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犯错得军人被开除军籍之前救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部分(第1页)

今天王宏斌要带她去游湖,她昨晚上已经和李爱国说过了。一大早起来的时候,家人还睡着,她轻手轻脚地收拾好东西,悄悄离开家。

清晨的空气中带着一股清凉的甜香,小区的大门口有一个不小的广场,已经有人在锻炼身体了。李慧在路边等了没一会儿,就见王宏斌手里拎着一个大包,往这边走。他离老远看到李慧,便停下来招了招手。李慧跑过去才发现他身后还背着一个包袱,像电视里演的解放军的背包似的,整整齐齐也不知是什么。

李慧用手捅捅:“哥,这啥呀?”

“给你备的窝。”

“你才用窝呢!”李慧回着嘴,跟着王宏斌往车站走。

北湖公园是江辽最大的自然公园。北湖其实是人工湖,伊河进市之前在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弯道,长年累月下来这里的水面就比别处宽些。刚解放的时候市里筹建自来水厂,直接在这里围建了一个大型的人工湖,一方面做储备水资源,一方面开放为市民的游乐公园。但因为地处市郊,从建成那天起,游人就不多。改革开放后,大搞承包建设,有人在湖旁边建了鱼馆、浴场、休闲山庄,慢慢的,才成了远近闻名的游玩之地。

王宏斌和李慧到北湖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粼粼地照在湖面上。湖心一条小船在金光里微微地荡着,是包湖的人家在喂鱼。

临湖有几个早钓的架着杆,王宏斌向他们走去。

这里钓鱼是要收费的,钓上来的鱼算起来比在市场买的还贵。钓完鱼旁边就有鱼馆支的现成的锅,现场加工,做成有名的柴火炖鱼。

“哥,你还钓鱼呀?”要李慧说,在这里这么个吃鱼法,远不如和王宏斌回大院那边,自己钓鱼烤鱼来的痛快。

“不钓鱼,东西没带全。再说这里钓鱼也没意思。”

王宏斌和一个钓鱼的讲好价,买了两尾很大的鲜鱼,直接在湖边去鳞开膛,收拾了用绳穿着提在手里,带着李慧直奔码头。太早了,租船的人还没上班。游人游湖一般都在中午傍下午,早晨水面凉,基本没什么人。

李慧看着王宏斌皱眉的样子觉得特别可乐,怎么说呢,就是一种“原来你也有失算的时候啊”这样的感觉。

王宏斌卸下包,和李慧坐在码头上聊天。天上一句地上一句,彼此的生活、对学习的见解,正聊得高兴,租船的人来上班了。

王宏斌和人讲好了包一天船的价钱,交了押金领了救生衣,终于和李慧划着船进了湖。

在岸上还不觉得,直到真的进了湖里才决出凉来。丝丝雨意扑面而来,其实不过是湖上水雾被太阳蒸腾。

“冷不?”王宏斌问。

“还行吧,不冷。”李慧搓搓胳膊。

王宏斌双手持浆,慢慢地划着,小船在欸乃声中悠然荡进湖心。

“哥,让我划会儿呗~”李慧伸出手要木浆。

王宏斌笑着看她:“怎么?冷了?”

“冷什么!我是怕你累着。”李慧咬牙硬挺。

“小样儿!”王宏斌放下水浆,伸手摸摸李慧冰凉的小手,“冷了也活该!告诉你穿长衣服,你非穿半袖。”

李慧一撇嘴,拉过水浆:“你又没说大清早就跑湖里来,三伏天的我穿什么长衣服!再说了,你不也是半袖?”

“你跟我能比吗?就嘴硬吧你,感冒也活该。”

王宏斌任李慧东一下西一下地乱划,打开背包开始收拾东西。先拿出几个饭盒,又拿出几种调料,最后竟然拿出个小小的酒精锅来。

“哎?哥,你要做啥呀?”李慧早放了浆,凑到王宏斌对面,一个一个打开饭盒。有青菜,有虾仁,有蘑菇,有面条……这这这这,这要再来点肉片,不就是火锅了嘛?!

王宏斌拿出水壶在锅里加满水,点着酒精块烧水。

“别着急,咱们做滚鱼片,保准你爱吃。”他拿出一把小刀开始片鱼,鱼肉薄薄地,一片一片地铺在饭盒里,这两条鱼都很大,毛毛刺少,所以片的很快。水开的时候,两条鱼基本片完了,整整一盒鱼片。

“哥,水开了!”李慧打开锅盖,眼睛闪着光看着王宏斌。

“恩,这就给你做,你这个馋猫!”王宏斌先把蘸料调好,然后用筷子夹着鱼片在锅里涮——真的是涮,因为筷子至始至终就没放开过鱼片,只在开水里滚一滚就拿出来,递到李慧碗里,“吃吧,别烫着。”

“唔~”李慧一口把鱼片送进嘴里,又鲜又香,立刻笑弯了眼,“太好吃了!”马上有样学样,自己夹着鱼片涮起来。

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水泡,王宏斌和李慧一边一个涮着鱼锅。

“好吃吧?心里不骂我了吧?”王宏斌看着李慧捏着筷子盯着鱼锅的小样,心里直乐。

“我什么时候在心里骂你了?——我一般都当面骂~”

“是吗?刚进湖的时候心里没埋怨过‘饭都没吃就坐船’之类的?”

“那你可猜错了!”李慧洋洋自得, “我是谁呀!我哥能舍得饿着我?肯定都给我准备好了。”往嘴里塞一片鱼,含糊不清地说问,“什么时候往里放别的呀?”