离家去乡,到玄云观去学习了修身养性之道。到了那玄云观,呈上书信,果真如老者所言,观中的长老黄眉道人就将鬼七收归了门下,要他带发做个俗家道士,在观中跟他修行七七四十九月。那玄云道观本来不会收什么俗家弟子之类,只是一处真正的研修玄学的表地僻所,但因为鬼七有了老者的书信,黄眉老道才破例收他入门,住观修行。

这七七四十九月鬼七过得倒也舒恬。道观本就是个小观,且又因为纯属研修道家玄学的真境福地,不仅游客稀少,平时连香客也不去接待,观中老道,除了有三五个专门种垦观后的稻田菜地为生,连和外面的货殖联系也没有。这道观,可真是人们常说的桃花源了,一天到晚,除了山风青松的簌簌扬扬,鸟语花生,连个生人的人语也没有。

就在那样的道观中,鬼七修研了七七四十九月,修满了老者在信中要求黄眉老道给鬼七定修的几种课业——其中有修身大道十三篇,定心真经十六章节,还有什么处世进身大真无上道章等奇论怪说,观中黄眉长老自编的修真习识等等。好在鬼七少年时在道观中生活过,也识些字,人聪明,学起来没什么大难,这依山傍水而学哩,竞也学出了兴致。七七四十九月一满,黄眉就准他下山离观,回家自研那部《阴阳宅》去了。临走时,黄眉把鬼七叫到案前,跟他谈了些话。

“符元(黄眉给鬼七起的道号),此去我们缘也尽矣,在此,为师就再跟你说说关于修身明性的大道,让你自此后可以好自为之,切莫身陷囹圄狭激。如今世道动荡,人心浮躁,如若你能做到宁心守静,自是好事,如若不能,一定要记住,凡事适可而止,凡言点触即止;立说安学,是需大智大勇之人,而尔辈仅为一介平民,所记者,惟恬适而止而已。”黄眉老道给鬼七说了几句话,看到鬼七直点头,也就点了点头,准他下山离观。

鬼七拜别黄眉,下了道观所在的山梁,乘舟迈步,沿着通往家乡所在的石塘镇的那条清浅的江流溯江回家。

一日,下午午餐出饭馆,走了三五里,还未到前边村镇的客店,天空突然阴云密布,下起了狂风暴雨。那雨下得可真是大,哗啦啦地直往下倾倒似的,天昏地暗地劈头淋来。鬼七慌乱中赶忙找了一处搭在江边的,一间茅草屋顶搭成的透风小屋。那小屋大概是平时附近的村民夜里到江边守网捕鱼用来休息的,如今天未入夜,且又大雨倾盆,竞未有人。鬼七看到小茅屋,想也顾不上想,逃进去先躲起了雨。

这时天属仲夏,天空突如其来一场暴雨也是件平常有的事,鬼七躲进了草屋,只是有些无奈地看着雨落的情景,也没什么不满和厌烦。——这个耐性,对鬼七来说可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在玄云观中修学了七七四十九月后的结果。看来,只要凡是学习,任何时候,任何知识都是有用的。——鬼七在茅屋里,看着雨直下了两个多时辰,时间由下午的二三点下到了晚间的七八点多,已是夜暮朦胧,道路难寻,鬼七这才得以离开草屋,想找个地方或村落,或乡镇吃顿饭,住宿一晚再走。

鬼七以前本是在家乡四周四处走惯的人,一个人走在夜暮朦胧的江边小路上,也没有什么不安害怕之类。况且,鬼七通过仔细辨认,已经认出了他走到的这片地方的地名和和离家远近等的地理们置。(因为会触到某些国家机密,在此就不说明鬼七雨夜路过那个地方的真实地名,也不对那地方地貌景致作过多描写,望看观见谅!)

鬼七沿着白水悠悠的江边,踩着雨后松软的河沙,一路走,一路抬眼举目,四处看看是否能够即时找个村落下脚,住宿一晚,吃些东西过夜再起程。这里离家石塘镇已经不是很远,鬼七想到这附近的村落,肯定会有他的熟人朋友,找个熟人朋友落脚休息休息,实是上计。这一想,鬼七加快步子,沿着江流边的沙滩地带,寻找想要找的村子。

鬼七走啊走,走了有一刻多钟,原来离开茅草房时雨后初霁的夜空中,出现了一轮明晃晃,皎洁雪白的圆月。鬼七掐指算了算日子,那天刚好是民国XX年的六月十五,正是一个月圆的夜晚。看到月亮出来,鬼七愈加少了雨还会下的担心,只是专心赶路,找村落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